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小吃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学生:江双双(现代管理系2010级涉外旅游专业,学号201011014)摘要:泉州小吃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至今,关于它“吃”的文化故事许许多多,泉州小吃注重口味、营养,并且丰富多样,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
但却苦于无法全面的发展。
因此本文对泉州小吃面临的现状和前景做出了分析和展望,希望能进一步弘扬和发展泉州小吃。
本文采取优劣势分析法,集中于分析小吃的现状,然后提出可行的方案,进一步发展泉州小吃,如怎样挖掘泉州小吃更多的潜在市场,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以期到达双赢的局面,创造特色小吃品牌,从而更好地发展泉州小吃。
关键词:优劣势分析法,创造特色小吃品牌,发展现状目录摘要………………………………………一、引言………………………………………二、泉州小吃的概念……………………………(一)泉州小吃的起源……………………………………1、泉州小吃关于“食”文化的故事…………………………………………2、泉州十大名小吃……………………………………………………………三、泉州小吃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一)泉州小吃面对市场竞争的优势1、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2、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二)泉州小吃面对市场竞争的劣势1、行业系统管理缺乏2、知名度没有打开(三)泉州小吃面对的机遇1、新的市场的机遇2、国内经济蓬勃发展带来大批游客(四)泉州小吃遇到的威胁1、同类型小吃带来的压力2、宣传力度不够四、解决泉州小吃存在问题的对策(一)市场与竞争1、挖掘泉州小吃的潜在市场2、加强泉州小吃与本地旅游业的合作3、加强泉州小吃的竞争力(二)沟通与促销1、让游客来泉州旅游是体验促销2、创新经营,享不完的美味还能带走3、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三)品牌与管理1、建立泉州小吃品牌2、设立独立的组织管理五、结论一、引言有人说:“美食是最能感受一座城市风味的伴手礼”,那么泉州的特色小吃便是你游览风景时,不可缺少的风味小菜。
沉淀着千年古城的韵味,这里的小吃有着不一般的魅力。
故本文描述了泉州小吃不一般的文化故事,并分析泉州小吃如今的发展现状,根据这些现状加以分析。
在参考了众多文献后,以及在实地的考察,对泉州小吃的发展提出更好的对策,从而真正弘扬泉州小吃。
二、泉州小吃的概念泉州小吃历经时代的洗礼,造就不一般的风味特产,小吃注重口味、营养、多样。
其品种繁多,式样翻新,造型美观,美味可口,一般喜酸甜不喜辛辣,喜清淡鲜美不喜加油腻。
(一)泉州小吃的起源泉州位于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山海资源。
历史上两次中原汉民大量南下入闽,带来了北方汉族古老的饮食文化。
唐代,泉州港是中国四大商港之一,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宋元时期,一跃成为“东方第一大港”,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外开放的国际城市。
物资人员的大交流,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大交汇。
历代厨师利用丰富的物产,兼容中外烹饪特长,逐渐形成了风味独特的闽南菜流派。
作为其一翼的泉州风味小吃,既保留了唐宋遗风,又有创新的内容。
泉州风味小吃的一些常用原料是从国外引种的,如小粒花生是明万历年间引进的,甘薯是从吕宋岛传入的。
这些物产经精巧制作,便成为独具风味的名点。
泉州人搞花生仁汤另有一番匠心和创造,炖好的花生仁表面看起来洁白完整,实则用筷一捺,烂如泥浆,吃时香味四溢,入口生津,耐人回味。
