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上海生物等级考解析版

2017上海生物等级考解析版

2017年上海市高三等级考试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如图是某细胞局部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图中所示表面附着颗粒的膜结构细胞器是( )A •细胞核B.内质网C.细胞壁D.液泡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分析】分析题图:该图为粗面型内质网,上面附着颗粒是核糖体,据此答题.解答】解:该结构是膜围成的网状结构,是内质网,粗面型内质网上附着颗粒状的核糖体,B正确.故选:B.2 . ATP被喻为生物体的能量货币”,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图是ATP的结构示意A •①表示腺苷B •②表示脱氧核糖C •③断裂后释放的能量最多D •④是高能磷酸键考点1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分析】图中①表示腺嘌呤,②表示核糖,③是普通磷酸键,④是高能磷酸键•ATP的结构简式是A - 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 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 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解答】解:A、①表示腺嘌呤,A错误;B、②表示核糖,B错误;C、③是普通磷酸键,释放能量较少,④是高能磷酸键,释放的能量较多,C错误;D、④是高能磷酸键,断裂时释放的能量较多,D正确.故选:D •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3 •如图表示一个二肽分子,其中由羧基和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是指()H I C —H 1 ■ ®X1147@ c l c l lrA .① BP C .③ D .④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一一氨基酸脱水缩合. R分析】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肚气下-ODOH ,可见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 H一个羧基,并且他们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 Hc — OH H "1- N —. c- coon [I U」 I I l lGH R r「戕’ I 解答】解: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lMI,两个这样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键 表示为-NH - CO -,脱掉一分子水形成二肽 故选:B . 4 .图表示物质被动运输的一种方式iF 列关于该万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被运输物质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结合B. 大部分离子以该方式跨膜运输C. 该方式的运输速度不存在饱和值 D .该方式也能逆浓度梯度输送特定分子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据图分析,物质运输方向是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 助扩散.解军答】解:A 、被运输物质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结合,而载体具有专一性,一种载 体只能运输一种物质,A 正确;B 、 大部分离子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 错误;C 、 该方式的运输需要载体,而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则运输速度存在饱和值,C 错 误;D 、 逆浓度梯度输送特定分子属于主动运输,D 错误. 故选:A ,.专业.专注.5 .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程中 ,液泡的体积会随外界溶液浓度的变化而改变,如图所示.图中①、②两处滴加的溶液分别是()A. 清水、清水B .清水、30%蔗糖溶液C . 30%蔗糖溶液、清水D . 30%蔗糖溶液、30%蔗糖溶液 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解答】解:质壁分离的表现现象: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因此①处滴 加溶液后,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小,细胞发生渗透失水,因此该处细胞外液浓度大于细 胞液中的浓度,即滴加30%蔗糖溶液:②处滴加溶液后,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变大,细 胞发生渗透吸水,因此该处滴加清水• 故选:C .6.图表示自然界中三种蛋白酶的活性与 pH 之间的关系,由图可推测()24 65 10 pHA. 木瓜蛋白酶不受pH 影响B. pH 不同,胰蛋白酶活性不可能相同C. pH 由10降到2过程中,胃蛋白酶活性不断上升 D . pH 在5左右时,三种酶都有活性 考点】酶的特性.