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法规与标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快递服务方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速递员、客服人员、分拣员、销售员等快递及相关物流行业相关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快递法规和快递标准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从事快递服务工作的职业能力,通过实务、案例、实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培养在快递经济活动中自觉守法的意识,以及如何运用法律途径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客户的权益。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快递法规和快递标准等相关知识和技能,达到职业资格快递员的相关要求,用法制化、标准化去规范快递业务的每一个作业环节,达到为人们提供优质优价的诚信服务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达到以下主要职业能力目标:
1.能模拟不同类型快递公司设立;
2.能描述快递服务的标准;
3.能遵循有关法律法规与规则办理基本的快递业务;
4.能了解和辨识并进一步避免快递业务中常见的违法违规行为;
5.能查找和利用与快递运作争议有关的法律法规与规则条款;
6.能参与快递运作业务纠纷的谈判、调解、仲裁、诉讼中的相关活动。
三、参考学时
144学时
四、课程学分
8学分
五、教学内容和要求
六、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
1.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本课程教学可采用模拟情境、案例分析、任务驱动、实际训练等方法,来开展教学。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配合实物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数字化资源等手段,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快递从业人员的真实工作情景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灵活运用理论讲授、理论知识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实战体验并行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以求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评价方法
1.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评价宜以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
3.教学效果评价重点评价学习者的职业能力。
(三)教学条件
1.课堂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设备、教学录像、视频等资料。
2.实训条件:参照物流实训室以及各种实训设备标准进行,建议师生比例在1:15~1:20。
(四)教材编写
1. 主要以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为基础,结合物流企业尤其是快递行业的岗位需求,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与本省特点,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引入必需的理论知识,加大实训力度,增加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以便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组织教学。
2.教材内容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合理吸收本专业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等。
3.教材形式应图文并茂,尽量多采用图片、流程图等,语言生动,版式活泼,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五)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应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鼓励学校通过购买、检索、校企合作或者自主研发多媒体课件、挂图、实物教具、影像资料、电子教案、试题库等数字化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