1、泉州小吃关于“食”文化的故事泉州小吃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故孕育了许多新奇有趣的故事,在这我就举例说明几个,如安溪的湖头米粉,据说在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圣祖玄烨因平定“三藩之乱”,又逢29岁生日,迷信的康熙决定提前做圣诞。
快马传消息至安溪,李光地和堂兄李光斗、叔叔李日煜商量如何为“升平嘉宴”增辉添彩?当时湖头山高水险林密虎多,山寨大大王林日胜捉上山寨,是安溪县城东岳庙和尚德辉禅师救出。
未回家前,李光地在东岳庙学过做水粉。
此时,李光地忽然想到,湖头泉水制作的米粉,口感柔韧细腻,不如把水粉做成粗条再晒干好带上朝去,到时自己还可当众表演吃法。
堂兄和叔叔都说如此甚好,但北方人喜食干食,御前亦难汤水淋漓,建议带上湖头的笋丝香菇同炒,味道更可显得与众不同。
这样,李光地把湖头米粉变成了贡品。
他用肉丝、虾仁、香菇炒熟,肉骨汤适量和米粉入锅油炒翻动,快速提锅倒入瓷盘的炒米粉,竟成为康熙帝“升平嘉宴”中宴请大臣、翰林和有功之臣的有泉州地方特色的美味。
还有像牛肉羹,牛肉羹是泉州小吃中最受百姓喜爱,也是最常见的一种。
据说,牛肉羹的问世与南宗名臣陆秀夫有关。
传说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泉州市舶司提举蒲寿庚降元,并与元兵一同追杀文天祥等人。
四月宋瑞宗死后,陆秀夫等人拥立年仅八岁的赵昺为帝。
为了逃避元兵的追杀,他们时而居住在船上,时而在岸边觅食,处境十分狼狈。
一天,陆秀夫领着帝赵昺潜入法石山讨食,荒野里只住一户人家,父女相依为命。
家中惟一一条老耕牛几日前被元兵宰杀,如今只剩下一张牛皮和四个牛蹄。
面对此景,陆秀夫只得与那父女俩一齐用刀将牛皮上残留的肉屑一点点地刮下来。
由于刮下的牛肉放入沸汤中煮熟,并随手加入一些海盐和姜末。
不料竟香气四溢,令帝饱餐一顿。
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宋元两军在山决战,宋军大败。
陆秀夫背着帝赵昺投海,南宋灭亡。
但由陆秀夫和那农家父女共同制作的牛肉羹,经那农家父女改进后在民间流传下来。
到了明代,随着番薯从吕宋引入福建,番薯粉替代绿豆粉成了制作牛肉羹的主要原料,这种牛肉羹的做法一直保持至今。
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在这里就不再说明了,如上面所说泉州小吃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酝酿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在这些故事后又有着一道一道的美食等着你,所以泉州小吃的发展是不可估计的,只要做好宣传工作,又能好好的继承和发展。
泉州小吃必定能成为沿海旅游不可缺少的风景线。
2、泉州十大名小吃(1)、洪濑鸡爪(2)、肉粽(3)、崇武鱼卷(4)、面线糊(5)、猪血汤(6)、肉夹包(7)、槟榔芋泥(8)、白鸭汤(9)、肉燕(10)、卤鸭以上这些是根据网友在网上评选出来的泉州市区十大名小吃。
三、泉州小吃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一)泉州小吃面对市场竞争的优势泉州小吃以其丰富多样,耐人寻味的趣味小吃,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故拥有以下几个优势:1、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在泉州里你没有吃过这些小吃,那么你便是白来了一趟,很多人说到闽南旅游就是应该“扶着墙进去,在扶着墙出来”,而泉州的小吃便具有这样的魅力,令到此品尝的人流连忘返,如此具有魅力的美食当然拥有一部分的拥护者。
泉州风味小吃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风味独特。
就像花生仁汤,炖好的花生仁表面看起来洁白完整,食用时筷子一夹,花生仁烂如泥浆,吃时留香四溢,入口生津,耐人回味,因而吸引了众多人的光顾。
许多台湾、香港、澳门和东南亚闽南籍的乡亲,对泉州的风味小吃更倾注了一份特殊的情感,他们至今还念念不忘东街肉粽、侨光对面冰厅的上元丸等。
泉州作为全国知名的侨乡,在海外拥有大批的华侨,这些华侨对于故乡的一切记忆犹新,对于从前经常吃的美食更是怀念已久,所以泉州小吃是深受海外侨胞的欢迎。
2、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泉州被马可波罗评价为东方的第一大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海滨邹鲁的美誉,又被称为宗教博物馆。
