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PPT课件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PPT课件
(1)数小时后摘下瓶内的叶片,
经处理后加碘液数滴而叶片颜
色无变化,证明叶片
中 无淀粉,这说
吸作用。 ⑶实际光合作用量=净生产量+呼吸量。
光合作用实际产O2量 =实测O2释放量+呼吸作用耗O2量
光合作用实际CO2消耗量 =实测CO2消耗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
光合作用C6H12O6净生产量 =光合作用实际C6H12O6生产量-呼吸作用C6H12O6消耗量
1.将某一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一定条
用 总 量
①此植株夜间释放CO2的速率
(ml /h)
是 ml/h。
②请问25℃时该植株的呼吸商
为
。(呼吸商=放出的二氧
化碳体积 / 吸收的氧体积)
③ 若25℃时将该植株与一小白鼠
共同置于透明的密闭钟罩内,经测
得钟罩内的氧气恰好无体积变化,
那么该小白鼠如果以葡萄糖为能源
物质则每小时内供给生命活动的能
量最多可达 焦耳。
则 (A2+G2)/(T2+C2)= 1/b 。
重要公式:
在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 的和占该链的碱基比率等于另一条链 中A+T的和占该链的碱基比率,还等于 双链DNA分子中A+T的和占整个DNA分子 的碱基比率。
即:(A1+T1)%=(A2+T2)%=总(A+T)%,
同理(G1+C1)%=(G2+C2)%=总(G+C)%
练习题
1、某生物细胞DNA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的 分子数占18%,则鸟嘌呤的分子数占 32% .
2、DNA的一条链中A+G/T+C=2,另一条链 中相应的比是--0--.-5-----,整个DNA分子中相应的 比是----1-------。
DNA的一条链中A+T/C+G=2,另一条链中相 应的比是—2—— ,整个DNA分子中相应的比是— —2—。
主要是影响光合作用的
合 作
阶段,其原因
用 总
是
。
量
(ml/
(4) 若该植株的初始净重为 h) 500mg,白天(有效日照l0h) 均 处 于 30℃ 、 晚 上 均 处 于 20℃条件下,那么一天后该 植株的净重约为
mg。(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光
(5) 如右下图表示25℃时此植株光
合 作
合 作 用 中 O2 释 放 速 率 与 光 强 度 的 关 系曲线。
所以:(A+G)占整条DNA链碱基总数的 50%
同理:(T+C)也占整条DNA链碱基总数的 50%
2、双链DNA分子中:
在双链DNA分子中, 一条链中碱基A的数量等于另一条链 中碱基T的数量(A1=T2); 同理,一条链中碱基G的数量等于另一条链 中碱基C的数量(G1=C2)
注意:在单链DNA中,A不一定等于T; G也不一定等于C
结合人体、农作物和微生物等的生理活动特征,突出了呼吸作用
对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考题回顾
精题演练
13.a、b曲线分别表示标准状
光 合
态时在一定光照强度、不同温
作 用
度条件下,某植株的光合作用
总 量
总量(单位时间内吸收的CO2 (ml/
量)和呼吸作用量(单位时间内 h)
释放的C02量)。
(1)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
胸腺嘧啶(T)
磷酸
脱氧核糖
脱氧核糖核苷酸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尿嘧啶(U)
组成烟草和烟草花叶病毒的碱基和核苷 酸各几种?
