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概述 (4)1.1 项目概况 (4)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和范围 (5)1.3 项目经济效益 (6)1.4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6)第二章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 (8)2.1 项目建设背景 (8)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2.3 市场分析 (11)2.4 市场风险分析 (14)第三章建设条件 (15)3.1 区域概况 (15)3.2 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16)3.3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17)第四章建设规模和生产设计方案 (20)4.1 建设规模及内容 (20)4.2 生产方案 (22)4.3 温室大棚建设方案 (24)第五章节能 (30)5.1 概述 (30)5.2 节能措施综述 (31)5.2.5采暖通风节能 (31)5.3 节水措施及水耗指标分析 (32)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33)6.1 环境影响 (33)6.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35)6.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5)第七章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与卫生防疫 (36)7.1 劳动安全卫生 (37)7.2 消防 (38)第八章项目的组织管理 (39)8.1 项目组织管理 (39)8.2 项目的运行管理机制 (41)8.3 劳动定员 (42)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3)9.1 项目建设工期 (43)9.2项目实施计划 (43)9.3分月进度安排 (44)9.4项目实施进度表 (45)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6)10.1 投资估算依据 (46)10.2 投资估算 (48)10.3 资金投入计划 (49)10.4 资金来源 (49)10.5 工程招标方案 (49)第十一章财务评价 (50)11.1 财务评价依据 (50)11.2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 (51)11.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51)11.4 财务效益分析 (52)11.5 盈亏平衡分析 (53)11.6 财务评价结论 (53)第十二章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评价 (55)12.1 社会效益分析 (55)12.2 生态效益评价 (59)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 (60)13.1 结论 (60)13.2 建议 (60)第一章概述1.1 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蔬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投资方******1.1.4项目建设地点******菜篮子实验基地1.1.5建设年限建设年限:二年(2013年10月—2015年9月)1.1.6建设内容建设内容:项目60个塑料大棚,占地120亩,新建20个日光温室,占地30亩,及新建办公生活厂房、蔬菜恒温贮藏库一座。
1.1.7投资规模及构成投资规模及构成:总投资70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86万元,流动资金20万元。
1.1.8资金筹措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706万元,全部为投资方自筹资金。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和范围1.2.1编制依据1、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办《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研报告编制提纲》;2、农业部《西部地区农业开发建设规划》;3、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4、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5、******“十二五”经济建设规划;6、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7、其他有关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和设计标准。
1.2.2编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上述依据和内容要求,通过对项目的背景及必要性、市场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建设及生产方案、项目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的研究分析,制定本项目的建设方案及实施进度计划,并按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要求对本项目进行经济分析。
1.3 项目经济效益本项目完成后,年营业收入368万元,年营业税金及附加2.02万元,净利润163.46万元。
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将会产生更加显著的经济效益。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4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本项目是******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富民项目,也是******重点产业化项目。
通过项目实施有利于项目区农业生产向产业化、现代化、科学化和生产绿色无害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全面提升蔬菜瓜果产业的档次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丰富市场供应;有利于项目区现代农业和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振兴、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探索出一条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并为本地区及至内蒙古蔬菜瓜果产业化推广提供借鉴经验。
通过对项目区的实地考察和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政策,符合项目区的产业发展方向;(2)该项目技术方案合理,实施条件有保障,项目设计方案可行;(3)项目投资规模适度,投资结构合理,资金来源有保障;(4)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实施该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2.1 项目建设背景蔬菜瓜果产业是一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因此,蔬菜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是种植业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作物之一。
我国的蔬菜瓜果出口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年增加,特别是1993年后,蔬菜瓜果出口量逐年增长。
