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
第四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一、资产管理Co理mm论ercial Bank Business Management
二、负债管理理论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四、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管理理论
安徽农业大学金融系
冯
庆水
第四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1.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Commercial-loan Theory)又称真实票
据理论(Real-bill Theory) ,源于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的
基本内容
《国富论》的相关论述,是在早期英国商业银行经营实践 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局限性 评价
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活期存款, 加之金融市场不发达,存款有随时被提现的可能。从保持 流动性角度考虑,银行只能发放短期的、与商业生产和周
资产为内容的准备金制度,实现了流动性和盈利性的良好
结合。 安徽农业大学金融系
冯
庆水
第四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一、资产管理Co理mm论ercial Bank Business Management
2.转换理论
基本内容 局限性 评价
转换理论(The Shift-ability Theory)的局限性主要表 现在:银行资产流动性严重依赖银行资产出售时的价格, 当金融市场出现动荡、疲软时,银行资产的交易价格将不 可避免地下滑,此时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将受到严 重威胁,盈利性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一、资产管理Co理mm论ercial Bank Business Management
2.转换理论
基本内容 局限性 评价
转换理论(The Shift-ability Theory)是对商业贷款理
论的补充。该理论最早是由H.G.密尔顿于1918年提出的,
其中心思想是把一种资产的市场流通性作为其流动性的标
安徽农业大学金融系
冯
庆水
第四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一、资产管理Co理mm论ercial Bank Business Management
2.转换理论
基本内容
局限性 评价
转换理论(The Shift-ability Theory)沿袭了 商业贷款理论应保持高度流动性的主张,但突破 了商业贷款理论对银行资金运用的狭窄局限,扩 大了银行资金组合的范围,增强了商业银行的盈 利性。
志,并把这种特性作为银行持有该种资产的主要原因。
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并不取决于贷款
资产的期限,而是取决于资产的变现能力。只要商业银
行持有的资产变现能力强,便可以在需要资金时迅速将其
变现,并且不承担价值损失,这样仍然可使商业银行保持
良好的流动性。
在转换理论基础上,现代商业银行开始建立以流动性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一、资产管理Co理mm论ercial Bank Business Management
1.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充分体现了银行资产流动性和稳健经营
的重要性,对早期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
基本内容 局限性 评价
义。该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没有考虑到经济发展对贷款种类、数量、期限的需求, 仅有短期的工商贷款显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一、资产管理Co理mm论ercial Bank Business Management
1.商业贷款理论
基本内容
局限性
评价
安徽农业大学金融系
冯
庆水
第四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一、资产管理Co理mm论ercial Bank Business Management
➢ 没有考虑到银行存款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发放一定中长 期贷款实际上并不会影响银行的流动性;
➢ 忽视了即使在真实票据条件下,短期工商贷款亦有可能 因市场萧条、商品销路不畅而无法偿还,并不具有 100%的安全性;
➢ 获得短期贷款的企业在贷款到期后可向银行申请展期,
实际上演变成长期贷款,仍有长期贷款的流动性、安全
安徽农业大学金融系
冯
庆水
第四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一、资产管理Co理mm论ercial Bank Business Management
2.转换理论
基本内容
局限性
评价
安徽农业大学金融系
冯
庆水
第四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性的问题。
安徽农业大学金融系
冯
庆水
第四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一、资产管理Co理mm论ercial Bank Business Management
1.商业贷款理论
基本内容
局限性 评价
商业贷款理论的思想为早期商业银行进行合 理的资金配置与稳健经营提供了理论基础。它提 出银行资金的运用受制于其资金来源的性质和结 构,并强调银行应保持其资金来源的高度流动 性,以确保银行经营的安全性。
转相联系、以真实票据为凭的具有自偿性的贷款。
当时,银行家们认为只有投入商品周转的短期贷款才
可能随着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的结束得到安全的偿还,
因而不考虑发放长期贷款,并且不提供农业贷款、不动产
贷款、证券贷款等其他一切贷款。
安徽农业大学金融系
冯
庆水
第四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性和经营的安全性。所以,当时的银行家确信,商业银行经营的关
键在于资产管理,即在既定负债规模所决定的资产水平下,实现资
产结构的最优化。
在商业银行管理实践中,该理论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 商业贷款理论 ❖ 转换理论 1. 预期收入理论
பைடு நூலகம்
安徽农业大学金融系
冯
庆水
第四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一、资产管理Co理mm论ercial Bank Business Management
资产管理理论是最传统的商业银行管理理论。早期的银行家们
认为,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取决于客户的存款,银行对此没有决定
权,因而是被动的。但是,商业银行可以自主安排资金的应用以及
资产结构,通过资产业务获得尽可能高的利润,并确保资产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