A
T
氢键
T
A
G
C
C
G
平面结构
立体结构
DNA分子中各种碱基的数量关系
1、双链DNA分子中: A=T, G=C; 即 A+G=T+C 或 A+C=T+G, 也即是:(A+G)/(T+C) = 1
6.(04上海)裸藻可作为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 体内含有叶绿体。将它放在黑暗条件下,在 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中也可繁殖,这说明裸藻 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在无光条件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C、是异养生物 D、既能进行自养生活,又能进行异养生活
亮点:裸藻特殊的进化地位和代谢类型
7.(2004北京理综)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 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 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 液中的方式是( )
第二节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
问题探讨
今年暑假,有一则新闻传遍整个杭州市, 杭州某市民在当地的朝晖农贸市场买了7两牛 肉,回家后怀疑是猪肉,于是回到市场找卖牛 肉的摊主理论。
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这件事使得摊主被作 为反面典型被媒体曝光,摊主认为信誉大于一 切,花2800元为肉作DNA鉴定,证明自己的清 白。
9.(2004上海)下图中正确表示水稻呼吸强度与K+ 吸收量关系的是( )
用图准确表达根吸收钾离子是主动运输
10.(2004江苏)过去人们以为作物播种密度越大, 产量越高。在保证营养需要的情况下,有人对小麦是 产量与播种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1)根据上图分析,当播种密度过大时小麦产量将 (2)从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理是
不彻底氧化分解
CO2、H2O 大量
CO2、酒精或乳酸 少量
两者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的意义
1、为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细胞分裂
•植株的生长
•矿质元素的吸收
•新物质的合成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比较
条件 场所 物质 变化 能量 变化
联系
光合作用 光、色素、酶
有氧呼吸
1、场所 2、条件 3、物质变化 4、能量变化
细胞质基质
6O2 4[H]
大量能量
③酶
2[H] 0
12H2O
C6H12O6 ①酶
2丙酮酸
少量能量
②酶
6H2O
少量能量
6 CO2 线粒体
有氧呼吸过程
细胞质基质
酶
葡萄糖
酶
2丙酮酸
无O2
酶
4[H]+少量能量
酒精+CO2+少量能量 乳酸+少量能量
无氧呼吸过程
O2是在
上产生的。影
响光合速率的自然因素主要
有、和
。
(2) 根据上图,下列相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 ) A.25℃时该植株合成有机物的速率最大 B.20℃和30℃条件下该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速率相同 C.40℃时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量呈负增长 D.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植株的光合速率增大
(3) 光合作用受温度的影响 光
叶绿体
呼吸作用 氧气、酶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无机物→有机物 有机物→无机物
光能→有机物 有机物化学能→ATP
化学能
+热能
1.共同完成有机物和能量的代谢
2.光合作用为有氧呼吸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有氧呼吸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
考点整合
光合作用
相互依存
呼吸作用
ATP、[H]
光反应
暗反应
ADP、 Pi
有氧呼吸
酶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内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内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8.(2004上海)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 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 线粒体 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 呼吸 C、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 二氧化碳 D、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
DNA为什么能鉴定不同生物呢?
一、DNA的基本单位: 三个代表
磷酸
脱氧 核糖
含氮碱基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核苷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A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C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G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T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DNA和RNA的化学成分比较
含氮碱基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答案:
(1)叶绿体的囊状薄膜;光强度;CO2浓 度;温度
(2)B (3)暗反应阶段;温度影响暗反应中酶 的活性
(4)580.36 (5)①15ml ②0.75 (6) 215.96
14、下图是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 先将这个装置放在暗室24小时,然后移到阳光下;瓶子 内盛有NaOH溶液,瓶口封闭。
3)若一昼夜中先光照4小时,接着放置在黑暗情 况下20小时,该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是(填 增加或减少) 减少 。
考题回顾
4.(2004 .江苏)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 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不进行
一条链中的 A1=T2 (另一条链) 同理: T1 = A2 ; G1 = C2 ; C1 = G2
A1+T1= T2+A2 ;
同理: G1+C1= C2+G2
3、双链DNA分子中:
(A1+T1)/(G1+C1)= a , 则 (A2+T2)/(G2+C2)= a 。
(A1+G1)/(T1+C1)= b ,
3 呼吸作用的类型
•有氧呼吸 C6H12O6 +6H2O+6O*2
•无氧呼吸(植物) (酒精发酵)
C6H12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