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裂缝不规则,不连续,宽度大约在0.2-0.4mm左右,板底未见裂缝;(3)每段裂缝上宽下窄,水平面成两端小,中间大的梭形裂缝。
(4)裂缝分布一般在剪力墙周围0.1~0.5m左右,有些裂纹呈不均匀分布。
目录一、裂缝部位概述 (3)二、编制依据 (5)三、施工准备 (6)3.1 技术准备 (6)3.2 劳动组织准备 (7)(1)板底施工人员5名,钢筋班1组,泥工班1组,后期再根据工作面的需要及时增加人员。
(7)3.3 记录处理过程准备 (7)四、环氧树脂修补施工方法 (8)4.1 施工流程 (8)4.2 施工准备 (9)4.3 施工方法 (9)4.3.1 裂缝处理: (9)(2)裂缝不规则,不连续,宽度大约在0.2-0.4mm左右,板底未见裂缝;(3)每段裂缝上宽下窄,水平面成两端小,中间大的梭形裂缝。
(4)裂缝分布一般在剪力墙周围0.1~0.5m左右,有些裂纹呈不均匀分布。
4.3.2 安装注浆管 (10)4.3.3 胶泥封堵V型槽 (10)4.3.4环氧树脂胶液配制 (11)4.3.5 压力注浆 (11)4.3.6 注意事项 (12)4.3.7 质量检查 (13)五、刚性层施工 (14)(2)裂缝不规则,不连续,宽度大约在0.2-0.4mm左右,板底未见裂缝;(3)每段裂缝上宽下窄,水平面成两端小,中间大的梭形裂缝。
(4)裂缝分布一般在剪力墙周围0.1~0.5m左右,有些裂纹呈不均匀分布。
一、裂缝部位概述圣惠嘉园A区经适房43#楼12层局部楼板出现收缩裂缝,经设计现场勘察分析,裂缝现状分布不影响结构质量,裂缝产生原因主要是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淋水不足,过分干燥,浇筑混凝土后,因模板吸水量大,塑料薄膜覆盖不到位,导致水分蒸发混凝土的收缩过快,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对房屋结构安全不会造成危害。
经与设计沟通协商,根据业主要求,由施工单位对该裂缝进行技术处理,并保证该处裂缝不再重复出现。
施工单位提出处理方案为:对楼板上裂缝(顶棚裂缝)进行板底灌注环氧树脂修补,板面采用C35细石混凝土施工一层4cm厚的刚性层,刚性层配筋直径6mm的三级钢,单层双向布置,间距100mm。
(2)裂缝不规则,不连续,宽度大约在0.2-0.4mm左右,板底未见裂缝;(3)每段裂缝上宽下窄,水平面成两端小,中间大的梭形裂缝。
(4)裂缝分布一般在剪力墙周围0.1~0.5m左右,有些裂纹呈不均匀分布。
(2)裂缝不规则,不连续,宽度大约在0.2-0.4mm左右,板底未见裂缝;(3)每段裂缝上宽下窄,水平面成两端小,中间大的梭形裂缝。
(4)裂缝分布一般在剪力墙周围0.1~0.5m左右,有些裂纹呈不均匀分布。
二、编制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混凝土裂缝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规范》JC/T 1041-2007《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015)(2)裂缝不规则,不连续,宽度大约在0.2-0.4mm左右,板底未见裂缝;(3)每段裂缝上宽下窄,水平面成两端小,中间大的梭形裂缝。
(4)裂缝分布一般在剪力墙周围0.1~0.5m左右,有些裂纹呈不均匀分布。
三、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1) 编写专项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裂缝不规则,不连续,宽度大约在0.2-0.4mm左右,板底未见裂缝;(3)每段裂缝上宽下窄,水平面成两端小,中间大的梭形裂缝。
