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歌的红土地——阳新礼赞开篇山相连,幕阜千嶂奔来眼底;水相依,长江万里扑入襟怀。
百湖潋滟,是她摆弄的裙裾;富川缠绵,是她舞动的腰带。
说不尽,仙岛风光、七峰秀色、道不完,粮油茶麻、珠蟹鱼鳖、大革命,建奇勋,声名惊动毛主席;红土地,立丰碑,英烈折服彭元帅!千年古邑,源远流长,革故鼎新描绘宏伟蓝图;百万人民,勤劳勇敢,高唱凯歌跨进小康时代!阳新,壮哉!阳新,美哉!(推出片名)小小阳新,万众一心;要粮有粮,要兵有兵。
这是一首流行于土地革命时期、曾经唱响大江南北的阳新民谣。
提起它,健在的老者就会津津乐道地对年轻人讲起发生在那个如火如荼的年代里的阳新的故事,饱经沧桑的脸上写满了悲壮与自豪。
阳新的故事是英雄的故事;阳新的近代史是一部由无数个英雄故事连缀而成的英雄史诗!一九三O年,彭德怀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鄂东南,开辟了以阳新为中心的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红色政权,点燃了唤起工农的燎原之火。
自此,优秀的阳新儿女纷纷投身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献身,为共和国捐献了二十二万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惊风雨、泣鬼神的浩浩长歌!据说,在全国烈士的名册中,每二十位里头就有一位是阳新籍的。
阳新因之成为名副其实的‚烈士县‛,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死者虽已,英气永存。
他们的躯体早已化作巍巍山岳,他们的鲜血早已幻为灼灼杜鹃,他们的灵魂早已凝生者不息,奋斗不止。
活着的英雄掩埋好烈士的尸体,擦干身上的血迹,朝着党指引的方向继续前进,前进!他们翻过雪山,越过草地,跃马长城,挥戈江南,直到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升起。
他们中的佼佼者成了共和国光荣的将军,王平、梅盛伟、贺俊贞、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在这块浸染烈士鲜血的土地上,红色是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这记忆镌刻在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的巍巍丰碑上;这记忆凸现在大山深处松柏丛中那一片片静穆的烈士墓群中;这记忆叠印在龙港老街的青石路面和乡间宗祠的砖墙上;这记忆铭记在一代又一代曾站在红旗下铿锵宣誓的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的心坎里…在今天,红色的象征意义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满堂红,红是喜庆;开门红,红是成功;日子红,红是富裕;事业红,红是兴旺!红土地——这一响亮而光荣的称谓,不正昭示着阳礼赞之二:富丽阳新阳新,富饶而美丽。
她的富饶,缘于深蕴富涵的自然资源;她的美丽,缘于风姿绰约的灵山秀水。
是幕阜的恩赐?还是长江的馈赠?是上天的钟爱,还是富河的造化?阳新为何拥有如此之多的美誉佳名?阳新土地肥美,水域辽阔,气候温润,盛产粮油,多出鱼虾,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阳新江河交汇,水网纵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是不折不扣的‚百湖之县‛;阳新苎麻种植广、产量高、品质好,远销海外,经久不衰,是名重古今的‚中国苎麻之乡‛;阳新石里蕴玉,土里藏金,地下矿藏品类多、分布广、储量大,是全国少有的‚富矿县‛、‚金铜乡‛!美名百途,不一而足。
还在于她那妖娆的山,妩媚的水,以及那氲氤于山水之间的江南韵致和浪漫风情……且不说‚沧浪烟雨‛、‚宋山樵唱‛等‚古八景‛,大多已湮灭在沧桑岁月的风尘里,访古者只能对着依稀且不说‚园陵曙色‛、‚十里飞虹‛等‚新十景‛虽然大气磅礴,殊为可观,但终因现代生活的日新月异带来的审美疲劳,同样让人们觉得那一一不过是‚昨日黄花‛,似乎已魅力不再了;那么,在阳新,人们所神往和心仪的又将何在?答曰:在山水之间也。
凡是去吊谒过王平将军故里的人,都会面对仙岛湖那万顷翠碧、千岛萦回的奇观而汪洋浩叹!问此地何来三千弱水,想当年出了一位将军。
这是诗人的胸臆;而那络绎不绝慕名而来的远方游人,大多是经不住诱惑,径直去那烟波、去那绿岛、去那幽径、去那洞天了……。
凡是登临过七峰山的人,都会面对那重峦叠翠、幽壑生风的景象而振臂长啸!听松涛,观云海,飘飘然如临仙境;游古刹,结佛缘,了了乎宛入禅机。
至少,在历经一番卧云看日、这身与心总算尽情地享受了一回大自然的温存与滋润了吧?凡是考察过网湖湿地的人,都会面对那百鸟翔集、万类竞争的画面而由衷吹呼!碧波连天,潮涨潮落由深浅;芳草遍地,鸟徙鸟栖任去来。
阳新着意为鸟儿留下这么一方清净的水土,鸟儿却为阳新衔来一枚誉满全球的绿色名片!其实,作为武汉、黄石、九江等周边名都大邑的‚后花园‛,阳新的每一处山水都是禁得一看的,让人们稍不留神就走进诗画里去了。
任意走进一处乡村吧——既有布瓦青砖的悠悠古韵,也有洋房别墅的翩翩风采;既有旧时田家的简朴剪影,也有现代乡村的时尚风貌;既有俚语乡音的亲昵与温馨,也有靓妹帅哥的浪漫与新潮……依偎着青山,亲近着绿水,良田美宅相属,曲径通衢交错,桑荫竹丛参互,鸡犬之声相闻——好一幅宁静、祥和、安康的盛世图轴!礼赞之三:奔放阳新一如富河滔滔,阳新热潮澎湃;一如长江浩荡,阳新豪情奔放!人们说,阳新的名字寓意为阳新这个地方象新生的太阳,朝气蓬勃,充满希望。
