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利特尔区:在鼻中隔的前下方粘膜内动脉血管丰富,交织成网,为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2.听骨链:即锤骨、钻骨和镫骨,是人体最小的一组骨头,三者以关节连接成链。
3.声门裂:声带张开时,出现一个等腰三角型的裂隙,称为声门裂,为喉腔最狭窄处。
4.喉阻塞:喉及其邻近器官的病变,引起声门狭窄或阻塞而发生呼吸困难,称为。
5.腭扁桃体:位于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的扁桃体窝内,是一对扁卵圆形的淋巴上皮器官,为咽部淋巴组织中最大者。
6.气管切开:是一种切开颈段气管前壁并插入气管套管,使病人直接经套管呼吸和排痰的急救手术。
(填空题)考试要点
1.中耳由鼓室、鼓窦、乳突、咽鼓管4部分组成。
2.三对鼻甲及鼻道: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上鼻道、中鼻道、下鼻道。
3.鼻窦分为4对(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
4.咽分为(鼻咽、口咽、咽喉)。
5.慢性扁桃体炎常见致病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
6.喉软骨中最大的软骨为:甲状软骨;
7.喉软骨中唯一一块完整的软骨:环状软骨。
8.喉癌分型:声门上型、声门型(最多见)、声门下型
9.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上呼吸道机械性阻塞、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某些手术的前置手术(喉及下咽部的手术)。
10.耳的功能:听觉、平衡功能
11.鼻的生理功能:呼吸、嗅觉、共鸣功能
12.咽的生理功能(呼吸功能、言语形成、吞咽功能、防御保护功能、调节中耳气压功能、扁桃体的免疫功能)。
13.喉的生理功能(呼吸功能、发声功能、保护功能、屏气功能)
14.涎腺包括腮腺、颌下腺、舌下腺。
15颊粘膜偏后区域,有时可见粘膜下有颗粒状黄色斑点,称为皮脂腺迷路,无临床意义。
16、固有口腔是指,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17.唇粘膜下有许多小粘液腺,其导管受阻时容易形成粘液腺囊肿。
18.牙26是指左上第一横磨牙。
19.急性根尖周炎的首要治疗是开髓引流。
20.临床中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病是复发性口疮。
21.临床上治疗牙髓炎最常用的方法是根管治疗术。
22.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最主要途径是牙源性途径。
23.龋病最常用的修复方法是充填术。
24.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原因牙菌斑。
25.龋病的四联因素论包括细菌、食物、宿主、时间。
简答题: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诊断:舒适改变、感知改变、焦虑、请在并发症:颅内外感染、知识缺乏。
(2)措施:
a.正确使用1%麻黄碱液滴鼻,以保持咽鼓管的通畅;
b.据医嘱指导病人正确使用滴耳剂,用药前应用3%的过氧化氢彻底清洗外耳道内脓液,然后滴抗生素;
c.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有无发热、头痛等,以防颅内并发症;
d.对有颅内并发症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准确使用降颅内压药。
f.疑有颅内并发症者,禁用止痛、镇静药;
g.需要手术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h.健康指导。
.
口腔护理学大题(必考其一)
一、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及时按医嘱服药,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2)体温过高时,进行降温处理。
(3)嘱病人注意休息
(4)心理护理
(5)饮食指导护理
(6)口腔卫生护理
2、治疗护理
(1)盲袋冲洗
(2)局部脓肿切开护理
(3)用药监护护理
二、先天性腭裂的术后护理要点:
1、全麻术后常规护理,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2、保持呼吸道通畅,用吸痰管及时吸出口、鼻腔血性渗出物和呕吐物。
3、严密观察伤口及鼻腔渗血情况和有无喉头水肿。
4、遵医嘱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
5、如患儿合作,应每日清洁口腔,成人每餐后漱口,防止创口
感染。
6、术后应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哭闹,以防腭部伤口裂开。
7、饮食护理,早期鼓励进食,切忌食硬物
8、术后8日抽取碘仿纱条,2周后拆线,1-2月后做语音训练。
三、舌癌的术后护理要点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保持适当的卧位,并做好病情观察。
3、防止伤口出血
4、做好负压引流的护理
5、防止伤口感染
6、口腔护理
7、防止营养摄入不足
8、对舌癌切除行游离皮瓣整复者,护士应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皮纹、质地等。
9、语言沟通障碍的护理
四:简述根尖周病的治疗的护理要点:
1、开髓引流的护理配合
2、如已形成骨膜下或粘膜下脓肿,需及时切开引流
3、按医嘱服用抗生素、镇痛药、维生素等药物
4、急性炎症控制后或慢性根尖周炎应做牙髓塑化治疗或根管治
疗,以消除感染,防止根尖周组织的再感染,促进根尖周组织愈合。
5、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