(4)裂缝分布一般在剪力墙周围0.1~0.5m左右,有些裂纹呈不均匀分布。
(2) 提出施工材料及周转材料计划,及早联系供应商进行采购。
3.2 劳动组织准备(1)板底施工人员5名,钢筋班1组,泥工班1组,后期再根据工作面的需要及时增加人员。
(2)工人进场后由安全员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教育,由工长和技术员对班组长和工人逐级进行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工艺标准及安全、技术交底;质量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
3.3 记录处理过程准备做好裂缝的各项标识和灌浆堵漏验收记录工作,作业过程中需对每道裂缝编号、平面图位置标示、裂缝长度测量、裂缝灌浆的日期、处理后效果检查验收均及时在专项记录表中详细记录。
(2)裂缝不规则,不连续,宽度大约在0.2-0.4mm左右,板底未见裂缝;(3)每段裂缝上宽下窄,水平面成两端小,中间大的梭形裂缝。
(4)裂缝分布一般在剪力墙周围0.1~0.5m左右,有些裂纹呈不均匀分布。
四、环氧树脂修补施工方法4.1 施工流程查找裂缝部位→按照裂缝位置在结构界面剔凿沟槽→导水→清理→钻孔安装(2)裂缝不规则,不连续,宽度大约在0.2-0.4mm左右,板底未见裂缝;(3)每段裂缝上宽下窄,水平面成两端小,中间大的梭形裂缝。
(4)裂缝分布一般在剪力墙周围0.1~0.5m左右,有些裂纹呈不均匀分布。
注浆管嘴→高强水泥或胶泥封闭沟槽→环氧树脂注浆→第一次检验→第二次环氧树脂补浆→第二次检验4.2 施工准备环氧树脂灌浆料、普通环氧树脂(配制胶泥)、压力灌浆机、电钻、角磨切割机、烘干机、气压泵、活动脚手平台、开关箱、电缆、辅材等。
4.3 施工方法4.3.1 裂缝处理:1) 查找裂缝:施工前把顶棚裂缝部位进行标识编号,搭设活动脚手架,将标识的裂缝左右20cm范围内面层清理干净。
2) 凿槽:对于结构层面上较宽的裂缝(大于0.2mm),使用角磨切割机沿裂缝剔凿开槽,沿缝凿成“V”形槽,槽宽20mm与槽深5~10mm。
凿槽时先沿裂缝打开,再向两侧加宽,凿完后用钢丝刷及压缩空气将混凝土碎屑粉尘清除干净。
缝宽小于0.2mm的裂缝,采用表面封闭处理方式。
3) 导水:顶棚裂缝剔凿成V型槽后,仔细观察裂缝,若裂缝有渗漏现象。
则在缝的漏水点上进行钻孔安装水嘴导水,钻孔直径一般为5~6mm。
(2)裂缝不规则,不连续,宽度大约在0.2-0.4mm左右,板底未见裂缝;(3)每段裂缝上宽下窄,水平面成两端小,中间大的梭形裂缝。
(4)裂缝分布一般在剪力墙周围0.1~0.5m左右,有些裂纹呈不均匀分布。
4.3.2 安装注浆管1) 在活动操作平台上沿V型槽骑缝使用冲击电钻钻孔,孔径10mm,孔距按专业灌浆提供的经验值数据确定在200~300mm间,孔深以不大于结构板120mm厚的1/2即60mm深来控制。
2) 钻孔完成后,把灌浆针头的前端橡胶部位完全置入孔眼内,然后使用扳手扭动针头使其橡胶部分在孔眼里完全膨胀堵塞孔眼。
4.3.3 胶泥封堵V型槽1) 在导水嘴、灌浆针头安装完成后,对V型槽界面再用毛刷蘸甲苯、丙酮、酒精等有机溶液将V型槽界面清洗干净,如槽内表面潮湿使用烘干机烘吹,使其表面干燥。
2) 采用普通环氧树脂加入适量的固化剂形成胶泥状,在V型槽界面涂一层环氧树脂基液,然后将环氧树脂胶泥嵌入V型槽内表面刮平。
3) 如V型槽内表面潮湿,嵌入的胶泥易产生气泡和脱落,则需重新处理,保证封闭可靠。
4) 裂缝封闭后应进行压气试漏检测,以检查其密封效果。
密封性气检需待胶泥有一定的强度后进行,试漏检测前沿裂缝涂抹一层肥皂水,从注浆嘴压入压缩空气,如有漏气处应及时进行封闭,待达强度后再气检,如此反复直至不漏气为止。
(2)裂缝不规则,不连续,宽度大约在0.2-0.4mm左右,板底未见裂缝;(3)每段裂缝上宽下窄,水平面成两端小,中间大的梭形裂缝。
(4)裂缝分布一般在剪力墙周围0.1~0.5m左右,有些裂纹呈不均匀分布。
