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长学校教案定稿

家长学校教案定稿

教学课题:蹲下来,与孩子平等交流教学容:平等交流,家庭教育的良策教学目的:1、通过家长学校授课,交给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正确方法,从而配合学校做好度孩子的教育;2、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策略,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协调一致。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各位家长,大家好!很高兴认识各位家长,也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思考。

今天我想谈谈《如何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使孩子能敞开心扉,愿意把心底的话语、隐私与我们一起交流、分享。

现在的一代代小学生,他们不仅寄托着父母的期望,还肩负着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因此,对于当代小学生,不仅要学会求知、学会创造,还要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所以,我们有必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良好的习惯,作为学校和班级,我们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我们的力量毕竟是薄弱的,社会和家庭这两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教育力量非常巨大。

所以,希望我们能密切配合,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如何与孩子沟通1、身教重于言教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

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2、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少在家中接待。

还有,就是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要经常打架、吵闹,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

3、信任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

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

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

对孩子做到最多的优点,尽量的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

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4、多赞美、少批评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

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

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5、平等相处在家里,父母叫孩子做事情时常常会这样说,“去把杯子拿来”,“把报纸拿来”。

有时候孩子虽然愿意去做这些事情,可是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反倒没有动力了。

点评:“把杯子拿来”和“帮妈妈把杯子拿来”两句话,在成人听起来差不多,但孩子的感受却会有很大的不同。

孩子虽小,但同样不喜欢命令式口吻,喜欢受人委托。

所以,每当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时,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如果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就会在和孩子沟通时难以保持平等的地位,“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词语会常常挂在嘴边,其结果是家长谈得越多,就越可能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这样,孩子就渐渐失去了与家长交流的愿望。

二、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的最早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

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品格、情感、思想等影响非常重大,对生活、学习、劳动等各项习惯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但目前我们的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误区:1、职责不明确许多家长认为在家庭教育中自己的角色就是辅导孩子的学习,把孩子培养成所谓的好学生。

那些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长很担心,始终觉得自己帮不上孩子。

于是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老师,我大字不识一个,你多费心了。

”“我不识字,没有办法辅导他的作业。

”我认为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

我们的家庭教育不是让孩子只知道学习,家长的主要责任不是在于帮助孩子补习知识,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更多是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主动学习的、树立远大的志向等。

2、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所有家长的共同期望。

甚至有些家长将孩子的未来与自己年轻时未实现的抱负相联系,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理想的延续,学钢琴就一定要成为一个钢琴家,学小提琴就一定要成为一个小提琴家,学美术就要成为画家等。

当我们的孩子回到家里兴奋地告诉家长自己考试了100分,许多家长会很关心“班里有几个得100分呀?”如果孩子得98分,家长也要问:“有没有得100分的啊?”其实家长这种不经意的问在孩子的心灵上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当孩子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时,于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恨铁不成钢”的感叹就产生了,家长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我们也希望家长能够给孩子的成长提出一个较高的要求,但是这种要求一定要切合实际。

人的成长是一步一步完成的,伟大的人一定是从平凡人中产生的。

孩子在学会做大事情前一定要学会做小事情。

3、盲目地攀比正因为我们的多数家长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值,于是在很多时候我们急于求成,这时就可能产生攀比的心理。

“你看某某家的孩子多么的听话”、“你怎么不如他”等,这种攀比常常建立在把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孩子的优点相比的基础上。

造成我们拿别人家孩子身上的某些优点当成目标和偶像,也希望我们的孩子来追求。

这样的比较对孩子没有好处,只能让我们的孩子感到自卑并嫉妒仇恨比自己强的孩子,对孩子的心理是一种严重的伤害。

我觉得不要盲目的攀比,要注重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优点。

三、家庭教育的对策针对以上的误区,下面谈谈如何有效的实施家庭教育。

1、做孩子榜样在家庭教育的启蒙性中我谈到,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形成、智力发展、品格形成至关重要。

因此家长的言行举止往往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特别是在孩子品德形成的过程中。

这里我想说个故事《爸爸的脚印》:有一个人喜欢喝酒,在每天工作之前,他都会去镇上的酒馆喝酒,一天,天下着雪,他和平常一样哼着小曲向酒馆走去,走着走着,他总觉得后面有人在跟着自己,回头一看,发现是自己年幼的儿子。