分析】此题结合曲线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的活性受到温度和pH 值的影响,在 最适温度或pH 值时,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高温有可能使酶永久性的失活,pH 过高或过低也会影响酶的活性.解答】解:A 、由曲线图可以看出,木瓜蛋白酶的活性在pH 值小于4、大于9时不能 确定,在pH 值4〜9时具有较高活性,木瓜蛋白酶受pH 影响,A 错误;B 、 看图可知,在胰蛋白酶最适宜的PH 值两侧,由两个不同的PH 值,对应的酶活性 相同,B 错误;C 、 pH=10时,酶已经失活,即使PH 值恢复到最适宜PH 值,酶活性也不能恢复,C 错误;D 、 看图可知pH 在5左右时,三种酶都有活性,D 正确.ffi略活力.专业.专注.D、②是三羧酸循环的过程,三羧酸循环也存在于脂肪代谢中,D正确.故选:C.7 .图显示了人体内蛋白质的部分代谢途径,大写字母代表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是氨基酸B . B含有氮元素C.①脱氨基作用 D .②也存在于脂肪代谢中考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分析题图:题图是人体内蛋白质的部分代谢途径图,分析题图可知,①是蛋白质被水解为氨基酸的过程,②是三羧酸循环的过程,物质A是氨基酸,物质B是尿素.解军答】解:A、物质A是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A正确;B、物质B是尿素,尿素中含有氮元素,B正确;C、①是蛋白质被水解的过程,C错误;8 .同学们用阁所示的4种卡片分两组搭建DNA模型.有一组的卡片中有20个T和40个C;另一组同学有20个A和40个G.两组所取的卡片都恰好够搭建模型,这两组同学搭建的DNA模型最可能( )© QA. 长度一样,顺序也一样B.长度一样,顺序不一样C.长度不一样.顺序一样D .长度不一样,顺序也不一样考点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1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个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为:(1)是一个独特的双螺旋结构特点;(2)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双螺旋结构;(3)是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fins其结构通式是艮r珅H二一C —CGOH 口H| ,即HO pA. 既有感觉,同时肌肉又有收缩反应B. 失去感觉,同时肌肉也无收缩反应C. 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19 .在培养基配制和微生物接种的过程中,确保无杂菌污染被称为无菌操作.图中,符合无菌操作要求的有()OitkM WtlM A AHUM fiKWAQ 鼻■打P・.o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⑤C •①③④⑤D •②③④⑤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分析】1.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2 .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①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燃烧来灭菌;属用具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灭菌;③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 kPa,温度为121 T的条件下,维持15〜30 min .IS答】解:①酒精灯火焰附近存在一个无菌区,为了无菌操作,应用火焰烧瓶口并在火焰旁将培养基倒入灭菌培养皿中,①正确;②菌种试管口可在火焰上灼烧,达到杀灭杂菌的目的,②正确;③接种环要在接种前在火焰上灼烧,待冷却后进行接种,③正确;④培养皿可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不能直接放在火焰上灼烧,④错误;⑤酒精灯火焰附近存在一个无菌区,为了无菌操作,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⑤正确.故选:B.20 .人类培育的动植物品种数量十分繁多,如月季品种在我国有1OOO个左右,这体现了()A.生境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物种多样性D .生态多样性考点】生物的多样性.分析】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解答】解: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3)推测C、D端幼苗的生长状况是C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如月季品种有1000种左右,即同一 A. C端幼苗伸长,D端幼苗不伸长种生物存在多种多样的品种,这体现了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故选:B.二、综合题(共60分)21.(—)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问题其科学小组对植物激素的产生及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究,其过程如图所示图甲为燕麦幼苗的示意图,在该幼苗的左侧给予光照.(1)一段时间后该幼苗将向光生长,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植物激素是生长素,植物体内与该激素这种生理作用类似的激素还有赤霉素 (举一例即可).