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挥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

发挥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

发挥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培养学生的单词认读能力发布者:黄卡雅发布时间:2012-11-13 16:32:21在还不能学系统学习字母和音标的时候,如果能以某种方式让儿童对这些单词的形状和发音有一定的认识,将比单纯地教听说更有利于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所以如果能利用我们熟悉的汉语拼音来帮助学生拼读和认读单词,不宜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三年级学生已在一年级就完成了汉语拼音的学习和巩固,经过了两年的训练已经过了对声音与符号之间联系的敏感时期,达到了熟练运用汉语拼音的时期。

利用汉语拼音对英语认读的正迁移效应,引导三年级学生直接拼读单词, 其教学效果大大优于单纯的听说教学。

一、小学英语认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受到一定的英语熏陶,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习惯,即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而“读”是增加英语有声语言输入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多读,把无声的表达变为有声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只有读到了、读懂了才能综合运用语言。

小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应从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开始,并与听说能力以的培养有机结合。

长期的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重听说,轻认读”、英语认读能力较弱的问题,忽视了语言学习的输入输出平衡原则,英语学习中的盲读现象频频出现。

小学三年级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在此阶段侧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

但这并不表示小学英语教学只包括听说两方面,小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而是应将读写与听说有机结合,使其相互促进。

所以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对小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也要有所侧重。

二、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读”的技能要求《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读”的技能要求:一级:◇能看图识字;◇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二级:◇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能看懂贺卡所表达的简短信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温满玉苏剑芳,2003,p42-43)三、小学英语起始阶段学生单词认读所存在的问题目前全国许多省市都已开始在小学一年级或三年级开设英语,如何解决学生英语学习初始阶段的认读问题是一个大家都在探索的问题。

一般说来,根据现在三年级教材的安排,大家比较广泛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PEP》小学英语。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PEP》小学英语整三年级上册是不教字母的,到三年级下册才学习字母的音和形。

但此时三年级教材上所出现的要求听,说,认读的单词已经达到了73个,要求听,说,认读的对话达到了12组,没有学习字母又让学生去认读大量的单词和句型,这对我们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具体问题如下:1、读音汉语化。

在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总是发现一些学生读单词之前总要在书上盯上好一阵子才能读出来,仔细观察后发现,他们的英语书上写满了汉字,原来他们用汉字给英语单词注了音,如Thank you (三克油),Here you are(黑油啊),table (太薄)等,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2、哑巴英语。

有些学生笔试成绩不错,但在口语考试中,他们能看图说单词,让他们读课文,读单词,却发不出声来,而且这种现象并不是个别的,有很多学生都有类似的状况出现,问题在于,他们的语音不过关;对自己的读音没有信心,造成了哑巴英语。

3、听天书现象。

有的学生上课读课文,只是“南郭先生”装装样子,听别人读自己张张嘴做口型,因为从三年级开始他们就在单词认读方面比别人慢一拍,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自卑心理,不再开口读了。

四、汉语拼音正迁移和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关系1.迁移现代心理学认为:迁移是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即原有的知识对学习新知识产生的影响。

无论是“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还是“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实质上都是迁移能力(transfer)的外在表现。

母语对英语能够起促进作用,产生积极影响的迁移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反之,母语对英语学习中所起的干扰或阻碍作用,产生消极影响的迁移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陈琦刘儒德,2005,p202)英语学习中,迁移的作用在于使习得的经验能够概括化、系统化,形成一种稳定而整合的心理语言结构,有效解决当前问题。

同时,通过具体运用使原有的知识结构得以改造和充实,形成一种较为完善的调节机制,实现由知识、技能到能力的转化。

2.汉语拼音教学和英语单词教学的共同因素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有一部分取决于已学东西和将学东西之间的相同因素。

学习任务的构成成分包括结构的和表面的两大类。

所谓结构成分是指学习任务中与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结果相关的成分;而表面成分是指学习任务中与最终目标的获得无关的成分。

任务间的共同因素导致任务的相似性,不管结构的还是表面的相似都决定迁移量的多少。

学习的对象的共同要素越多,则越容易产生正迁移。

下面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课程目标的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语文新课程标准,2002)通过和《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读”的技能要求相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汉语拼音和英语的“单词教学”的共同的因素:都强调了读准,这为运用汉语正迁移解决英语阅读中的问题提供了可能。

3. 建构汉语拼音正迁移的基础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英语单词是由字母组成的,字母同字母組合构成了单词的读音。

从字形上看,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字母差不多;从读音上看,英语的元音和辅音,大部分和汉语拼音字母所代表的元音和辅音很相似。

