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热管网施工组织设计

供热管网施工组织设计

蒲城县集中供热热力管网工程厂区外网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组织设计编制:(项目技术负责人、手签)审核:(项目经理、手签)批准:(公司技术负责人、手签)陕西华海水利工程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八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444)1.1 工程说明 (444)1.2 编制依据及原则 (666)1.3 管网的走向及敷设方式 (666)1.4 热力网调节及控制 (777)1.5 管网水力计算 (777)1.6 土建 (888)第二章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888)2.1 施工布置 (888)2.2 测量放线 (101010)2.3 管沟开挖及回填 (121212)2.4 管道焊接工程 (171717)2.5 管道防腐、保温及安装 (262626)2.6 混凝土工程 (303030)2.7 钢筋 (323232)2.8 模板工程 (333333)2.9 建筑物下灰土挤密桩工程 (343434)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343434)3.1 质量计划 (343434)3.2 岗位职责 (353535)3.3 材料采购.....................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过程控制及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安全体系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安全经费保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环境保护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污染物处理和排放与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符合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技术及管理措施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文明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进度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关键路径.....................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逻辑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措施保证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配备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设备配置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劳动力配置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其它施工生产资源类的配置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资金使用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1: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机械计划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2:投入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3: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4:蒲城县集中供热热力管网工程厂区外网工程计划网络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5:蒲城县集中供热热力管网工程厂区外网工程计划横道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6: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7:临时用地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蒲城县集中供热热力管网工程厂区外网工程施工组织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说明1.1.1 工程概况1、建设单位:北京创时能源有限公司。

北京创时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蒲城县余热利用供热工程,热源利用陕西华电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蒲电公司)内建设的余热回收汽水换热首站,并由蒲城发电厂敷设DN900一次高温热水管网至蒲城城区,在县城区内各热用户处建设二次水水换热站及二次热网,经过换热后向用户供热,因首站距城区较远,管路压力损失较大,所以需在距离电厂东南角外墙16km 的转弯镇设置中继站进行中间加压。

2、项目背景根据县政府提供的书面文件,蒲城规划可供热面积按照800万平米考虑,蒲城县人民政府拟将蒲电公司作为供热热源。

3、城市概况蒲城县地处陕西关中东部渭河平原东北隅。

东经109°20′17″至109°54′48″,北纬34°44′50″至35°10′30″。

东与澄城、大荔相邻;西与富平相接;南与渭南接壤;北与白水相连;西北与铜川市相望。

县城位于县境中心,渭清、西禹公路交叉通过。

蒲城县全县总面积1583.58平方公里,辖17镇359个行政村,截止2009年底,全县总人口776311人,其中非农业籍人口149626人。

2009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69.49亿元,较上年增长14.8%。

2009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6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5元。

地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2度,无霜期180—220天,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

年采暖时间为120天,采暖期室外计算温度为-5℃,采暖期平均室外温度为1.1℃,平均相对湿度为66%。

供热范围为中心城区,具体区域为:东临浦大公路,南靠西延铁路,西至铜浦铁路,北依昆元街,总用地面积2004.35hm2,其中东西向约5km,南北向约4km;远期规划人口35万。

供热规划覆盖范围是蒲城县县城中心城区,即主中心区、城东新城西区、城南新城西区和城南新城东区。

采暖供热规划及现有热负荷情况红旗路以北、迎宾路以西的区块由另一家热力公司供热,其他区块由本项目供热,长乐街以南及迎阜路以东区块尚未开发,需要供热的小区比较少。

目前城区的供暖品质较好的小区集中在朝阳街南北两侧,长乐街北侧,其他区域小区比较分散。

预计今年可实现集中供热的面积约为100—150万平米,根据城市发展的规律,远期可实现集中供热的面积约为800万平米,DN900管道可供热能力约为780多万平米。

4、供热介质供热管网使用的供热介质为建设在蒲城电厂的余热回收汽水换热首站,提供130/60℃高温热水,工作压力为2.02Mpa,设计压力等级为2.5Mpa。

5、热网概况热网循环水管网由供、回水管道组成,供热管网为枝状布置,主要采用直埋和架空敷设方式。

电厂供热管网由电厂围墙西边引出,至县城供热管网接入点。

与县城供热管网连接,形成环网。

热网设计厂内与厂外的分界线在电厂围墙外1.00m,厂外部分由电厂围墙外分界点到县城供热管网接入点中间经过中继站进行加压。

1.2 编制依据1.2.1 编制依据1.《蒲城县集中供热热力管网工程厂区外网施工图》2.《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3.《动力管道设计手册》2006.1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045.《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CJ/T114-20001.2 管网的走向及敷设方式1.2.1 热力网主管线方案选择换热首站设于电厂厂区冷却塔东侧,一次网出厂区后沿着公路采用直埋方式敷设。

厂区内管线长约2.3公里,厂区外一米至城区管线约17.3公里。

1.2.2 热力网主管线走向及敷设方式根据热负荷使用性质及分布状况,结合城区热力规划,设计院对整个市区进行了教详细的踏勘,对管网走向进行了多方案的比较,并对其技术经济,环境影响,市容等进行了综合分析,使管网的走向力求避开主要街道,而又不远离热负荷中心区域,尽可能不动迁现有的房屋设施,并使管网敷设的路径短,以此作为设计指导思想。

通过详细踏勘之后,确立了热水管网的走向,叙述如下:新建热水管网主干线由热源厂即蒲城热电有限公司换热首站向东出线,管径Φ920×12 ,一次网由首站出来后沿厂区外墙敷设,过门处需加设盖板防止因过门高载重车辆压坏,管道经过电厂南部的污水处理区后架空敷设直至出厂区;出厂区后管道直埋敷设,考虑到直埋管道上方是农用耕地,管道埋深需为管顶埋深1.5m左右,由于周围的土地为失陷性黄土,管道地基在施工时需设垫层并进行夯实处理,防止因地基下沉造成管道拆压;距离厂区6公里的地方需穿越铁路,此处采用顶管方式敷设,距离厂区16公里的转弯镇需设一中继站,中继站内设有配电室及值班室,只进行回水加压,水泵采用两用一备,考虑节能及运行调节方便水泵需加设变频,中继站用电接自附近高压电缆,并在配电室内设置变压器;管道在孙镇和椿林镇分别设置DN200的分支管路并设置分支阀井;高温水管线采用直埋套筒补偿器解决管道热伸缩问题,需设置补偿器检查井和分支阀门井。

管网的设计根据实际情况,满足选材正确、敷设合理、补偿良好、流阻较小、造价低廉、安装维护方便、扩建灵活、整齐美观等要求。

1.2.3 中继站换热站的设置主要根据热负荷的疏密程度,确定其供热范围,本工程需余热回收换热首站(热泵余热利用)设在电厂内,设计规模为800万平米。

本工程需设中继加压泵站一处(两层:一层为设备,二层为办公间),中继泵站首站约18.3公里。

1.3 热力网调节及控制1.3.1 热水网的调节高温水管网的调节由热源厂和中继站根据热负荷的需要统一调度。

为保证热用户所需要的设计温度,满足各热用户的热负荷变化,由热源厂根据室外温度变化,进行必要的质或量的调节,以达到提高运行经济效益,节约能源的目的。

一次热网采用集中质调节和量调节方式相结合,即根据室外温度变化情况,集中在热源内部调整供热管网的供水温度或者是控制中继站的变频泵来调整流量来满足热用户的需要。

1.4 管网水力计算1.5.1 设计工况130℃/60℃的高温热水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