目前,我国的蔬菜瓜果出口量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和荷兰,是世界第五大蔬菜瓜果出口国。
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7%,山东、福建、浙江、江苏、新疆和广东是我国蔬菜出口的主要省区,日本是我国蔬菜出口最主要的国家,占全国蔬菜出口总额的26.42%。
东盟是我国蔬菜出口重要贸易伙伴,占全国蔬菜出口总额的15.5%。
对美国、韩国、俄罗斯和德国的蔬菜出口增长迅速,其中,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29.34%;对德国出口增长32.36%;对俄罗斯出口增长21.94%;对韩国出口增长13.15%。
近几年来,******蔬菜产业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仍然存在着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周年生产能力差,品种单一,育苗技术落后,技术集约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不高,投入严重不足、融资困难、扶持力度小等问题。
这些因素制约了******蔬菜瓜果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速度。
为了改变这种面貌,******旗委、旗政府决定在发展反季节蔬菜和特色建设上大做文章,提高农业产业化、科学化水平,通过建设日光温室大棚,进而实现反季节蔬菜和特色种植产业规模化生产的目标。
反季节蔬菜和特色种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显现,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是农牧结合的经济类型区,长期以来种植业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由于种种原因,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发展缓慢。
为了强旗富民,旗政府通过考察,对本旗农业结构和发展农业产业进行了充分论证,在此前提下,决定以产业建设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其中设施农业作为重点产业项目之一,反季节蔬菜和特色产业被列入到发展设施农业项目中。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要现代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要求逐步实现种植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技术标准化和服务社会化。
反季节蔬菜生产即需要产业化带动,又需要用现代农业技术改造落后的种植方式。
******发展反季节蔬菜和特色产业就是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项目本着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技术组装最全、基础设施最强、品质最优的标准建设大型反季节蔬菜产业基地,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2.2.2、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要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
本项目就是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和要求进行规划建设,以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反季节蔬菜生产和特色种植是******新兴产业,具有成为优势主导产业的潜力,存在较高的增收潜力。
本项目建设就是要达到反季节蔬菜的产业规模最大化、效益最大化,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2.2.3、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需要******政府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土地资源条件,发挥自身的产业、市场、经营管理、资金、技术等优势,不断增强******农业产业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质量优势、产业化经营优势。
坚持“质量是生存之本,信誉是发展之魂,产业化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心,通过对反季节蔬菜产业的深度挖掘,拉长产业链,形成大规模的产业群,从而实现区域反季节蔬菜产业合理布局,科学组装,资源共享,通过“三统”(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品牌),达到“两化”(规模最大化、效益最大化),有效增强基地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本项目按照国家质量标准和要求规范进行建设,在生产过程中,坚持技术创新、自主创新的原则,用符合标准的生产工艺进行反季节蔬菜生产加工,培育反季节蔬菜产业基地,打破反季节蔬菜生产的颈瓶,示范带动区域反季节蔬菜标准化生产,增强区域反季节蔬菜和特色种植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2.4、是建设全国旅游大旗的需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旅游业开起步以来,旗委、旗政府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生态资源,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的旅游业突飞猛进地发展,特别是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旅客喜爱,农家乐、牧家乐等观光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温室大棚蔬菜生产和特色种植能够与农家乐等观光旅游相结合,有利于打造本地区旅游的特色品牌,促进******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实现建设全国旅游大旗的战略目标。
2.3 市场分析2.3.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和市场前景分析(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蔬菜瓜果产业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产业,因此,蔬菜瓜果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是种植业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作物之一。
我国的蔬菜瓜果出口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年增加,特别是1993年后,蔬菜瓜果出口量逐年增长。
目前,我国的蔬菜瓜果出口量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和荷兰,是世界第五大蔬菜瓜果出口国。
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7%,山东、福建、浙江、江苏、新疆和广东是我国蔬菜出口的主要省区,日本是我国蔬菜出口最主要的国家,占全国蔬菜出口总额的26.42%。
东盟是我国蔬菜出口重要贸易伙伴,占全国蔬菜出口总额的15.5%。
对美国、韩国、俄罗斯和德国的蔬菜出口增长迅速,其中,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29.34%;对德国出口增长32.36%;对俄罗斯出口增长21.94%;对韩国出口增长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