4.3.4环氧树脂胶液配制1) 选用中等环氧值(0.25-0.45)的树脂,如6101.634。
2) 选用胺类固化剂。
3) 添加稀释剂,降低树脂粘度,改善树脂的渗透性。
稀释剂可分惰性及活性二大类,用量一般不超过30%。
4) 在加入固化剂之前,必须对所使用的树脂、固化剂、填料、改性剂、稀释剂等所有材料加以检查合格后使用。
5) 胶液应根据不同的材料配方进行配制,胶液配制不可过多,每次配制好的胶液必须用完,剩余的胶液不可再投入使用。
其数量宜根据胶液固化时间和灌入速度进行控制。
4.3.5 压力注浆1) 注浆机具、器具及管子在注浆前应进行检查,运行正常时方可使用。
2) 根据裂缝区域大小,可采用单孔注浆或分区群注浆,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此连续进行。
3) 注浆常用压力0.2~0.5MPa,注浆时,压力逐渐升高,防止骤然加压,达到规(2)裂缝不规则,不连续,宽度大约在0.2-0.4mm左右,板底未见裂缝;(3)每段裂缝上宽下窄,水平面成两端小,中间大的梭形裂缝。
(4)裂缝分布一般在剪力墙周围0.1~0.5m左右,有些裂纹呈不均匀分布。
定的压力后,恒压注浆,以满足注浆的要求。
4) 当进胶量小于0.1L/mim时用0.4MPa压力持压灌注1~2分钟即可停止注浆,关闭进胶嘴上的阀门。
5) 注浆结束后,应立即拆除注浆管道,并清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6) 裂缝内胶液固化后,可拆除注浆管嘴,再用环氧树脂胶泥封口。
4.3.6 注意事项1) 从整个施工过程看,封缝工序是极为关键的步骤,务必确保质量。
2)每条裂缝必须留设排气孔或出浆口,否则无法灌实。
3)对于宽度均匀的裂缝采用同一型号的环氧树脂即可完成,但若同一条裂缝宽度差距较大时,应将不同型号的树脂配合使用。
4) 化学注浆材料多属于易燃品,应密封储存,远离火源。
5) 在配制及使用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操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防护口罩,乳胶手套及眼镜,并严禁在现场进食。
6) 工作现场严禁烟火,配备消防设施。
(2)裂缝不规则,不连续,宽度大约在0.2-0.4mm左右,板底未见裂缝;(3)每段裂缝上宽下窄,水平面成两端小,中间大的梭形裂缝。
(4)裂缝分布一般在剪力墙周围0.1~0.5m左右,有些裂纹呈不均匀分布。
4.3.7 质量检查注浆完成后使用压力空气或压力水抽检灌浆是否密实。
(2)裂缝不规则,不连续,宽度大约在0.2-0.4mm左右,板底未见裂缝;(3)每段裂缝上宽下窄,水平面成两端小,中间大的梭形裂缝。
(4)裂缝分布一般在剪力墙周围0.1~0.5m左右,有些裂纹呈不均匀分布。
五、刚性层施工5.1基本规定(1)刚性防水层中细石混凝土中不得使用火山灰水泥;当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应采用减少泌水性的措施,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本工程使用C35细石混凝土。
(2)刚性防水层与立墙及突出屋面结构等交接处,均应做柔性密封处理;刚性防水层与基层间宜设置隔离层。
(3)混凝土中掺加膨胀剂、减水剂、防水剂等外加剂时,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投(2)裂缝不规则,不连续,宽度大约在0.2-0.4mm左右,板底未见裂缝;(3)每段裂缝上宽下窄,水平面成两端小,中间大的梭形裂缝。
(4)裂缝分布一般在剪力墙周围0.1~0.5m左右,有些裂纹呈不均匀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