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语文高二苏教史记选读课件 第3课鲁周公世家

苏教版语文高二苏教史记选读课件 第3课鲁周公世家


揃.(jiǎn) 谮.(zèn)
践阼.(zuò) 鸱.鸮.(chī)(xiāo)
昃.(zè)
牿.(ɡù)
寇攘.(rǎnɡ) 刍.茭.(chú)(jiāo)
墙垣.(yபைடு நூலகம்án) 炀.公(yánɡ)
笃.仁(dǔ) 金縢.(ténɡ) 瘳.(chōu) 馈.禾(kuì) 淫佚.(yì) 糗.粮(qiǔ)
二、通假字
○14 岁则大孰. __孰__,__同__“__熟__”__,__丰__收_
三、一词多义
(1)就 ①② ③ ④周金 草 陈公就 创 力.不砺 就 未.就则就 列..封利,_不____能___动___者动动______止词词词______,___,,____完____就靠动________成职近__词__________、,,________赴接担______任近任________
○12 宁.淮夷东土 ___形__容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平__定______
○13 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 形__容__词__的__使__动__用__法__,__使__…__…__安__定___ ○14 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 _动__词__的__为__动__用__法__,__为__…__…__忧__愁__,__ ___为__…__…__劳__苦___________________
何为“世家”?何为“朝”? (1)“世家”以编年为体,记述王侯封国、开国功臣和 有特殊地位、特殊影响的人物。其事或许并非牵涉全国, 然于某一封国或全国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有巨大影响,多 数可视为“国别史”,诸如“晋世家”“楚世家”“孔子世家” “陈涉世家”等。
(2)周代各国的诸侯,按规定的时间觐见周天子,叫 “朝”。《王制》:“一年一朝天子。”另一种说法是《左 传·昭公十三年》杜预注:“三年一朝。”每次朝见天子, 都要带着玉帛、兽皮、珍玩和土产等贡品,叫作“朝贡”。 如《左传·隐公八年》:“郑伯以齐人朝王,礼也。”如果不 按时朝见天子,就被认为是不尊敬天子,天子就要出兵讨 伐。如《左传·隐公九年》:“宋公不朝,郑伯为王左卿士, 以王命讨之,伐宋。”
⑤乃泣,反.周公 动___词__的__使___动__用__法___,__使___…__…__回___,__召__回__
⑥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 动__词__的__使__动__用__法__,__使__…__…__灭__亡 ⑦至于小.大.无怨 __形__容__词__作__名__词__,__小__民__;__大__臣_________
四、词类活用
①东.伐至盟津
名词作状语,向东
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王朝步.自周,至丰 _名__词__作___动__词___,__步__行__ 名词作动词,建都
③遂国.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北.面就臣位 __名__词___作__状__语___,__面__向___北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出处,这里的“走 狗”是跑得很快的狗,在古汉语里面“走”是“跑”的意 思。把鸟打尽了,打完了,那良弓就没有用处了;兔子已 死,那狗也没用了,不如烹了吃了。
“鸟尽弓藏”比喻事情成功以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 一脚踢开。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我国第一个文明社会 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后,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开始实行分封制,周公旦被分封到曲阜。武王死后,周公 旦辅佐年幼的成王继位,平定管、蔡之乱。为稳定东方, 他继续推行分封制度,扩展了周的统治范围。据说“封建(分 封诸侯国)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同 时,他还推行宗法制,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 格局。后来,他又制定了“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的 形成,也具有开山意义,从而把我国第一个文明社会的形 成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做出了巨大的 贡献。
(3)于 ① ② ③④异 告 乃周于 纣 命公.群 于 之乃.子 罪帝 还于 庭 政._天于._介__成__词___王介___,___介___词____跟词____,____,___,_介在____和____向词____,________,从________给______________ (4)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以 以 我 慎 起 东. .续 旦 以 以 无 土. .代 殷 其 以 待 以. .王 璧 祀 士国 集发 与骄之 圭人 ___连___身 ___归连___词副____词____,词______,介______表介______,______相词______目词已介______当,______的,经词______于用______,因______,______“,______用为把______而拿____来____”___________,____表__顺__ 承
(2)相 ①② ③ _④_使 _于 王 若__太是 侯 望_的_保卒 将 仆__召不相 相最. .__公成 宁 相高.__先王 有 师官__之种_吏_洛乎 __副____相 __词.______土_动,________名词____偏_____词____,动指____,____辅词一________辅佐____,方____助____勘,____君____察有______主___称___掌___代__管__作___务_用
第二章 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
第 3 课 鲁周公世家
