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考研初试已结束-接下来要准备复试了-考研毙考题

2018考研初试已结束-接下来要准备复试了-考研毙考题

2018考研初试已结束-接下来要准备复试了-考研毙考题
2018考研初试已结束,接下来要准备复试了
-考研毙考题
如果说初试是单纯分数的PK,那么复试就是综合能力的较量。

即使你的初试分数排在第一名,你也不可掉以轻心,因为万里长征只走完了一半,如果复试准备得不充分,发挥失常,很有可能让你的考研功败垂成。

如果你的初试成绩排名比较靠后,你也不要放弃,要知道初试只相当于上半场比赛结束,如果你能赢得下半场,照样可以转败为胜,咸鱼翻身。

永远记住一句话,复试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研究生复试之所需材料
2011年开始中国研究生考试复试比重开始增加,之前是70%初试,30%是复试,从2011年开始重多高校已经达到50%初试,50%复试,各个高校一般采取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为1:1.2,就是说如果某所院校、某个专业计划招收10人,会按照分数排名,通知12人参加复试,复试结束淘汰2人,有些高校则达到1:1.5,甚至更大比例。

复试在考研中越来越重要,有案例可寻,曾有学生专业排名前三,就因为忽略复试,导致落榜。

研究生复试之内容
复试考试分成三个部分听力、笔试、面试。

不同高校分值不同,有些高校复试满分为300分,有些高校复试满分为500分,复试前要充分了解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公布的复试及录取工作通知。

听力:
复试听力部分一般是单独进行的,会像考六级听力一样播放试题。

各招生单位可能采用的题型模
式分为两类:一类是考研大纲中规定的题型,另一类是招生单位在这些题型基础上上又加的题型,包括短对话、短篇新闻、句子配对等。

笔试:
复试笔试部分,考生一定要关注学校研招网上指定复试笔试科目以及笔试参考书,准备时,应以此为基础。

面试:
专业面试主要对考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进行测试,复试时每名考生时间一般15-30分钟,每个复试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每个复试小组还应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填写评分表格,由记分员现场统计并封存。

面试时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英文面试,一种是在中文面试。

英文面试:
一般采取的方式是口语考核,不要怕,因为导师们的英语口语也很差,不管是考生还是考官,都希望英语环节赶紧过去。

如果不是英语专业的复试,没有哪个学校的导师是天天练习英语听力和口语的,他们平时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科研上,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导师,平时主要用到英语的地方就是阅读英文文献和资料,听力和口语练习得很少,导师也是普通人,语言这种东西,平时不练习,谁也说不好。

基于这样的原因,一般导师都会问比较简单的问题,不会问太复杂的专业问题,因为专业问题涉及到许多专业英语词汇,如果你一直听不懂他说什么,这个问题就变得没有意义,如果他也一直听不懂你说什么,变成了一个聋子问另一个哑巴,场面就会很尴尬。

所以导师一定会问大家都能听懂的问题,如果旁边的人都听懂了,你还听不懂,这只能说明你英语水平太差了。

口语评分从三个方面
1、语言准确性(词汇是否丰富,发音是否标准)
2、话语的长短和连贯性(要阴阳顿挫)
3、语言的灵活性(是否自然,话语是否得体)
考官普遍会让考生用英文描述,自我介绍、考研原因、研究生期间你的计划、你的家乡、你的家庭、你的大学等问题。

中文面试:
复试的面试在整个考研中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首先,要了解参加面试的是那些导师,是全部导师都参加,还是随机抽取几个导师?如果是随机抽取,你无法知道具体是哪些导师面试你,你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个系所所有的导师的名字照片都记住,如果你一见到导师,他不认识你,你就能讲出他的名字,他就会默默给你加上一定的印象分。