分别切取燕麦幼苗的胚芽树尖端,放在琼脂块A、B 上,并分别在单侧光下和黑暗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图乙)后,分别测定琼脂块A、B中激素的含量,结果A、B 两琼脂块中激素的含量相差不多.(2)从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有光照并不会影响生长素分泌总量.切取燕麦幼苗胚芽鞘的上端,放在琼脂块上,用云母片从上插到下.单侧光照一段时间后,分别把C、D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幼苗上,如图丙所示.B. C端幼苗不伸长,D端幼苗伸长C. C端幼苗和D端幼苗都伸长D . C端幼苗和D端幼苗都不伸长假如云母片插入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光照一段时间后,分别把E、F琼脂块放在尖端的幼苗上,如图丁所示.(4)一段时间后,放了E、F琼脂块的幼苗中,伸长较多的是 E ,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生长素在光照影响下在芽内横向极性运输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图甲中幼苗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幼苗向光弯曲生长;图乙中A、B两琼脂块中激素的含量相差不多,说明光照并不会影响生长素分泌总量;图丙中用云母片从上插到下,阻止了生长素在尖端的横向运输,故C、D端的生长素含量相等,C端幼苗和D端幼苗都伸长,且长度相等;图丙中云母片插入的位置不能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导致E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多于F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因此E幼苗伸长较多.解答】解:(1)图甲为燕麦幼苗的示意图,在该幼苗的左侧给予光照,一段时间后该幼苗将向光生长•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因此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植物激素是生长素和赤霉素•(2)图乙中,分别切取燕麦幼苗的胚芽树尖端,放在琼脂块A、B 上,并分别在单侧光下和黑暗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琼脂块A、B中激素的含量,结果A、B 两琼脂块中激素的含量相差不多,说明光照并不会影响生长素分泌总量•(3)图丙中,切取燕麦幼苗胚芽鞘的上端,放在琼脂块上,用云母片从上插到下,阻止了生长素在尖端的横向运输,故C、D端的生长素含量相等,C端幼苗和D端幼苗都伸长,且长度相等.(4)图丁中,云母片插入的位置不能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芽内横向极性运输,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导致E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多于F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因此E幼苗伸长较多. 故答案为:(1)向光生长素赤霉素(2)光照并不会影响生长素分泌总量(3)C(4) E 生长素在光照影响下在芽内横向极性运输22 .回答下列有关内环境稚态的问題图是人体脂类代谢与体温调节的部分机制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I -V表示途径.(1)据图并结合已有知识可推知,组成VLDL的成分是ABD (多选)A.甘油三酯B.胆固醇C.多糖D.蛋白质(2)承担图中途径V所示运输过程的脂蛋白主要是CM ,化合物F进入线粒体基质在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二碳化合物,然后参加三羧酸循环.(3)寒冷情况下,与图中途径IV中发挥作用的激素协同产热的激素是肾上腺素.根据体重指数(BMI)可判断人的肥胖程度.某医院对不同类型妇女体内血脂水平的检测结果如表.(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PO.Q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肥胖程度妇女体内血脂水平消瘦正常肥胖PTG0.870.89 1.130.009TC 4.07 4.07 4.210.382HDL/TC0.400.380.33V 0.001LDL/TC0.430.460.49V 0.001(4)根据表中数据并结合图15推测,若不进行人为干预,肥胖妇女血脂水平会上升,理由是LDL主要功能是将组织中胆固醇运输到血液中,故其含量增加会造成血胆固醇上升;HDL主要功能是将血液中胆固醇运送至肝脏,故其含量低不利于清除多余胆固醇;肥胖妇女LDL/TC显著高于消瘦妇女,其HDL/TC显著低于消瘦妇女,因此,不改变其饮食习惯等的前提下,其血胆固醇会上升••研究表明:肥胖妇女易患糖尿病,常有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地分泌更多胰岛素,以维持血糖水平相对稳定)现象•(5)下列对于肥胖妇女胰岛素抵抗现象的相关推测中,合理的有:相对于正常人,②④⑤•①其体内胰岛素的结构发生改变②其体内胰岛素受体的结构发生改变③其体内胰岛素的合成发生障碍④其体内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值⑤其体内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值•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分析题图:寒冷刺激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增加产热.