鸟尽弓藏 勾践灭吴后,范蠡即行逃走。临逃走时写了一封信给越 国的大夫文种,信上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 烹。勾践颈项特别长而嘴像鹰嘴,这种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 享乐,你最好尽快离开他。”文种看完信后大大地不以为然, 不相信世上会有这种冷血动物,但他不久就相信了,但已经 迟了。勾践亲自送一把剑(吴相国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剑)给文 种,质问他说:“你有七个灭人国家的方法,我只用了三个 就把吴国灭掉,还剩下四个方法,你预备用来对付谁?”文 种除了自杀外别无选择。
在四方诸侯中,每方挑选一个有声望的诸侯领导,叫 作“方伯”,其他小诸侯去见方伯,也叫“朝”。如《左传·隐 公十一年》:“滕侯、薛侯来朝。”战国时,周天子已无威望, 七雄逞强,弱的诸侯觐见强的诸侯也叫“朝”。如《战国策·齐 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臣子见国君也叫“朝”。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 晋殽之战):“先轸(zhěn,晋国主将)朝,向秦囚。”《史记·滑 稽列传》:“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今义:名词,谣言。
⑦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 古义:___…__…__的__原__因__。______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⑧明.日.,武王有瘳 古义:___第__二__天__。__________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六、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①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 _______判__断__句________ ②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 __状__语__后___置__句________ ③维长终是图 _____宾__语___前__置___句____ ④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 _____省___略__句_________ ⑤大木尽拔 _____被___动__句_________ ⑥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 ___定__语___后__置___句______
⑧周之官政未次.序. 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安__排__得__系__统__、__合__理_____
⑨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名__词__的__意__动__用__法__,__以__…__…__为__臣 ⑩王出郊,天乃雨. __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下___雨______ ○11 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 形__容___词__作__动__词__,__亲__近________
⑦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 ______状__语__后___置__句____ ⑧是为鲁公 ______判___断__句________ ⑨其民皆可诛 ______省__略___句________ ○10 鲁人三郊三隧 __定___语__后__置___句_______
固定句
○11 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___________________
(5)乃 ① ④ ⑤② ③乃 今 然奸 见.王 其 后周 神发 智 是公命不非 乃 祷者.如反 乃 书乃..旦不 定旦 ,多能也 乃.材及 _泣_多__副___艺___词____连____副副,____词_____词词用_____,_____,,于_____表代_____却才判_____顺词_____,断_____承,_____竟句_____,你_____然中____就们____,____的____就____(____是__)___
④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 古义:___现__在__上__天__。________
今义:说话时的这一天或现在。
⑤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古义:___简__便__易__行__。________
今义:(性情或态度)谦逊和蔼或(文章)浅近易懂。
⑥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 古义:__动__词__,__散__布__谣__言__。___
○15 诸侯咸服宗.周 _名__词__的__意__动__用__法__,__以__…__…__为__宗__,__把__…__…_ __当__作__宗__主_______
五、古今异义 ①用.事.居多 古义:_主__持__朝__廷__政__事__。______ 今义:(凭感情、意气等)行事。 ②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 古义:___把__…__…__当__作__。______ 今义:认为。 ③久为小.人.于外 古义:___平__民__,__百__姓__。______ 今义:人格卑鄙的人。
[明确] 作者通过详细的叙述周公的一生,用和主人公性格 一致的深沉有力的语言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为国家利益辛劳 毕生、鞠躬尽瘁的君子形象,感人至深,充分体现了作者 的崇敬之情。
世家,《史记》体例之一,主要记述世袭封国的诸侯的 事迹。
本文选自《史记·世家》第三篇,详细记述了西周开国 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 主、历时一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周公是我国政治史、 文化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