面试过程经常出现的面试题有以下这些,供同学们参考:
1、请你做一个自我介绍;
2、你为什么要报考我校?
3、你为什么要报考这个专业?
4、你看过哪些书和期刊?能简单介绍一本吗?
5、你最崇拜的是谁?你崇拜他什么地方?
6、你做过哪些研究?
7、你的兴趣以及志向?
8、你如果上研,要如果做研究生的学业规划?
9、你业余期间通常是怎么利用的?
10、在校期间什么让你印象最深刻?
11、你来自哪里?你如何评价自己的家乡?
12、现在年轻人失业现象比较普遍,如果毕业后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你打算怎么办?
13、如果有出国留学的机会,你会做什么?
14、你研究生毕业后有什么打算?
复试一定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最后的救命稻草“调剂”
如果感觉今年考试上线有些吃力,那要从现在开始着手准备调剂,调剂要遵循的标准是“速度第一,完美第二”不要追求完美的调剂,因各个高校的调剂名额有限。

有些考生因为成绩不理想没有被第一志
愿院校录取,但不代表失去读研的机会,这时可以利用调剂,来就读研究生。

调剂这个事情是个战略问题,搞清楚分数线,判断不了是否能进入复试就直接打招生办电话询问,没有100%的把握进入复试,就要立刻着手调剂,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及院校研究生院官网,会录取公布各调剂信息。

2018调剂信息各个高校还没有公布,要搜集近两年院校的调剂信息做非正式评估,然后成绩公布,先下手为强。

高考调剂并无竞争,但是考研调剂竞争也很激烈,需要充分调研,尽早下手,躺在宿舍的床上,是不可能实现调剂的。

调剂的第一个渠道是研招单位内部相关专业之间的调剂。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报考的是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基本上校内调剂成功的可能性很渺茫,相关专业早已人满为患,直接报考该专业的都大把落榜,更别说你是调剂过来的了。

如果你高考第一志愿报考了人民大学,
如果你没有被录取,你可能被“调剂”到复旦大学吗?这是没有可能的。

调剂指标只有在比较差或者不知名的研招单位,以及报考人数很少的冷门专业中才会出现,所以,如果你没有被重点大学录取,就尽快联系其他的研招单位,校内实现调剂的可能性较小。

调剂的第二个渠道就是你所报考的目标院校以外的研招单位。

这种渠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这个研招单位,确实层次比较低,某一个专业的硕士点是刚建立起来的,连在读硕士都没有,有的硕导自己都在读博士,学术和科研能力基本上一塌糊涂。

你如果申请调剂到这样的学校,一般是比较容易的。

不过你要慎重,这样的硕士读出来,有可能找到一份好的职业工作吗?
另一种渠道就是董老师讲课时提到的独立于高校系统之外的研究生所,这类单位由于知道的人比较少,很有可能出现报录比倒置的现象,就是报考的人比招生名额还要少,空下来的招生名额是可以用来接收调剂考生的。

这个渠道要注意的问题是前期调研一定要充分,要找到那
些别人找不到的信息,主动打电话过去联系,早一点下手才有可能抢在别人前面。

应该说这种类型的渠道比那些差学校的差专业要好很多,至少这些独立于高校系统之外的研究生所在专业上是比较有实力的。

董少的建议,如果调剂的结果跟你未来的职业目标差了十万八千里,那就坚决不要接受调剂,调剂后没有实现成长价值,机遇价值,薪酬价值,你读这个研究生有什么意义?!
调剂本身是主动行为,你不提出申请,是没人来调剂你的,这与高考那种泯灭人性的被动调剂相比,真的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不要再用高考的那种思路来思考考研的调剂。

参加调剂有哪些基本要求?
(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5)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指体育学及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及中医硕士,工学照顾专业及工程硕士照顾专业,下同)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体育学与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硕士,工学照顾专业与工程硕士照顾专业之间互调按照顾专业内部调剂政策执行。

(6)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可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7个专业。

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7)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的不得调剂入该计划录取。

(8)相关招生单位自主确定并公布本单位接受报考其他单位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调剂的成绩要求。

教育部划定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作为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调剂到其他专业的基本成绩要求。

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含医学学术学位)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

(9)参加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
考生不得调剂。

(10)符合调剂条件的国防生考生,可在允许招收国防生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单位间相互调剂。

(11)自划线改革试点高校校内调剂政策按上述要求自行确定。

注意:招生单位接收所有调剂考生(既包括接收外单位调剂考生,也包括接收本单位内部调剂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各加分项目考生、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可除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