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光环闪耀2014年11月19日,##市供电公司年仅24岁的小伙子***通过理论知识笔试、技能操作笔试、现场实际操作比赛等三个项目的激烈角逐,力挫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电力行业的165名顶尖选手,问鼎全国电力行业继电保护、变电检修工技能大赛的个人金牌和团体金牌。
从***手中挥舞着鲜花、登上最高领奖台的那一刻起,荣誉的光环从此就闪耀在这位创造奇迹的小伙子周围。
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获得了不下三十多种荣誉,他由中级工被破格晋升为技师,再破格晋升为高级技师,并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青年”、“江苏省劳动模范”等称号,据悉,在最近揭晓的“全国劳动模范”光荣榜上***又榜上有名。
***靠自己的顽强拼搏为系统和地方赢得了最辉煌的荣誉,成为##市供电公司和南通供电公司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全国技能状元,更是江苏省电力系统最年轻的全国状元,所以系统内的各项荣誉也无一例外地都奖给了***,江苏省电力公司十佳标兵、优秀青年、南通供电公司十佳标兵、最佳主人翁、##市供电公司技术能手、企业标兵等。
本色依旧当鲜花和掌声如潮水般向***涌来,这位年轻的小伙子显出超脱常人的平静和异常的成熟,在他的身上看不出一丝的浮躁,他依旧理着干练的“板寸头”;依旧登着半成新的自行车载着娇小温柔的爱妻上下班;依旧与同事们在工地同挥汗在班组同学习……问及他的获奖感受,小伙子的脸刷地又红了,他谦虚地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奖的,荣誉更多的应该属于集体,属于培养我的单位和训练我的教练,应该说,在与高手的同场竞技中,我更多地是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我要学习的依然很多!”***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依旧热爱学习。
***仍旧保留着每天早到半小时、晚走半小时在班组看书、整理工作心得的习惯,那些被他“啃”得卷了边的专业书他仍然在一次又一次地钻研。
遇到技术难题,他还是习惯和同事、老师傅们一道热烈讨论,非得弄清来龙去脉才肯罢休。
更为可喜的是去年***还考取了南京工程学院的大专函授,一是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二是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因为家境原因,初中毕业成绩优异的***曾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放弃了上大学的梦想选择了读中专,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着更多的乐趣。
他依旧争着干活。
在单位***有个雅号叫“小丁丁”,就缘于他工作积极讨人喜欢,获奖后、成为名人的***仍然保持着工作积极的良好习惯,用变电工程队高峰队长的话说“***一点没变,他总是和‘大部队’一起,吃苦在前,抢着干活!”去年11月23日下午,***获奖归来,##市供电公司举行庆功会,当天上午9时许,当***得知该市丽都大酒店高压开关发生拒绝动作故障时,他毅然换上工作服赶往了故障现场;就在开完庆功会的第二天,***又主动请缨,赶往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浙江110千伏义亭变电所工地,参与正在进行的主变吊罩关键施工。
今年,##市供电公司的生产、基建任务特别繁重,***总(请你关注:)是尽可能推却一些采访和庆祝的应酬,忙碌的身影随时出现在施工第一线。
他依旧善于创新。
***的成功是##市供电公司实实在在创建学习型企业最有说服力的佐证,***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他是学习型的员工,他总是聪明工作,善于创新,在不断的创新中实现突破与超越。
获奖后的***仍然善于创新。
变压器渗油一直是电力工作的一项“顽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正尝试在变压器不预先放油的状态下进行更换绝缘垫片和“算盘珠”工作,以攻克这项“顽症”。
为进一步将变电检修安装规范化,提高公司检修的整体工艺和质量,***正大胆尝试,将在比赛过程中掌握到的新技术和高科技进行整理,着手编制“一次施工作业指导书”。
他依旧乐于助学。
别看***不善言辞,但一旦有同事向他请教技术难题时,他又是那么健谈,他总是想法子把提问的人讲懂教通。
获奖后的***觉得自己更多了一份带动班组成员和同事共同提高的责任,他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满园春色春满园”的道理,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他所在的班组成立了“***无缺变检团队”。
***除了每月在变电工程队开展的技术交流会上毫无保留地介绍经验外,在班组、在施工现场,他都经常理论结合实际将自己在工作、比赛中积累的操作要领讲解给同事们听。
“***无缺变检团队”的成员青工俞建勇感受最深,他说:“***一点都不保守,经过他的指点,我们修开关的速度明显加快了!”影响无极限当朱红的写有“热烈祝贺***成为全国技能状元!”的海报在##市供电公司最醒目处出张贴时,整个##市供电公司沸腾了,年轻的***圆了几代人辛勤努力的梦想,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自豪。
