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危险品运输的认识

对危险品运输的认识

对危险品运输的认识
中文摘要:危险品运输的关键在于安全和效率。

各企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效率问题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而安全问题是基础。

关键字:化学品运输物流管理危险品物流效率与安全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对化学原材料需求的增加,危险品物流市场日益发展和壮大。

危险品运输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社会经济和安全领域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需要阐述一下危险品的定义.危险品(hazardous material)是一种具有物理、化学或是生物特性的物品,它容易在生产、储运、运输中引起燃烧、爆炸、中毒等灾害事故。

由于其固有的一些特性,在这类物品的运输过程中对路径两侧人口、环境及基础设施等会产生一定的风险。

所以称为危险品。

我在专业的危险品运输企业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对我国现在的危险品运输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危险品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仍然偏低。

最明显的就是空载率较高。

如果由公司为车辆主动安排回程的货物,不免增加公司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我国也很少有实力如此强大的危险品物流公司。

而且从事危险品运输的车辆要求高,在运输不同物品时要对车辆进行彻底的清洗,其中要消耗很大一笔清洗费用。

所以此时政府应该发挥其强大的市场领导能力,建立专业的危险品信息网络,各企业可以及时发布需求信息。

由于是回程带货运输价格较底,
为企业和物流公司都带了切实的好处。

危险品运输不同于普货运输,政府的参与格外重要。

还有合理准确的进行危险品运输整体规划也非常有必要。

危险品物流网络的规划关系到地区环境和社会安全,并且对物流成本和企业社会经济效益都有深远的影响。

政府在规划危险品物流网络时应将需要使用危险品的企业置于合理的地理位置,从宏观角度规划出风险最小的危险品运输网络,并建立快速应急机制,以便在事故发生时快速处理,使损失降至最低,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危险品物流企业在政府规划设计的危险品物流网络内,通过加强对危险品物流操作的管理,选择优化的危险品运输路径和操作方式,从经济效益的角度使企业的成本降到最低。

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建立危险品物流管理体系,使危险品物流既能符合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能兼顾社会效益。

与普通货物运输相比危险品运输的价格较贵,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

在石油供应紧张的时候,司机甚至要半夜去排队购油。

在我亲眼目睹这一现象前我几乎不敢相信。

司机一边抱怨油价飞涨,一边又不得不去排队。

我国危险品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偏少,而且需求分散,导致危险品运输半径过大。

又由于铁路运输运力严重不足,加大了道路危险品的运输量,其运输半径往往超过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200km以内)。

所以不难想象在燃油供油不足的情况下急的不仅是运输业主,还有危险品的生产企业。

这是运输公司也处于困境之中:车主要求增加运费,而生产企业不同意。

我认为政府控制好油价是一个措施,另一个措施就是制定出
合理的运价调节制度。

这样使运输公司,车主和生产企业都有章可依。

谁也不要再争,一切按制度办事。

我们在抱怨国家法律体制不完善的同时,又在抱怨政府的多头管理,这一点在危险品运输管理中比较突出。

作为特殊商品运输,除要遵守道路货物运输共同的规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等外,还要遵守许多特殊规定。

危险品物流行业同时受到公安、交通、质检、环保、卫生以及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各部门都制订了推动本行业的有关法规和规定。

然而,管理部门多了却使企业左右为难,无所适从。

同时,职能交叉造成部门之间的争利小于过也时有发生。

2002年10月20日,京沪高速江苏段装载4吨三氯化磷的槽罐车发生交通事故,没有及时施救,主要原因就是多头管理,职能交叉。

然后,我国先行的危险品运输企业绝大多数规模较小,专业性较差。

经营模式是私人挂牌在公司进行经营。

公司只收取管理费和“中介费”,对挂牌车辆疏于管理。

而运输车主只图眼前利益,根本不考虑安全问题。

近几年的几起重大危险品运输事故为广大车主和运营公司敲响了警钟。

但毕竟这种教训建立在环境破坏,人员生命健康受到损害的基础上。

所以加强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就显得格外重要。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要求“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取得相应从业资格证。

”一些企业为追求运输
利益的最大化,对押运人员不做高的要求,有些甚至以搬运工来代替押运人员工作。

而一些非法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企业,连押运人员都没有,或是一些路边请来的民工代替,安全意识和防护自救能力根本谈不上有。

押运人员应当经交通部门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执证上岗制度未能贯彻执行。

同时我个人认为危险品运输公司可以联系当地消防部门进行一些正式的遇险演习,增加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理论和实践同样重要。

切实做好承运人和押运人员的管理工作,以资质管理为手段,以熟练操作和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知识提高为目标,不定期对这两类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和抽查,既要有备岗抽查,又要有在岗抽查,让这两类人员责任心得到加强,切实负起运输责任。

高新技术的使用也可以带来更好的安全环境,利用无线射频技术(RFID)、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物流技术,为危险品物流过程的跟踪、监控、管理等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事故发生后的应急管理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我想强调的是危险品运输的事故紧急机制。

从事危险品运输我感到需要更多的责任感,来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这一点我国的现状不容乐观。

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不强,甚至是应急预案都没有,有预案又缺乏演练,各职能部门配合处置能力不强,如此形成了事故突发时的慌乱,不能把危险和危害降至最低。

职能部门的责任心不强,多头管理,形成了侥幸心理在不少地区的职能部门的普遍存在。

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大框架下,各地区应有相应的提高运输车辆安
全技术性能的检测条款,在定期检验合格后,对从事跨地区运输的车辆,在发车时做到每辆车都要上线检测,运输线路上每经过不同管理隶属的地区,要由当地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运输部门进行临时抽检。

从事短途运输前要报告当地职能部门,申请临时检验,沿线要布置人员监控;第二,应对运输车型有统一的应用标准,对哪些车型可以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国家或地方应该有一个方向性的指导意见,避免不分车辆技术状况的蜂拥而上现象。

第三,对机动车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要认真予以核对,发现有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坚决予以查处,该追究法律责任的就要一追到底,绝不能姑息迁就。

不按规定,不按标准来的,我们就不让他运,如果他运了,该罚的就罚,该封的就封,绝对不养虎为患,我们也绝对不能拿人民的生命财产开玩笑。

一旦出了事故,责任落实到人,让他为自己的不负责买单。

抓紧完善并定期演练应急预案。

各地负有监管职能的部门应以当地交通安全局际联席会制定的工作目标为依据,统一制定出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条件下的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在职能部门中谨记国家化学品登记中心的电话或聘请有关专家加入到当地交通安全局际联席会议中来,在发生事故的第一时间了解事故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盲目施救,防止引发次生事故和环境污染。

各单位也借此机会明确责任,避免手忙脚乱,或胡乱添乱。

专业部门要发挥好领头羊的作用,指挥好现场和事后处理工作,把握好全局,更要以大局为重,尽量将损失降到最小。

危险品运输的关键在于安全和效率。

各企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效率问题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也关系到他上游和下游企业的成本。

对化学工业有着强烈的约束,对整个社会供应链都至关重要。

因为化学原料是很多产品的基本原料。

安全问题是基础。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祸害猛于虎,也许一些危害甚至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有效消除。

因此,防止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燃尤为重要。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从最基本的抓起,从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从事危险品运输的人抓起,我想效果一定是明显的。

参考书目:《化学危险品消防与急救手册》
《危险化学品安全经营储运与使用》
《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技术》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物流063 赵菲学号:21134063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