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文件重邮〔2009〕80号重庆邮电大学关于印发学生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学院,各相关单位:现将《重庆邮电大学普通本专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办法(试行)》《重庆邮电大学普通本专科学生奖助学金评定实施办法(试行)》《重庆邮电大学普通本专科学生评优实施办法》《重庆邮电大学市级先进班集体和市级文明寝室评选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实施。
二○○九年四月九日重庆邮电大学普通本专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主要测评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发展情况。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在籍全日制本科、专科(高职)学生。
第二章测评方法第四条综合素质测评计算公式:综合测评分=德育测评分+智育测评分+文体测评分其中:德育测评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5%+操行加分×30%+操行减分智育测评分=专业学习成绩分×60%+科技(技能)加分×30%文体测评分=体育课成绩×5%+文体艺术加分×30%加分项目分=操行加分+科技技能加分+文体艺术加分即:综合测评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5%+专业学习成绩分×60%+体育课成绩×5%+“加分项目”分×30%+操行减分第五条专业学习成绩分为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以外的必修课、限选课和实验课)标准成绩加权分值之和,即:专业学习成绩分= ∑∑⨯'i i i S Ki Ki i课程学分课程学分)(课程标准成绩每门课程标准成绩:i S '=100×Si iSi S '—课程标准成绩Ki —课程的学分数Si —课程的考试成绩Si —课程的平均成绩第六条 “加分项目”分=操行加分+科技(技能)加分+文体艺术加分(一)操行加分1.有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行为并被通报表扬或被企事业单位书面感谢、表扬者,校级加2分,企业加3分,市级加4分,国家加5分。
总体=<5,每项=<4分。
2.参加志愿者、献爱心、精神文明服务、义务劳动、公益服务等活动,加1分每项,总体=<4分。
附:基础分已经包括志愿者,故不加分。
献血、校庆志愿者、重庆市科技馆志愿者等属于志愿者类型,不加分。
3.获先进个人称号,按以下几种情况加分:(1)校级先进个人称号(如校庆先进工作者等),加4分。
院级减半,加2分;校庆演员加2分。
(2)省部级先进个人称号,加8分;(3)国家级先进个人称号,加20分。
附:标兵或类同标兵取上限,如五四之星,校长奖4.集体获奖,其成员加分参照个人加分标准减半;其中校级文明寝室,其成员加2分。
校级先进班级,每人加2分。
院级先进班级,每人加1分。
5.担任社会工作加分:(1)标准:称职1~3分,良好4~5分,优秀6~9分;(2)范围:A、校级学生干部;B、学工助理(仅指学生处的,其余类似于早检员、勤工助学不加分)C、院级学生干部,D、班团学生干部,F、学生社团干部,G、辅导员助理;H、年级长等;加法:A、B、C、G、H加班长、支书,8分F、D中班委干事,4分楼长、舍长、室长均加3分。
全国第六次优秀人口普查员加3分。
(3)若有其他社会工作类加分,可参照以上标准执行。
附:身兼多职的学生干部加分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不能叠加);考核称职及以上者才加分,考核不称职者不加分;学生干部任期至少一学期,任职不足一学期者不加分。
(4)任社团职务以及参加社团活动不加分。
机器人协会、科协加分。
6.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分:(1)个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提交社会实践报告,加1~2分;附:个人名义加1分,团队加2分。
附:此处不加,基础分里已经包含社会实践分。
(2)社会实践获表彰,其成员按以下几种情况加分:①获校级表彰,加2.5~3.5分;一等3.5,二等3分,三等2.5分,其他类别加3分。
②获省部级表彰,加4分;与①不重复。
③获国家级表彰,加6分。
(二)科技(技能)加分1.通过任选课考试,加2分/门。
2.实行学分制学院的学生,英语四级水平考试(专业英语四级)成绩优秀者(600分以上)加10分,合格加5分。
附:完成早读任务并通过四级的奖励分数、四级通过80%、计算机二级通过100%的奖励分数算在大二下学期。
3.通过英语六级(专业英语八级)水平考试的学生,过六级加5分。
4.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不加分,三级加5分,四级加7分,中级程序员加5分,高价程序员加7分,CCNA加6分。
5.通过其他职业或技能资格考试,驾照加3分,技能救护加2分,党校结业加3分。
6.参加“挑战杯”科技竞赛,按以下几种情况加分:(1)获得校级立项,加5分;(2)获省部级奖励,分级,加6、10、15分;(3)获国家级奖励,加16、20、25分。
7.参加数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活动,按以下几种情况加分:(1)参加加2分,获得校级奖励,优胜奖2分,三二一等分级再加3、4、5分;此处包括C-word程序设计、电子制作大赛、盛群单片机比赛等。
(2)参加加4分,获省部级奖励,三二一等分级再加6、8、10分;(3)参加加4分,获国家级奖励,三二一等分级再加11、15、20分。
(4)企业类竞赛,参与加2分,优胜奖3分,三二一等分级加4、5、6分。
