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肾衰病(慢性肾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肾衰病(慢性肾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肾衰病(慢性肾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
部分》(GB/T16751.1-1997)。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第 2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及美国肾脏基金会2002 年制订的 K/DOQI“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王海燕,王梅,译.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

症状:有慢性肾脏病史,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倦怠、乏力、嗜睡等;
体征:当病人某一系统损害时,就可有该系统的体征。

如:浮肿、贫血貌、
心动过速、心包摩擦音等。

不明原因的高血压、贫血等,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经过肾活检或检测损伤标记物证实的肾脏损伤或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持续< 60ml/min · 1.73m2≥3 个月。

肾脏损伤的标志物
包括蛋白尿、尿试纸条或尿沉渣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

(二)病期诊断
1.CKD-3期: GFR30~59ml/min ·1.73m2,临床出现乏力、轻度贫血、食欲减退等症状。

2.CKD-4期: GFR 15~29ml/min ·1.73m2,临床出现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钙磷代谢紊乱、水电解质紊乱等。

3.CKD-5期:GFR <15ml/min ·1.73m2,酸中毒症状明显,全身各系统症状严重。

(三)证候诊断
1.脾肾气虚证:
症候:饮食减少,脘腹胀满,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大便溏薄,面色萎黄,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细。

2.脾肾阳虚证:
症候:形寒怕冷,纳差,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五更泻,面
色萎黄,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3.气阴两虚证:
症候:倦怠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

4.阴阳两虚证:
症候:畏寒肢冷,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酸膝软,夜尿清长,大便干结,
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脾肾气虚证
治法:补脾益肾、
推荐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党参、北芪、白术、淮山药、茯苓、山萸肉、首乌、春砂(后下)、陈皮、六月雪、制大黄等。

中成药:海昆肾喜胶囊、金水宝/ 百令胶囊、保元排毒丸等。

2.脾肾阳虚证治
法:温补脾肾
推荐方药:实脾饮合肾气丸加减。

淡附片、白术、茯苓、党参、草果、仙灵脾、山萸肉、熟地、菟丝子、六月雪、制大黄等。

中成药:金水宝 / 百令胶囊、海昆肾喜胶囊、保元排毒丸等。

3.气阴两虚证治
法:益气养阴
推荐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

北芪、山萸肉、太子参、熟地、淮山、茯苓、
丹皮、首乌、菟丝六月雪、制大黄子等。

中成药:金水宝 / 百令胶囊、海昆肾喜胶囊、保元排毒丸等。

4.阴阳两虚证
治法:阴阳双补
推荐方药:金匮肾气丸合二至丸加减。

肉桂(另焗)、仙灵脾、山萸肉、熟地、茯苓、泽泻、淮山、女贞子、旱连草、熟附子(先煎)、六月雪、制大黄等。

中成药:金水宝 / 百令胶囊、海昆肾喜胶囊、保元排毒丸等。

(二)肠道给药疗法
根据辨证,选用我科张志坚教授经验方肠泰、肠泰清,水煎取液,适宜温度,保留灌肠。

亦可采用大肠水疗仪、中药结肠透析机等设备进行治疗。

(三)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可选择中药离子导入,静脉滴注肾康注射液等疗法。

(四)内科基础治疗
包括治疗原发病,消除可逆因素,如控制血压、抗感染、纠正贫血、调节钙
磷代谢、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血容量不足、心衰、解除尿路梗阻等。

可参考《肾脏病学》第 3 版(王海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年)。

(五)护理
1.饮食护理:优质低蛋白饮食、低盐、低脂、低磷饮食。

2.生活护理:慎起居、适劳逸、避风寒。

3.情志护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年)。

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显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

有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 30%。

稳定: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积分减少< 30%。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
(1)临床症状积分减少≥ 60%。

(2)内生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增加≥20%。

(3)血肌酐降低≥ 20%;
以上( 1)为必备,( 2)、(3)具备 1 项,即可判定。

有效:
(1)临床症状积分减少≥ 30%。

(2)内生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增加≥10%。

(3)血肌酐降低≥ 10%。

以上( 1)为必备,( 2)、(3)具备 1 项,即可判定。

稳定:
(1)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积分减少<30%。

(2)内生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无降低,或增加<10%。

(3)血肌酐无增加,或降低<10%。

以上( 1)为必备,( 2)、(3)具备 1 项,即可判定。

无效:
(1)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内生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3)血肌酐增加。

以上( 1)为必备,( 2)、(3)具备 1 项,即可判定。

(二)评价方法
1.中医主要症状积分表。

症状轻度( 1 分)中度( 2 分)重度( 3 分)
头晕头晕轻微,偶尔发生,不影头晕较重,活动时出现,休头晕重,行走欲仆,终日响活动及工作息可安不缓解,影响活动及工作
倦怠乏力偶感疲乏,程度轻微,不耐一般活动即感乏力,间歇出休息亦感疲乏无力,持续劳力、可坚持轻体力劳动现,勉强支持日常活动出现,不能坚持日常活动
腰酸膝软晨起腰酸膝软,捶打可止腰酸持续,膝软,下肢沉重腰酸难忍,膝软不欲行走
畏寒肢冷手足有时怕冷,不影响衣着,经常四肢怕冷,比一般人明全身明显怕冷,着衣较常遇风出现显,夜晚出现人差一季节
纳呆食欲欠佳。

口味不香,食量食欲不振,口味不香,食量食欲甚差,无饥饿感,食减少不超过 l/4减少 l/4- l/2量减少 l/2 以上
口干夜间口干口干少津口干欲饮
口苦晨起口苦口苦食不知味口苦而涩
恶心每日泛恶1-2 次每日泛恶 3-4次频频泛恶,每日 4 次以上呕吐每日呕吐1-2 次每日呕吐 3-4次频频呕吐,每日 4 次以上
脘腹胀满脘腹稍胀,可以忍受,不影脘腹胀满,空腹缓解,饮食脘腹胀满,终日不解,难响饮食减少以忍受
夜尿清长夜尿量多色白,每夜 2 次夜尿量多色白,每夜 3-4 次夜尿量多色白,每夜 5次以上
大便不实大便不成形, 1 日 1 次大便不成形,1日 2次大便不成形, 1 日 3 次大便干结大便干结,每日 1 行大便秘结,两日 1 行大便秘结,数日 1 行水肿晨起眼睑水肿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全身水肿中医主要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主要症状疗效率= (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2.主要实验室评价指标
主要针对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等主要指标进行疗效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