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与免疫.ppt
•(2)外周免疫器官:接受免疫细胞的组织,称为 外周免疫器官或末梢淋巴组织。包括淋巴结、脾脏、 扁桃体等。
3、免疫细胞
免疫系统主要功能是识别并排除体内的非已物 质,执行此功能的细胞均属免疫细胞。换言之,凡 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统称为免疫 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肥大细 胞等。
三、免疫反应
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所激发的免疫细胞
活化、分化和效应的过程称作免疫应答,也 称为免疫反应。免疫应答包括由B细胞介导
的体液免疫反应以及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 疫反应。
图1:体液免疫的应答反应过程示意图
抗 原
IL-1
IL-2
TH
TH
巨 噬 细 胞
TH
B B
BHale Waihona Puke 记 忆 B细 胞图2:细胞免疫的应答反应过程示意图
4、免疫分子
免疫分子包括抗体、补体与细胞因子等。 (1)补体(complement,C):指人与动物血清中正 常存在的、与免疫有关的、并可具有酶活性的一组球 蛋白。补体并非单一物质,而是包含多种成份的血浆 蛋白,故又称补体系统。其中包括了与补体激活的成 份,也包括调控补体系统的各种灭活因子和抑制因子 。主要补体包括C3和C4等。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为 溶菌、杀菌、细胞毒性作用、调理作用、免疫粘附作 用、中和及溶解病毒以及炎症介质作用。
对坚持锻炼10年以上的老人进行研究发现, 其血浆白细胞介素1的活性比普通老年对照 组明显增强。这表明,长期的规律性运动
可以加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正面支持 了适宜运动能够促进机体免疫机能的观点。
•(2)特异性免疫:
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因受病原微生物感染或 接种疫苗而获得的免疫称为获得性免疫。因这种 免疫一般仅针对所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或疫苗所能 预防的疾病,故又称特异性免疫,人们一般概念 中的免疫,均指特异性免疫。
二、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和免 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1、免疫系统: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共同组成。它们是机 体免疫功能及发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基础。
2、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化、增殖与定居的场所, 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和外周淋巴器官。
•(1)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能使淋巴干细胞 增殖,进行一定程度的分化,成为成熟的免疫细胞 并输送到外周淋巴组织定居,因而骨髓与胸腺被称 为中枢免疫器官。
3、抗原与抗体
(1)抗原(antigen):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抗原较为全面确切的概
念是指:能够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上独 特的抗原受体特异性结合,诱导该淋巴细胞发生 免疫应答的物质。 (2)抗体(antibody):抗体是机体受到抗原刺激而 产生的特异性糖蛋白,亦称免疫球蛋白,常用的 免疫球蛋白指标为IgA,IgG和IgM。抗体一般由B 细胞产生,分布于细胞表面、血清和其它体液中。
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理论
一、免疫的概念及其发展
1、免疫的基本概念 免疫指机体接触“抗原性异物”或“异己 成份”的一种特异性生理反应,其作用是 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的生 理平衡,这些反应通常对机体有利,某些 条件下也可有害。
对免疫最基本的认识至少应该包括下列三 点: (1)免疫应答不一定必由病原因子所引起; (2)免疫功能不仅局限于抗感染; (3)免疫应答的后果并不总是对机体有利。
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 人体对抗原性异物的抵抗力,有些是天生具有
的,即在种系发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经遗传获得 的,称为先天性免疫。因其并非针对某一病原微生 物,故又称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由机体 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所体现。如机体的各种屏障 结构(皮肤与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吞 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以及体液中的 抗菌物质(有抑菌、溶菌与杀菌作用)。
运动与免疫
本章在介绍人体免疫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讨 论适中运动和大强度运动对免疫机能的不同影响以 及“open window”等重要的运动免疫抑制理论。 同时,分析了产生运动性免疫抑制现象发生的可能 机理、生理意义,并讨论了通过营养、中药等措施 进行免疫调理的基本思路。最后,介绍神经-内分泌 -免疫调节网络。
1、适中运动与抗感染能力
大量流行病学调研结果显示,经常从事适 中运动者比静坐工作者患上呼吸道感染的 风险明显要低。如对体育爱好者、跑步者 所做的调研结果表明,60%~90%的人感到 与不活动者相比,他们患感冒的次数明显 要少。
Nieman(1990)等对36名平均年龄为35岁 的妇女进行了研究,她们每天步行45分钟, 每周5次,15周的时间她们上呼吸道感染的 发病率是久坐对照组的1/2。
(2)细胞因子(cytokine): 细胞因子主要由淋巴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所产生,
习惯上称前者为淋巴因子(lymphokine),后者为单 核因子(monokine),实际上其它免疫细胞与非免疫 细胞也可以产生,故统称为细胞因子,主要的细胞因 子有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B细胞刺激因子、 淋巴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 转移因子等。
抗 原
IL-1
IL-2
TH
TH
巨 噬 细 胞
TH
IL-2
TC
TC MH C-1
TC
TD
释放多种淋巴因
第二节 运动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一、不同运动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免疫机能作为机体抵抗力的标志,是身体体质
的代表性指标之一。但运动与免疫的关系非常复 杂,并非只要运动必然有益于免疫机能。研究已 经表明,不同的运动对免疫机能会造成不同的影 响。适中运动可提高免疫机能,降低感染性疾病 的患病风险,而大强度运动训练则对免疫机能有 抑制作用。
浦钧宗等(1996)以BaLB/c小鼠为研究对
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采
用两种不同的方案进行游泳运动,结果发 现,经5周和3周递增游泳训练方案后,运 动强度较大的5周训练组小鼠表现为免疫功 能受抑制,而运动适度的3周训练组小鼠表 现为免疫功能增强。
2、大强度运动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许多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结果已经证实, 长期大强度运动后对免疫机能有强烈的 负性影响。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