“***,这个小伙子不简单!”“小丁丁,真有出息!”在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上,该公司总经理姜亚南将一万元现金奖给了***,这在##供电的历史上也是从未有过的。
该公司党委书记徐建成要求大家“以***为榜样,争做企业的拔尖人才!”一股学习全国技能状元***的热潮迅速在公司蔓延开来,***产生的“名人效应”给单位带来的影响无极限。
——***成为了职工们争相学习的典型。
***的成功引起了公司职工尤其是青工的思索,让更多的人悟出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让更多的人明白了“只要努力,在什么岗位都能成才”,让更多的职工扭转了“轻视技术,一门心思想当官”的不正确想法,一大批的职工在与***的比较中获得了奋起直追的加速度。
和***同在一个班组的青工曹阳是最好的例子,曹阳进单位比***早,技术没有***好,***的成功让他看到自身的差距,他问自己,为什么***能做到的自己就不能做到?于是他暗暗发誓,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赶超***。
如今,在##公司有着曹阳这样想法的青工有许多许多,他们正锁定目标,加倍努力。
——***成为了企业的金字招牌。
早在去年***获得江苏省电力公司变电检修技术比武第一名之后,浙江等地的业主就冲着***将工程业务委托给##市供电公司,他们说“技能状元安装的工程质量我们信得过!”如今,在施工现场,业主只要听说***在,他们都要走近***,欣赏一下小伙子娴熟的技艺,***给企业带来了有形的荣誉,无形的魅力。
每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非常明星***用闪光的成绩舞动着灿烂的青春,光环闪耀,本色依旧,这就是##市供电公司年仅25岁的全国变电检修技能状元、全国劳模***。
■在××××××村,每当人们上班下班,总能看到有位老人,沿着鲜花盛开的花毯和绿树掩映的林荫道,不紧不慢的走着,见到路边的烟蒂纸屑,总是一丝不苟的捡起来,丢进垃圾箱。
他就是80岁的原××××村党委书记、全国劳动模范××××。
村民们都亲切地叫他老书记。
1960年5月,36岁的××××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时,当时××××是一个“前后龙潭涂田贩,赶水不进泻水难,一场大雨水满滩,冬天栖野鸭,蚂蝗像扁担”的环境恶劣的村庄。
××××并没有气馁,更没有畏怯。
经过几年的摸索和研究,于1965年起,他带领村民开始了一项为期15年的宏伟工程:改土造田拔穷根。
他们先把表土掘起,堆放在一边,待土地平整后,再挑来表土铺上,真可谓“寸土万担泥”。
就在××××领着村民披星戴月挑土抬石时,血吸虫钻进了他的躯体。
每次发病时,他不是冷得发抖就是热得烧心,两条腿肿得像根红柱子。
对这病,××××是心有余悸的。
他的母亲就是被血吸虫夺走了生命。
然而,他照样每天赶到工地,没力气站着,就坐在地上指挥。
整整15个春秋,××××带领××××人压斜了肩膀累弯了腰,投下43万工,搬掉136个坟堆石礅,填平29个河槽池塘,新挖万米地下渠道和1400米河道,铺设8500米机耕路,终于把1200多丘杂碎田地改造成200多块方正平展、大小划一、排灌灵便的吨粮田,还增加耕地52亩。
随后,他们经过探索,又形成农作物间作或轮作、果粮间作、地面立体养殖、山林立体种植等6种立体农业模式,节约耕地47亩。
××××人从此告别了贫困。
造田工程结束了,××××又带领××××人开始了拆旧房,建新房的工程。
那时候,××××村房舍破旧,布局零乱,每当台风季节,人人提心吊胆,生怕会屋倒楼塌,危及生命。
××××下决心要拆旧屋,建新房,对住房用地统一规划,合理利用。
拆旧建新,肯定会影响个别村民的眼前和局部利益。
当建房工程完成一半,个别村民硬向××××提条件,要求多分新房,否则就不拆网旧房。
甚至有人拿着斧头,扬言威吓前去拆房的干部和工匠说:“谁先来拆,就先劈了谁!”一二个死钉子插在那儿,全村几百双眼睛都盯在了当家人××××身上。
没有多久,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在村里传开了:××××拆了自己的旧房,但却不要分新房,自己默默搬进了儿子的房子里。
面对××××崇高的人格,那些“钉子户”终于拆了自己的旧房。
当全村250户人家全部喜迁整齐宽敞的“农家楼”时,××××人从心眼里感激和钦佩××××的为人。
村民的温饱问题住房问题相继解决了,发展经济就成了××××新的目标。
在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给××××人带来了契机。
××××首先把发展工业的眼光落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服装业上,办起了本村第一个有规模的企业------××××服装厂。
服装厂的一炮走红,使××××的村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到现在,××××集团公司已拥有三个工业园区,38家企业,到2014年,××××村创利税 1.35亿元,村集体可支配资金30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4300元,这是××××及××××人在创业路上的又一次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