儿子顺着父亲的脚印走过来,兴奋的喊到:“爸爸,你看这雪多厚啊,我正在踩你的脚印呢!”儿子的话令父亲一震,他想:“如果我去酒馆,儿子顺着我的脚印也会找到酒馆的。

”从那以后,这位父亲改掉了饮酒的习惯,再也没有去酒馆。

父母是孩子的领路人,他们的言行举止一定要起到表率作用,这样才不会把自己的孩子引向歧途。

2、多亲近孩子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孩子愈大愈难沟通,甚至不知道怎样去和孩子交谈。

这里我们家长应反思自己是否亲近了孩子,这里的亲近包括行为上的亲近:每天是否留有足够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是否花了时间和孩子一起上公园、是否和孩子一起看看书(一家人共同看那带着油墨香的书报,将是孩子童年最幸福、最美好的回忆)等。

我们的家长可能过多地忙碌我们的事业,忽视和孩子足够在一起的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和孩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因此我建议各位家长在忙碌的同时一定要抽出足够的时间和我们的孩子在一起。

亲近孩子还包括语言上的亲近:家长是否经常倾听孩子一些合理的谈话,家长在和孩子说话的过程中是否能伴有微笑、是否有欢愉平和的语气,是否注意自己的用词。

如:大多数家长会说“放学后,你就要马上回家,不允许在外玩。

”如果换成这样:“放学后你不马上回家,我很担心你!”孩子应该有所感动的。

3、多信任孩子没有信任就没有教育。

所有父母都喜欢自己的孩子,但能否都信任自己的孩子却不一定。

譬如,当您的孩子考试考砸了,您会相信孩子的述吗?您会不会怀疑他贪玩不用功?甚至怀疑孩子智力有缺陷。

反正,每逢考试过后,常常听到大人训斥孩子:“你这是怎么学的?连这么容易的题都不会,简直是猪脑子!”心理学研究说明,在0岁~14岁的儿童中间,弱智儿童仅占1.07%,而超常儿童则在3%以上。

也就是说,98.9%的孩子不存在智力问题,而是爱学不爱学、会学不会学、勤奋不勤奋的问题。

当您的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作为父母一定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自己也是很痛苦的,相信孩子也是非常愿意学好的,并相信孩子有能力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

这时他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家人的帮助。

4、多和孩子沟通做教师的都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我相信各位家长也都有这样的感觉:孩子不听话,对朋友的话反而听得进去,有心里话总是和小伙伴讲,他们的许多小秘密可以从其它的孩子口中得到。

究其原因在于大人总觉自己忙,与孩子缺乏交流。

尤其是一些独生子女,天天困在家里,心更加孤独。

因此建议家长应和孩子多说说话、谈谈心。

要善于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要学会倾听,让他把话说完。

外向的小孩什么都说,向的小孩沉默寡言,很少说话。

所以有的小孩,他不想跟你说话,你也要去主动攀谈。

如在睡觉前和他们聊聊天,父母跟他们说工作的事情,或小区里的新鲜事(这里的新鲜事一般来说应该是积极正面的),也让孩子说说学校里的事情,出门和孩子打声招呼,睡觉前和孩子说声“晚安”等。

与孩子沟通,要有平等平和的心态,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不能用命令、指责的口气去和孩子谈话。

好的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即是长辈,又是朋友。

同时家长要换位思考,有时候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善于发现和肯定孩子想法中的合理因素,不要忽视和小看孩子。

5、多和老师联系家长会是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也是全面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的主要渠道。

目前我校都要求各班每期召开家长会,有些家长只注意与老师沟通,忽视了对孩子在家情况的观察和交流,这样的家长尽管也准时参加家长会或联系教师,了解到孩子在校的表现,但事后只对孩子转达老师对孩子的看法及要求,或是对孩子一顿斥责,很少主动对孩子在家里的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

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交给学校,教育就是老师的事了。

对学校组织家长会或老师不断的找他反映孩子的问题有厌烦情绪,这反映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负责任。

作为老师来说,我们希望家长在平时就注意与孩子的班主任及各学科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各方面详细情况。

甚至老师们对孩子近期的看法;并在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里,注意倾听孩子关于学校、班级、老师、同学等方方面面的感受和想法,做到了心中有数。

然后经常的和老师沟通信息,这样的家校共同教育对孩子来说肯定有一定的作用。

总结:各位家长,整个世界就如桃核,大智大愚就如核尖,凡夫俗子如核的中间部分居多。

为人父母不必苛求孩子将来大富大贵,出人头地。

如果孩子将来幸福、快乐、自食其力,那么我们就是合格的家长了。

祝愿每位家长都成为合格的家长!也祝愿每个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瑞萍单位:岐山县家联合小学职务:副校长手机:电子信箱:56008929qq.通讯地址:岐山县蔡家坡镇家联合小学邮编:722406 选送单位:岐山县家联合小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