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编综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编综述

1. 三个重要新情况:
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战
胜国英、法也被严重削弱;美国则成为
第一,在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德、
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1. 三个重要新情况:
第二, 苏联经过战争考验,成为足以
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流强国。欧洲东部、 中南部和亚洲东部、东南部出现一系列
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
1919年3月4日, 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 (共产国际)在莫斯 科成立。出席这次大 会的有30个国家的共 产党或左派社会团体
的代表。
2. 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2)世界意义

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建立了一条新的 战线。

它扩大了民族问题的范围。 它给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 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结论:
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
资本的控制,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
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二)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1.封建经济的基本状况: 2.影响:一是使中国的广大农民处于极端贫 困的状态;二是严重阻碍中国工业的发展; 三是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 主要支柱和中国官僚军阀推行专制政治的 社会基础。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 是由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
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
(1)帝国主义决不容许在中国建立资 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2)社会主义不容许在中国建立资产 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
(3)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更不容许在中国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也决定

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 案,逐步地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 乃至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 为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思考题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 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给中国革命带来 了哪些影响?
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 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 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全俄工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11月7日至9日在斯莫尔尼宫召开。
大会选出了临时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它宣告了世界 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至1918年3月,在全俄范围内
普遍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同月3日,苏维埃政权同交战
国德国在布列斯特签署了和约,俄
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 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3)对中国的影响

它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直接
援助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它从多方面促进和加强了中国革命与 世界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联合,使中 国革命有了前所未有的国际援助。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1.战争的根源: 危机——矛盾

2.战争的经过: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 的深刻变化
2. 1937.7—1945.8日本投降前 3. 1945.8—1949建国前
(一
1.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2.严重阻碍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3.使中国的反动势力,更加依靠外国垄
断资产阶级。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
取得殖民主义利益,发展本国 资本主义。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战争削弱了资本主义体系,引 起革命,俄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 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
2. 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 日), 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 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1月8日 凌晨,冬宫 被攻陷,资 产阶级临时 政府垮台。
(二)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3.结论: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
制度的彻底改革,就成为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三)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1.官僚资本:《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
①形成特点:利用特权,掠夺广大劳动人民和
兼并民族工商业而发展起来的。
②垄断活动:金融垄断 商业投机 工业垄断
2. 一个重大变化: 两大阵营对立 3. 对中国的影响:扶蒋反共 4. 中国共产党的对策:根据不同情况,
进行不同的斗争。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三座大山”
: 外国帝国主义
本国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扩张情况:
1. 1927.4—1937卢沟桥事变前
义冲破一国范围在多国赢得胜利。
1. 三个重要新情况:
第三, 世界陆地面积2/3、人口3/4的亚 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南太平洋地区,民族 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许多原殖民地、附属国 争得了或正在争取政治上的独立,殖民主义 体系急剧瓦解。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 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新的发展。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 的深刻变化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919-1949)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主要内容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一)一战和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其不能建立其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5)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所领导的
革命斗争的胜利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
了“第三条道路”,确认中国共产党关于通过
建立人民共和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的
正确性,从而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 了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唾弃, 它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
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一)三种政治力量, 三种建国方案 2. 三种建国方案:
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 方案。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
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
共和国,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 两个中国之命运

1.两种基本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2.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

阅读文献和参考资料
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节 选)(1939年12月)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3.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1949年9月) 4.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人民出 版社 1996年版 5.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通史》,湖南 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三)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3.结论: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 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就成为中 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 及其艰难处境

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3.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两重性

4.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重要性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
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
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
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一)三种政治力量, 三种建国方案 2. 三种建国方案: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建 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 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的和充分的发展,使
第一,欧洲走向衰落。 第二,美国、日本作为世界大国的 兴起。美国尤其是日本的对华商品倾销
和资本输出迅速增加。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第三,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的基 础上,建立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第四,从反面促进了各国人民的觉醒和革 命运动的发展。 第五,对中国来说,大战结束后,英国势 力又卷土重来。其后, 日本侵略势力日益构成 对中国的主要威胁。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 及其艰难处境

5. 结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逐渐形
成为民主革命的一种政治力量。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一)三种政治力量, 三种建国方案
1. 三种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
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一)三种政治力量, 三种建国方案 2. 三种建国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