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总结
分布:体内管腔及腺体上皮细胞靠腔面的相 邻面。
结构:
• 是一种将相邻细胞膜网状嵌合在一起的连接 方式,将连接处的细胞间隙封闭。
• 相邻细胞的膜嵌入蛋白相互融合形成连接蛋 白。
• 多数连接蛋白相连形成条索状,称为封闭线 或对合线。
20
功能: ➢ 将相邻细胞膜联结在一起。 ➢ 封闭细胞间隙,阻止物质从细胞之间通过, 保证转运活动的方向性。 ➢ 阻止了膜转运蛋白的扩散,将其限制在各自 的部位。
3
4.掌握膜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的概念,熟悉 ABO、MN和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组成。掌握细胞 外被的概念。了解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掌握细 胞连接的概念和类型,熟悉各种细胞连接的特点 和功能。了解细胞膜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4
第四章要求
掌握细胞外基质的概念和概念。掌握细胞外基质 的蛋白质的种类和结构特点,了解其功能。了 解细胞外基质与医学的关系。
17
一、膜抗原(membrane antigen)
➢概念:高等动物的一个细胞表面有各种各样表 示其属性的镶嵌在细胞膜上糖蛋白和糖脂,即膜 抗原或细胞表面抗原(cell surface antigen),分 别表明它是属于哪一个种族、哪一个个体、哪一 种器官组织以及处于哪一个发育阶段。细胞膜抗 原具有特定的抗原性。
2
第三章要求
1.掌握细胞表面、外在蛋白、内在蛋白的概念。 2.掌握组成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细胞膜的特性、 液态镶嵌模型。理解膜脂和膜蛋白的运动方式。 了解膜的其他结构模型的内容和特点。 3.掌握细胞内外物质转运的方式和特点。掌握膜 转运蛋白、通道蛋白、载体蛋白、有被小窝和有 被小泡的概念。熟悉钠钾泵的作用机制、胆固醇 的摄取过程、吞噬作用的机制。了解载体的类型、 钠钾泵的生物学意义和有被小泡的组成。
6
7
8
第六章要求
掌握线粒体的结构;掌握呼吸链、ATP合酶 复合体、氧化磷酸化、线粒体疾病的定义;掌握 线粒体病的特点。
熟悉线粒体的增殖和化学渗透假说的内容; 了解mtDNA特点;了解线粒体介导细胞死 亡;了解线粒体的起源;了解细胞的能量转换;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的过程。
9
➢ 载体扩散的特点:
12
(2)细胞膜外侧:
改变构象的ATP酶与K+结合
酸化
酶的构象又恢复原状
膜内侧释放。
酶去磷 将K+ 在
13
•过程:被吞噬的颗粒首先吸附在细胞表面→随后吸附区 域的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囊→囊口部分的膜融合封闭→ 形成囊泡从膜上分离下来,进入细胞质内运行→吞噬作 用形成的囊泡称为吞噬体(phagosome)或吞噬泡 (phagocytic vesicle) →吞噬体 + 初级溶酶体 → 次级 溶酶体 →物质被降解→未消化物质形成残质体 (residual body)。
14
•过程:细胞周围环境中某些液体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
即引起细胞产生胞饮。这些物质靠静电力或表面某些物 质结合吸附在细胞表面→通过这部分质膜下微丝的收缩 作用使质膜凹陷包围液体物质→与质膜分离,形成胞饮 体(pinosome)或胞饮小泡(pinocytic vesicle),进入细胞内 部。
也有的胞饮过程是质膜凹陷深入胞质内形成小的胞 饮渠道→通过渠道末端膜的断裂、融合再形成胞饮小泡, 进入细胞内。
15Biblioteka LDL颗粒有被小窝 有被小泡 无被小泡
胞内体部分 去被
胞内体
融 合
受体与大分子颗粒分开 胞内体部分
LDL受体
融
吞
合
噬
溶
酶
体
初级溶酶体 16
一、膜抗原(membrane antigen)
➢概念:高等动物的一个细胞表面有各种各样表 示其属性的镶嵌在细胞膜上糖蛋白和糖脂,即膜 抗原或细胞表面抗原(cell surface antigen),分 别表明它是属于哪一个种族、哪一个个体、哪一 种器官组织以及处于哪一个发育阶段。细胞膜抗 原具有特定的抗原性。
21
•封 闭 线 交 织 成 网 状,将相邻的细胞 膜嵌合在一起。 •细 胞 骨 架 丝 与 连 接蛋白相连。
22
➢ 同种细胞的钙黏蛋白在间隙内作用,使相邻 细胞黏合。
第一章要求
1.掌握细胞的现代概念、细胞生物学的定义。 2. 了解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和分支学科、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及医学细胞生物学在医 学教育中的地位。
1
第二章要求
1.掌握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特点。 2.掌握单位膜、细胞内膜、生物膜的概念。 3.掌握、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相同特征和主 要区别。 4.熟悉支原体和细菌的结构。 5.了解细胞的形态、大小和数目。
5
第五章要求
掌握内膜系统的定义; 掌握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内质网的化学 组成,掌握信号假说; 掌握高尔基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蛋白质 的糖基化,熟悉蛋白质的分选和运输; 熟悉溶酶体的形态结构与膜的特性,掌握溶酶 体的形成;掌握溶酶体的类型和功能,熟悉一些先 天性人类疾病与溶酶体有关; 掌握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 掌握细胞整体性。
1. 载体蛋白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2. 通过载体易位机制转运
载体结合溶质通过膜的运输机制,可能是通过载 体蛋白构象发生可逆变化实现的。
3. 载体蛋白的饱和性
载体扩散的速率在一定限度内同物质的浓度差成 正比,当扩散率达到一定水平,就不再受溶质浓度的 影响。
10
(一)离子泵(ion pump)
离 子 泵 实 际 上 就 是 膜 上 的 一 种 ATP 酶 。 不 同的ATP酶运输不同的离子,可分别称为某物 质的泵。其能量来源为ATP。
18
㈡胞质溶胶层
结构:细胞膜下0.1nm~0.2nm的溶胶层,称 胞质溶胶层,其中含高浓度的蛋白质、较多的微管、 微丝,无核糖体和线粒体。
功能:这部分物质具有相当大的抗张强度, 对于维持细胞的极性、形态和运动是很重要的。此 外,也与胞吞、胞吐作用及越膜调控有关。
19
㈠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
1. 钠钾泵(Na+-K+ pump) 钠钾泵实质上就是 Na+-K+ ATP酶,具有载
体和酶的活性。 大多数细胞:[Na+]内 [Na+]外 10~20倍 [K+]内 [K+]外 10~20倍
11
(1)细胞膜内侧:
Na与酶结合
激活酶
酶磷酸化 酶构象变化
转向膜外侧 释放 Na+。
ATP水解 Na+ 结合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