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口腔修复学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
口腔修复学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
1、制备烤瓷基底冠
1. 制备可卸代型,上 架,修整代型颈缘线 2. 制取模拟牙龈 3. 采用蜡型回切量法制作基底冠蜡型 4. 常规安插铸道,磷酸盐包埋材料包埋,使用高温
烤瓷合金离心铸造 5. 切除铸道
雕刻基底冠蜡型外形时以对侧同名牙为参考并兼顾相 邻牙的大小形态。调整正中,前伸,侧方运动的咬合
属常 底规 冠包
2、金属基底冠的设计
是瓷层的支架、承受并传递 力、固位,还涉及美 观、咬合及金瓷结合质量: 1. 以全冠形式覆盖患牙牙冠表面,能提供足够固位 2. 表面无尖锐棱角、锐边、各轴面呈流线形,以免出 现应力集中破坏金-瓷结合
3. 金属基底部分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
由于烤瓷合金的铸造流动性、强度等材料性能的 原因,要求贵金属基底厚度一般为0.3mm-0.5mm; 非贵金属基底最低厚度为O.5mm
3、金-瓷结合部的设计
裂;也要避开直接暴露于唇颊侧,以免影响美观: ➢ 金-瓷衔接线的位置 ➢ 金-瓷衔接线的外形 ➢ 金-瓷衔接处的瓷层厚度及外形
金 瓷
后牙烤瓷全冠金瓷结合部的位置
A、B、C位置正确 D、E、F位置错误
外形主要考虑保证瓷层有足够厚度,避免锐角引起应
4、颈缘设计
➢ 可分为:龈上、龈下和平龈冠边缘 ➢ 按照金-瓷结构分为:金属颈环,瓷颈环及金-瓷
复技术上革命性的进步
➢ 1950’s:白榴石添加到陶瓷中,提高了热膨胀
系数,使陶瓷能够融附于贵金属和非贵金属上
二、国内外现状
➢ 国外:全部前牙和70%以上的后牙 ➢ 国内:现已经得到广泛开展,已成为牙体、
牙列缺损最常见的修复形式
三、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适应证
1. 前牙氟斑牙、变色牙、四环素染色牙、锥形牙、 釉质发育不全等,不宜用其他方法修复或患者要 求永久修复者
埋 铸 造 完 成 后 的 金
[注意事项]
1. 保证蜡型的各部位不低于0.3mm,防止蜡型变 形或破折
2. 蜡型厚度尽量保持均匀,表面光滑,不得有尖嵴 和尖锐棱角,尖嵴会造成应力集中,使瓷层断裂
3. 金瓷衔接处应避开咬合功能区
5. 如牙体有较大缺损,瓷层也不能过厚 6. 钛的研究: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等方面优越 7. 非贵金属的铸造完整性强于贵金属 8. 添加铍可以改善铸造性能增强与瓷的结合
2. 龋洞或牙体缺损较大而无法充填治疗者 3. 前牙错位、扭转而不宜或不能作正畸治疗者 4. 需要作烤瓷桥固位体的基牙
(二)禁忌证
1. 青少年恒牙因尚未发育完全,牙髓腔较大者 2. 牙体过小无法取得足够的固位形和抗力形者 3. 患者严重深覆 、咬合紧,在没有矫正而无法
预备出足够的空间者 4. 患者身心无法承受修复治疗或不能配合治疗者
釉质层 牙本质层 不透明牙本质层 遮色层 清洗遮色层
四、特点及制作工艺流程
形态功能好,抗折力强,颜色外观逼真,色泽 稳定,表面光滑,耐磨性和抗冲击性强,有良好的 生物相容性,属终身性修复
金属基底冠表面覆盖与天然牙相似的低熔烤瓷 粉,在真空高温烤瓷炉中烧结熔附而成
困难与问题
1. 工艺较复杂,技术难度高 2. 需要高质量的专门设备、材料 3. 牙体切割量多 4. 修复体颈部调配成自然色泽的难度大 5. 瓷层的脆性大,易发生瓷裂,修理较困难等
(2)机械结合(22%):金-瓷间相互交错状结合而 产生的一种结合力。喷砂处理后的粗糙面既增加瓷粉 对烤瓷合金的润湿性,又增了接触面积
(3)范德华力(3%):两种极化的原子或分子在一 定范围内互相靠近而产生静电吸引即范德华力。合金 表面的润湿效果越好,范德华力越大
混合颈环 ➢ 不同设计形式均有各自的适应证和制作要求
瓷颈环
➢ 适用于前牙、前磨牙,唇颊侧龈沟浅、要求不 显露金属的患者
➢ 美观,不会出现龈染或透金属色
➢ 瓷层收缩变形大,易影响颈缘密合性,且易发 生瓷裂
瓷颈环要求颈部预备成宽 0.8mm以上的肩台,以保 证瓷层的厚度
金属颈环设计
➢ 适用于后牙。少数患者龈沟较深者,患者同意后 唇颊侧也可采用
铸造法制作烤瓷基底冠 金-瓷界面的处理 构筑不透明瓷 构筑牙颈部瓷 构筑体瓷、切端瓷 构筑透明瓷 形态修整 染色、上釉 完成金瓷修复体
PFM全冠制作的部分流程图
试戴、调磨
1. 制备烤瓷基底冠 2. 金属基底冠的设计 3. 金-瓷结合部的设计 4. 颈缘设计 5. 邻接的设计 6. 金属烤瓷材料与金属的结合 7. 金-瓷界面的处理 8. 瓷覆盖的设计
4. 尽可能保证瓷层厚度均匀,避免厚度突变
牙体缺损应先用充填方法或粘结技术恢复患牙外 形,或制作核冠形式。缺损不严重,基底冠适当加 厚,瓷层加厚会发生瓷裂
5. 颈缘处连续光滑无菲边,为保证颈缘有足够强度 不致在烧结时变形,可在冠的舌邻面预备颈环在唇 侧可做无金属颈环设计
金属烤瓷冠的金属颈环及金属-瓷层结构
第三章 第五节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crown
刘琦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一、发展简史
➢ 18世纪:人牙,动物牙,作为修复用牙 ➢ 1774年:巴黎药剂师Atexis与牙医Nicholas制
作了第一副瓷牙
➢ 1808年:Fouzi制作成功单个瓷牙 ➢ 1885年:Logan将瓷融附在铂桩上,这是瓷修
➢ 前牙邻面接触区应为瓷覆盖,如舌侧为金属背, 金瓷结合部在邻接区的舌侧,舌-邻轴面角近邻面处
➢ 前磨牙、磨牙的邻接区可为金属或瓷,根据患者 对美观的要求而定
➢ 所有设计均应在牙体预备前确定,并在牙体预备 时开辟出应有的修复间隙
6、金属烤瓷材料与金属的结合
1、金瓷结合原理
(1)化学结合(占52.5%):指在烧烤过程中合金 表面所形成的氧化膜中的氧化物与底层瓷中的氧 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界面发生化学反 应而产生牢固的化学结合
➢ 冠颈缘密合性及强度均较好,不易发生瓷裂。但 显露金属不美观
➢ 金属颈环通常设计成0.5mm宽的肩台,1.0mm的 龈高度,以保证冠边缘强度
金-瓷混合颈环
➢ 在牙体能保证足够的肩台厚度、PFM的颈缘位于 龈沟内时常采用此设计
➢ 既保美观,又使瓷层有足够的金属支撑
图1
图2
图3
图4
5、邻接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