甘油和脂肪酸形成甘油三酯进入循环系统,继而进入肝细胞,在肝细胞内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进入血管,然后再进入细胞,参与细胞呼吸,极低密度脂蛋白还可以形成低密度脂蛋白和中密度脂蛋白,在进入肝细胞.分析表格数据:肥胖妇女LDL/TC显著高于消瘦妇女,其HDL/TC显著低于消瘦妇女,而LDL主要功能是将组织中胆固醇运输到血液中,故其含量增加会造成血胆固醇上升;HDL主要功能是将血液中胆固醇运送至肝脏,故其含量低不利于清除多余胆固醇,因此肥胖妇女血胆固醇会上升.解答】解:(1) VLDL是极低密度脂蛋白,据图并结合已有知识可推知,组成VLDL 的成分是甘油三酯、胆固醇和蛋白质.ABD正确.(2)乳糜微粒(CM )是最大的脂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故承担图中途径V所示运输过程的脂蛋白主要是CM .化合物F进入线粒体基质在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二碳化合物,然后参加三羧酸循环.(3)寒冷情况下,图中途径IV中发挥作用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与其具有协同产热的激素是肾上腺素(4)LDL主要功能是将组织中胆固醇运输到血液中,故其含量增加会造成血胆固醇上升;HDL主要功能是将血液中胆固醇运送至肝脏,故其含量低不利于清除多余胆固醇;肥胖妇女LDL/TC显著咼于消瘦妇女,其HDL/TC显著低于消瘦妇女,因此,不改变其饮食习惯等的前提下,肥胖妇女血胆固醇会上升•(5)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地分泌更多胰岛素,以维持血糖水平相对稳定)现象,也就是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①其体内胰岛素的结构不发生改变,①错误;②其体内胰岛素受体的结构有可能发生改变,②正确;③其体内胰岛素的合成正常,③错误;④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其体内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值,④正确;⑤胰岛素抵抗患者,机体代偿性地分泌更多胰岛素,以维持血糖水平相对稳定,其体内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值.⑤正确.故选:②④⑤故答案为:(1)ABD(2)CM 二碳化合物(3)肾上腺素(4)上升LDL主要功能是将组织中胆固醇运输到血液中,故其含量增加会造成血胆固醇上升;HDL主要功能是将血液中胆固醇运送至肝脏,故其含量低不利于清除多余胆固醇;肥胖妇女LDL/TC显著咼于消瘦妇女,其HDL/TC显著低于消瘦妇女,因此,不改变其饮食习惯等的前提下,其血胆固醇会上升.(5)②④⑤23 .回答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问题.亨延顿舞蹈病和血友病、白化病都是单基因遗传性疾病,亨延顿舞蹈病患者常于症状出现后的4? 20年间死亡.(1)据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分析,若女儿患病,则双亲的可能情况是AB (多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和一个患A.双亲都患病B.父亲患病母亲不患病C.双亲都不患病 D .母亲患病父亲不患病对某个家系调查发现血友病的女儿,如图1所示.□O恥利的射怦. 囹L•和《的Btt.收性(2)据此分析,该女儿患有血友病的可能原因有AC (多选).A. 1-1和I- 2同时发生了基因突变B. I- 1和I - 2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 I - 1发生了基因突变,1 - 2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D . I -2发生了基因突变,1 - 1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某对夫妇中,丈夫为白化病患者而非血友病患者,妻子为血友病患者而肤色正常.他们的儿子患有白化病同时患有血友病.(3)请画出该家系的系谱图(注意用不同方式标注白化病和血友病患者),并以A -a表示白化病,B-b表示血友病,标注出父亲和妻子的相关基因型对某个亨延顿舞蹈病家系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4)据此能够确定:亨廷顿舞蹈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①②⑤⑥考点】伴性遗传;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丫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解答】解:(1)血友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若女儿患病(X h X h),则双亲的基因型为X h Y和X H X h或都是X h X h,所以,可能情况是双亲都患病或父亲患病母亲不患病,为携带者.(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其因型为X H Y和X H X H或X H X h,正常情况下后代不可能出现患血友病的女儿,现生出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和一个患血友病的女儿,原因是:A. I - 1和I - 2同时发生了基因突变,都带有致病基因,A正确;B. I -1是男性,不可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B错误;C. I - 1发生了基因突变,变为X h Y,I - 2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正确;①伴X隐性遗传②伴X显性遗传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⑤伴丫染色体显性遗传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⑥伴丫染色体隐性遗传.D . I - 1是男性,不可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D错误.