例如:英语中的辅音、元音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韵母之间呈现出某种对应关系。

通过汉语拼音与国际音标的对照,我们可以发现:单韵母a, o, e, ī, u, 发音长一些,就是五个长元音[a:],[o:], [З:],[ī:],[u:],长元音发音短一些就是[∧],[o],[З],[ī],[u]。

汉语拼音复韵母的读音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拼而成,英语的双元音的读音是由两个单元音合拼而成,拼读方式一样,并且ai,ei,ao,ou这四个复韵母口型稍大些,发音稍长些与英语相应的双元音的读音就是[ai],[ei],[au],[ou]。

声母b,p,m,f去掉后面的韵母o,就是英语中的辅音[b],[p],[m],[f],d,t,n,l,g,k,h去掉后面的韵母e, 就是英语中的辅音[d],[t],[n],[l],[g],[k],[h]。

z,c,s,r与辅音[z],[ts],[s],[r]发音也相似.后鼻音ng的发音就是辅音[η]。

因此,如果能借用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正迁移,就能大大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

五、运用汉语拼音正迁移,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不只是要让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学科的具体知识与技能(学了什么),更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如何去学)。

学习方法是一种学习经验,它可以对后继学习产生较为广泛的迁移。

在前一种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之所以能够迁移到以后的学习中去,是因为在前一种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其迁移过程的实质是已有的经验的具体化与新课题的类化或新旧经验的协调过程。

因而,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效果也就越好。

那么,在英语单词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汉语的正迁移呢?1、从汉语声母入手,认识与之形状相似,读音相似的辅音字母英语中元音字母的发音相对比较复杂,所以,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辅音字母与其发音比较容易掌握,先集中教[b],[p],[m],[f], [d],[t],[n],[l],[g],[k],[h]这十一个辅音,再教一个元音[a],结合phonics这种方法来帮助学生认读单词。

虽然,拼音中的辅音字母的发音并不一定代表它在单词中的发音,但是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学生能够准确的认读已经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大的难题。

可是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应该怎样在“不教”认读的情况下让他们“学会”认读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单词,把汉语拼音中的声母与英语辅音字母进行比较,实现拼音到英语辅音字母的正迁移。

我们可以利用汉语拼音,把声母和形状相同,音相近的辅音字母建立直接联系。

如b, p, m, f,t, d, n, l, g, k, h与[b],[p],[m],[f], [d],[t],[n],[l],[g],[k],[h]。

在小学语音甚至音标教学中没有必要告诉学生音标中的清辅音送气,不出声;浊辅音是不送气,声带振动,可以用根据模糊逻辑的原理告诉学生去掉声母中的o或者e音,初步便捷的掌握这十一个辅音,再教一个元音,结合phonics这种方法,初步达到见词能读的效果。

教师可先从比较简单的单音节词开始,如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的《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dog,cat,pig这些单音节词。

学生基本上很快都能掌握dog的发音,然后减慢读词的速度,让学生体会每个字母的发音,当然,这一点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相信他们经过汉语拼音的学习,能够分析出一些简单的情况。

于是,我重复了结尾的辅音[g],然后用手指着这个字母g,使学生意识到就是这个字母发出来的那个音,并且他们会感觉到这个字母的发音跟拼音中书写相似的声母的发音是相似的。

于是我再引导学生和我一起读[g],然后又让学生再想想在学过的单词中有没有这样的单词,这一点,可能有些反应比较灵活的学生已经想到了,于是,我很快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开口,在这种情况下leg、bag等等单词纷纷被说了出来,在学生对尾音[g]有充分感知的时候,让学生尝试拼读pig一词,学习的效果很不错。

同样的方法,我拿起cat的卡片,读完单词后又重复结尾的辅音[t],这一回,我没有直接指出来,而是把机会留给了学生,“谁知道哪个字母发这个[t]的音呢?”果然,由几个同学举起了小手,我特地找了一个比较自信的学生来回答,他果然一下子就指对了。

接下来,一些同样简单的辅音字母发音,我都会让学生给指出来,而且范围从班中较优秀的学生逐渐扩展到所有学生,还把比较简单的发音留给平时不太敢举手回答问题“胆小者”,让其他同学掷地有声的“Yes!”来鼓励着他们,使他们逐渐自信起来。

2、搭建起韵母与元音字母之间的桥梁英语有20个元音,汉语有韵母31个。

英语的元音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汉语的韵母分为单韵母和复韵母,英语的单元音比汉语的单韵母量多,而且分得细,汉语中只有6个单韵母,英语12个单元音。

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教者有心,学者无意”的办法让学生学习以下元音字母或字母组合的认读:(1)、利用汉语拼音a、i、u的第四声并再发音长一些学习字母组合ea、ee、oo、ar在重读音节中的发音及e在开音节中的发音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