这些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到来,也为泉州小吃带了新的机遇。
(二)泉州小吃面对市场竞争的劣势1、行业系统管理缺乏现在有关于泉州小吃的店铺经营者,并没有好好规划建设,行业的服务人员岁数不小且没进行专门化的培训,故造成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景象。
来往的客人没有好好的招待好,令客人对小店的服务印象不好。
而且泉州小吃店的门面形象设计较为粗糙,装修也都比较简单,通常都是白墙,吃完东西不会想再多坐一会,因为小吃店的进食环境太单一无趣了。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汪京强教授分析称,现代社会的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往往带有许多感性的成分,容易受到环境氛围的影响。
在饮食上他们不太注重食物的味道,但非常注重进食时的环境与氛围,要求进食的环境“场景化”“情绪化”,从而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感性需求。
泉州小吃在口味独特的同时,也可以形成自己的门店风格,营造出独具特色的装饰情调,这样不但能吸引更多食客,也更容易让消费者产生品牌共鸣。
这也正是泉州小吃现在管理上的缺憾!2、知名度没有打开“泉州小吃的主要消费群八成以上是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只占一成多。
”泉州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称,打造地方小吃的形象窗口,向外地游客集中展示地方饮食文化,是提升泉州小吃品牌知名度的好方法,但也存在难点。
将地方小吃汇聚在一个地方,前期由于知名度没有打开,可能无法吸引众多的外地游客来消费,而本土消费群又是固定的,这意味着前期经营可能会亏本。
眼前的收益是实实在在的,一些小吃经营者对加盟小吃城(街)的兴致并不大。
因为知名度没有被打开,虽然拥有广大侨胞的欣赏,但是没有成型的产品难以销售,且又不被投资者看好,故现在的发展还没有成型。
(三)泉州小吃面对的机遇1、新的市场的机遇如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内就规划有泉台风味馆,去年10月开始运营,有5个商家经营泉州特色小吃,1个商家经营台湾小吃。
该馆主要接待旅行团,外地游客可以品尝到如海蛎煎、肉粽、马鲛羹、永春醋猪脚、湖头米粉、崇武鱼卷等地方小吃,淡季游客接待量约百人/日,旺季在三四百人/日。
像国庆节这样的旅游黄金期,一日可迎来上千人。
该艺术园还计划引进更具地方品牌性的小吃商家,打造一个针对外地游客的美食窗口。
这些都说明了新市场的到来,只看经营者能不能把握商机,好好进行宣传,相信所能得到的报酬将更多。
如果能像锦绣庄这样提出一个好的发展方案,泉州小吃将能逐步打开知名度。
2、国内经济蓬勃发展带来大批游客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老百姓手中有了闲钱,这时候旅游变成一种潮流。
大批的游客进入泉州旅游,旅游又离不开“吃住行游购娱”,吃又是生活极为关键的,所以泉州的小吃业也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段。
(四)泉州小吃遇到的威胁1、同类型小吃带来的压力虽然泉州小吃种类多样,但是其中也出现了与其他地方很相近的小吃,这样就会让人感觉,既然我在自己家也能买到的小吃,为什么要大老远的买十分相像的小吃呢?且泉州小吃种类多,又没有将其进行一一分类整理,造成大众对泉州小吃的不熟悉。
2、宣传力度不够同样是小吃类产品,沙县就将自己的品牌形象做的很好,至少让绝大部分的人了解并知道有这一产品的存在,而这正是泉州小吃的致命缺点。
除了当地的居民对自己家乡小吃的了解,其他对其十分的不了解,这也是泉州小吃发展中必须要努力攻克的一个难关。
四、解决泉州小吃存在问题的对策(一)市场与竞争1、挖掘泉州小吃的潜在市场因为同样的风俗习惯,台湾变成为了泉州一个不容小看的潜在市场,还有侨胞所在的领域都是泉州小吃发展中的潜在市场等等。
努力挖掘这些不能小看的市场,让泉州小吃拥有更宽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