故选:AC .(3)丈夫为白化病患者而非血友病患者,则基因型为aaX B Y ;妻子为血友病患者而肤 色正常,则基因型为A_X b X b ,他们的儿子患有白化病同时患有血友病,可判断妻子的 基因型为AaX b X b .因此,该家系的系谱图为:(2) AC(4)①②⑤⑥(4)根据题意和图2分析可知:① 由于7号为女性患病而12号正常,所以不可能是伴X 隐性遗传,正确; ② 由于2号为男性患病而5号正常,所以不可能是伴X 显性遗传,正确;③ 由于代代都有患者,患者的亲代都有患病个体,所以该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错误;④ 由于代代都有患者,患者的亲代都有正常个体,所以该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错误;⑤ 由于7号、11号为女性患者,所以不可能是伴丫染色体显性遗传,正确;⑥ 由于7号、11号为女性患者,所以不可能是伴丫染色体隐性遗传,正确. 故亨廷顿舞蹈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①②⑤⑥.故答案为: (1)AB24 .回答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问题 现有转BT 基因抗虫棉品种甲和乙,及非转基因棉品种丙.在花蕾期对叶片中色素、净 光合速率日变化(图1 )、胞间CO 2浓度日变化(图2)进行了测量.对叶绿素总量测 量结果为:甲 > 丙 > 乙;叶绿素a/b 测量結果:甲 > 丙 > 乙.12術伽八怕叫(⑴前诃Jtl I : ft(1)若用纸层析法分离三个品种棉花的叶绿素,则在纸层析的结果中,理论上蓝绿色与黄绿色带宽比值最大的是品种甲.这些色素分布于类囊体膜(基粒/类囊体),能被光能活化的是 叶绿素a .(3)aX K YkMtM IfcM IHJVH Jt JfcMHR*■ &*»£ft JBIftJQ t£J0 II L W IfcJV(2)据图1,以12: 30为界,比较转基因棉与非转基因棉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12 : 30之前,转基因棉花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非转基因棉花的净光合速率;12: 30之后,转基因棉花的净光合速率逐渐大于非转基因棉花的净光合速率(3)结合图1和图2,总结胞间CO2浓度与非转基因棉净光合速率的关系当非转基因棉花净光合速率迅速增强时胞间_COj浓度迅速下降;当非转基因棉花净光合速率增速减缓时,胞间CO2浓度下降减缓;最终呈现增加趋势••(4)结合图1和图2,图中阴影所示区段,影响转基因棉乙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可能有:②③•①胞间C02浓度②光强③温度④光质(5)有人依据转BT基因棉花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非转基因棉花,推测BT基因与棉花净光合速率的关系可能是:①⑤•①BT基因抑制了转基因棉的细胞呼吸②BT基因促进了转基因的细胞呼吸③BT基因抑制了转基因棉的光合作用④BT基因促进非转基因的光合作用⑤BT基因促进了转基因棉的光合作用⑥BT基因抑制非转基因的光合作用•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图1是光照强度与净光合速率的相互关系,显示,12: 30之前,转基因棉花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非转基因棉花的净光合速率;12: 30之后,转基因棉花的净光合速率逐渐大于非转基因棉花的净光合速率•结合图1和图2显示光照强度与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各阶段的关系,当非转基因棉花净光合速率迅速增强时,胞间CO2浓度迅速下降;当非转基因棉花净光合速率增速减缓时,胞间CO2浓度下降减缓;最终呈现增加趋势•解答】解:(1)叶绿素a/b测量結果:甲>丙>乙.叶绿素a呈现蓝绿色,叶绿素b 呈现黄绿色,理论上蓝绿色与黄绿色带宽比值最大的是品种甲•这些色素分布于类囊体膜(基粒/类囊体),叶绿素a能被光能活化.(2)品种甲和乙是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丙是非转基因棉•图1是光照强度与净光合速率的相互关系,显示,12 : 30之前,转基因棉花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非转基因棉花的净光合速率;12: 30之后,转基因棉花的净光合速率逐渐大于非转基因棉花的净光合速率•(3)结合图1和图2显示光照强度与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各阶段的关系,当非转基因棉花净光合速率迅速增强时,胞间CO2浓度迅速下降;当非转基因棉花净光合速率增速减缓时,胞间CO2浓度下降减缓;最终呈现增加趋势•(4)结合图1和图2,图中阴影所示区段是中午12: 30 - 13: 30之间,此时影响转基因棉乙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可能有光照强度和温度.(5)根据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已知:转BT基因棉花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非转基因棉花,可能的原因是BT基因抑制了转基因棉的细胞呼吸,导致呼吸速率降低,净光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