冲着这个意味深长的名字,阳新认准发展硬道理,抱定富民强县大目标,实施‚工业强县‛、‚项目兴县‛新战略,谱写了一篇篇气势恢宏、风格奔放的县域经济阳新是一个拥有近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
农业兴则百业兴。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是阳新不可等闲视之的永恒课题。
阳新的历任县委书记、县长在上任伊始、接受媒体采访时,谈的第一个话题无一例外总是农业!‚像工业生产一样‘批量生产’同一规格农产品,像工业生产一样提高科技含量和培育品牌,像工业生产一样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思路一出,全局皆新。
如今,‚靠特色参与竞争,靠规模提高效益,靠品牌通向市场‛已成为阳新农业致胜的法宝;如今,早已被摆上大都市餐桌的湖蒿、土豚几乎成了阳新的专利;如今,‚富川‛牌油脂、‚仙岛湖‛牌银鱼、‚海口湖‛牌大闸蟹不但成为市场抢手货,而且远销海外;如今,以腊米、苎麻、板栗、板块农业,不但是支撑阳新农业巨厦的顶梁柱,而且构成了一道道蔚为大观的特色风景,扮靓了阳新的丘陵、山坡、河谷与旷野……工业,是阳新实现‚双翼腾飞‛梦想的另一翼,也是阳新实施‚富民强县‛战略的重头戏。
然而,阳新工业长期面对着基础差、底子薄、技术低的尴尬现实,在发展道路上一度步履蹒跚。
对此,阳新将目光投向寻求商机、蠢蠢欲动的外地阳新决定利用自身区位、资源、文化积淀及历史传承等诸多优势‚筑巢引凤‛,实施‚项目兴县‛发展战略。
于是,一项项深得人心的政策出台了;于是,一条条平坦宽敞的道路铺通了;于是,一座座荆棘丛生的丘岗推平了;于是,一片片规划一新的厂区建成了;梧桐长高了,鸟巢筑好了,阳新市场化商机风云际会、群雄逐鹿的局面打开了,红土地工业化大潮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到来了!随着浙商、闽商、台商、港商和华新水泥等大型国有企业的纷纷加盟,仅在近两年中,阳新全县共引进和兴办招商项目386个,引进资金总额达66.8初步形成了电解铝、建材、金铜、化工、纺织、能源等六大工业支柱产业,为阳新打造‚铝业名城‛、‚金铜大县‛、‚水泥新都‛、‚苎麻之乡‛、‚化工新区‛、‚旅游圣地‛等六大名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打印字幕]据悉,阳新在全省的县域经济实力位次已由2005年的第31位,一下跃至第17位,经济增速居全省第二,工商收入增速居全省第一!这是阳新用激越的豪情写就的浓黑重彩的雄文;这是阳新以奔放的旋律奏响的荡气回肠的乐章!和谐,是我们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生活图景中的主色调。
踏上红土地,我们在为她的红色所震撼、为她的富丽所陶醉、为她的奔放所感染的同时,更为她不矫饰、不做作、浑如天成的和谐所深深折服!她的小城街市连绵,序列井然,花树掩映,霓红闪烁,那是繁华的和谐;她的乡村炊烟袅袅,欢声阵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是恬淡的和谐;她的人民纯朴善良,热情好客,敬老爱幼,和睦相处,那是人性的和谐;她的气候四季分明,她的土地宜稼宜穑,她的湖泊鱼跃鸢飞,她的山林鸟语花香,那是自然的和谐。
……也许,这些稀松平常的现象是远不能让人折服的。
然而,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小城的各个大小广场上一队队、一排排的男女老少,伴随着舞曲翩翩起舞的时候;当乡下戏台锣声响起,帷幕拉开,采茶戏盛装开演的时候;当田间小路走来一行吹吹打打的队伍,抬着绣有布帖画的大红花轿雀跃远去的时候;当乡村女教师划着载有孩子的小木船,荡开层层碧波,驶向岛上的希望小学的时候;当一位人民公仆坐在床榻边,用勺子将热汤一下一下送向孤寡老人嘴边的时候……这时,你还会无动于衷么?难道你不为这一幕幕别样的和谐而纫佩折服么?阳新,有着许许多透亮的窗口,它不但展示着让人如沐春风的和谐风景,而且也向人诠释着和谐的本义及其真谛。
这窗口可以是报纸、电视的一个栏目,也可以是一个柜台、一座岗亭,或者是一个细小的动作、一句平常的话语甚至一个面带微笑的表情……在机关、在学校、在厂矿、在社区,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新农村……在阳新城乡的每一处角落,在你用心打量和审视的那一瞬间——这窗口在阳新比比皆是!只有透过这窗口看到和谐,你才算是真正读懂了阳新!你才算真正领略到了这片神奇土地的至美风光!和谐,是一滴晶亮的水珠,它折射着太阳绚丽的光芒;和谐,是一个灵动的音符,它演绎着红土地如歌的赞颂![伴随主题歌摇出以下字幕——]阳新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国土面积2800总人口98.8万。
于公元前201年建县,历名下雉、奉新、永昌、富川等;宋元时先后称兴国府、兴国州;民国四年定名阳新。
如今保留完好的历史遗存尚有古乐楼、文峰塔、叠山祠等多处。
境内出土的“鲁国之图”颇负盛名。
甘宁屯兵富池口、岳飞铸剑丰山洞、苏轼题墨银山壁等人物事迹,不仅口碑相传,而且有史可稽,都是登临怀古的好去处。
黎洪永撰稿二OO七年八月二日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