8.参加校级科技创新竞赛或专业技能大赛,加2分(社团活动不加);获校级奖励,软硬件相关分级4、5、6分,其他3、4、5分。
9.其他校外科技创新竞赛或专业技能大赛参照以上加分标准,由牵头单位或各学院制定实施细则。
10.参加学术报告、讲座并有书面心得体会,加1分;每学期得分不超过4分。
必须统一组织并登记才加。
11.公开发表文章,分以下几种情况加分:(1)发表学术科研论文被三大检索系统检索,加15分;(2)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科研论文,加10分;(3)在其他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科研论文,加6分;(4)(非学术)在其他公开刊物上发表其他文章,院刊1分/篇,校刊2分/篇,其他公开刊号3分/篇,每学期得分不超过6分。
附:此项需要提供刊物论文复印件。
12.学术科研论文及科技作品获得集体奖励,其成员分第一、第二、第三作者,按个人对应分值的100%、80%、50%加分。
附:数模、飞思卡尔、电子设计不算集体作品。
13.参加学校立项的科研项目或技术开发项目,加3~6分。
14.正式出版的专著或编著,每部加分如下:(1)国家级出版社,加25分;(2)省市级出版社,加20分;(3)其他出版社,加15分。
附:上一学年获得奖学金不加分;大二上学期没有英语竞赛。
(三)文体艺术加分1.参加文体艺术活动,加0.5分/次(校级、院级,社团不算),每学期得分不超过2分。
(此处不加分,基础分已经包括)附:智多星、数学知识、微博传箴言、法律知识、消防知识、重庆创意80强等竞赛属于文体,所以不额外加分。
2.文体艺术比赛,个人获奖分以下几种情况加分:(1)获校级奖励,分优胜、三二一等级加1、2、3、4分;院级再减半。
(2)获省(市)、部级奖励,分级三二一等加4、6、8分;(3)获国家级奖励,分级三二一等加5、10、15分。
3.文体艺术比赛集体获奖加分参照个人获奖加分标准减半。
4.破记录者,分以下几种情况在原有基础上另行加分:(1)破校级记录,另加2分;(2)破省(市)、部级记录,另加4分;(3)破国家级记录,另加5分。
5.参加辩论赛,其成员按以下几种情况加分:(1)获前三名,加3~5分;(2)获优秀辩手,加3分;(3)获最佳辩手,加5分;(4)主要参与组织者,加1~2分。
6.其他类活动获奖加分,可参照文体艺术加分第2款执行。
第七条操行减分1.无故不参加集体活动,减0.5分/次。
2.上课迟到(早退),减0.5分/次;旷课,减1分/学时。
3.升国旗迟到,减0.5分/次;缺席,减1分/次。
4.旷操,减0.5分/次。
5.晚归,减0.5分/次;夜不归宿,减1分/次。
6.不合格寝室,其成员减0.2分/次。
7.违规使用电器,减1分/次。
8.受通报批评,减1分/次。
9.受警告处分,减2分/次。
10.受严重警告处分,减3分/次。
11.受记过处分,减4分/次。
12.受留校察看处分,减5分/次。
13.其它违纪情况减分参照相关条款执行。
附:所有院级跟校级加分减半,除特别备注。
第三章组织实施和适用范围第八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组织与实施:(一)专业学习成绩测评由辅导员、班导师负责组织实施;(二)综合素质测评以专业年级为单位,由辅导员(班导师)学生代表组成测评小组具体实施;(三)每学期开学初,学生应填写《学生成长信息登记表》,进行自评,并根据综合测评相关条款进行加减分汇总;(四)辅导员、班导师应以专业年级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成绩分和综合测评分从高到低分别排序,经学生本人签字确认,本学院公示三天无异议后,报学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审定公布;(五)凡在综合素质测评中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除给予通报批评及以上处分外,并取消当学年评奖评优资格;(六)专业学习成绩测评、综合素质测评在每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完成。
第九条专业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测评排序的适用范围:(一)作为学生学期或学年鉴定、毕业鉴定等依据;(二)评定各类奖助学金;(三)评定各类荣誉称号;(四)毕业生就业推荐。
第四章附则第十条综合素质测评的相关事宜:(一)校级、院级各类学生组织的学生干部分别由各相关单位负责考核;班团干部由辅导员(班导师)考核;学生干部按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四个等级进行考核;(二)文体艺术比赛,如果所参加的竞赛是以名次计算,则第一、二名等同于一等奖,第三、四名等同于二等奖,第五至八名等同于三等奖进行奖励;参加的竞赛如果设立了特等奖,则特等奖按照一等奖计算,一等奖按照二等奖计算,依此类推;(三)B学分(创新学分)不计入专业学习成绩分之列;(四)加分部分满分100分,同一项加分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操行大类加分上限40分,科技(技能)大类加分上限40分,文体艺术大类加分上限20分。
第十一条本办法涉及的“以上”包括本数、本级别。
第十二条各学院须依据本办法制定本学院实施细则,并报学生处备案。
第十三条本办法经2009年2月25日校长办公会议通过,自2009年9月1日起实施,原相关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中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学校授权学生处负责解释。
二○○九年四月九日重庆邮电大学普通本专科学生奖助学金评定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创建学生多元化发展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