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图解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并指出问题具有惟一最优解、无穷多最优解、无界解还是 无可行解。
max Z = Xi + X2 6xi +10x2 "20
* 5兰x1兰10
【3乞X2乞8
惟一最优解
最优点(10, 6)最优值Z二16
戸 5 si = 10 /
2. 将下述线性规划问题化成标准形式。
min Z = -3x^ 4X2 - 2x^ 5x4
Mx1 - x2 + 2x3 - X4 = -2
为中 X2 — X3 + 2x4 兰 14
(1)
j - 2x1 + 3x2 + X3 - X4 A 2
1x1, x2, x3 H 0,x4无约束
解:令 z' = —Z,X4 =X4 — x;
max z^ 3X] - 4x^ 2X3 - 5x4 5x4
[—4X] + X2 - 2X3 + x4 - x; = 2
j X] + X2 - X3 + 2x4 - 2x4 十 X5 = 14 |- 2x1 + 3x2 + X3 - X4
+ x4 - Xe = 2 _X1,X2,X3,X4,X4,X5,X6 k 0
3. 分别用图解法和单纯形法求解下述线性规划问题,并对照指出单纯形表中的各基可行解对应、
、
1 、 1 ^2=®
0X|+1OZ2-12O
护 ____________
寸 v/ max Li 10 图解法中的可行域的哪个顶点。
max =10x + 4x2 <9 {5捲 +2x2 <8 [Xi,X2 >0 解:①图解法: ②单纯形法: max Z =10xi +5x2 :3捲 +4x2 +x3 =9 {5xi +2x2 +x4 =8 I [Xi,X2,X3,X4 >0 Cj 10 5 0 0 0 对应图解法 中的点 CB B b X1 X2 X3 X4 0 X3 9 3 4 1 0 3 0 X4 8 [5] 2 0 1 8/5 0点 Oj 0 10 5 0 0 0 X3 21/5 0 [14/5] 1 -3/5 3/2 10 X1 8/5 1 2/5 0 1/5 4 C点 宵 -16 0 1 0 -2 5 X2 3/2 0 1 5/14 -3/14 10 X1 1 1 0 -1/7 2/7 B点 35/2 0 0 -5/14 -25/14 最优解为(1,3/2,0,0),最优值Z=35/2。 单纯型法步骤:转化为标准线性规划问题;找到一个初始可行解,列出 初始单纯型表;最优性检验,求 cj-zj,若所有的值都小于0,则表中 的解便是最优解,否则,找出最大的值的那一列,求出 bi/aij ,选取 最小的相对应的 刈,作为换入基进行初等行变换,重复此步骤。 4. 写出下列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问题。 m n min z = S 送 cij xij ■ n 无 Xij = ai j 二 m z i 二 (i = 1,…,m ) (1) s.tXij =bj (j =1,…,n) Xij (i =1,…,m; j = 1,…,n ) n maxw = 2 aiy^Z byj如 i 二 (i T, ,m; j T,…,n) i 二 fyi 中 ym+j 乞 Cij s.t. { n* jXi,yj无约束 n maxz cjxj j吕 L n S aij xj j吕 n S.t.jW aij xj j4 Xj >0 [Xj无约束 m min w = Z bi yi i T L m 送 aij yi i吕 m (i =1,…mi < m ) =bi (j (i = m-^ +1,m1 +2"' , m) =1,…rn (j =n1 (j 72,…n^ n) s.t.書 aij yi : i占 y^o (j = n- +1,…,n ) (i = 1,2,…m^ m ) 5. 给出线性规划问题 max z = 2为 + 4x2 + x3 要求:(1)写出其对偶问题;(2)已知原问题最优解为 X* =(2,2,4,OT,试根据对偶理论,直 接求出对偶问题的最优解。 解: min w =8yi +6y2 +6y3 +9y4 例已知原问题 Max z =x 1 + 2 x2 + Xi + 2 X2 + 2 X3 + 2x 1 + x2 + 3 x3 + Xi、 x 2、 x 3、 和对偶问题 Min w =20y 1 + 20 y2 yi + 2y2绍 2y 1 + y2>2 2y 1 + 3 目 2 >3 3y 1 + 2 y2 >4 yi、 y2> 0 已知对偶问题的最优解 yr = 1.2、y2 =0.2,最优值 min w=28 + X4 Xi 2xi + 3x2 + x4 + x2 <8 st.{ X2 +X3 +X4 + X2 +X3 xj >0(j =1,…4 ) Xi <9 (1) y1 +2y2 3y1十 s.t「 5兰2 y2 + y3 + y4 > 4 y3 + y4 31 5 31 y1 yj 网=1,…4) 、2)因为X1,X2,X3>0,第四个约束取等号,根据互补松弛定理得: 丫1 +2y2 +丫4 =2 3% + 丫2 中丫3 +丫4 =4 =1 y3 +y4 + y4 求得对偶问题的最优解为: =0 * 「4 3 \ Y = — ,-,1,0 I,最优值 min w=16。 V5 5丿 3 X3 + 4 X4 3 x4 w 20 2X4'w20 x4 > 0 可用如下方法求解: 引入将原问题和对偶问题化为标准形式。 Max z =xi + 2x2 + 3x3 + 4x4 xi + 2 X2 + 2x3 + 3x4 + X5 = 20 2xi + X2 + 3X3 + 2X4 Xi、X2、X3、X4、X5、 + X6 =20 X6 > 0 Min w =20y 1 + 20 y2 y1+药2 ― y3 2y1 + y2 2y1 + 3y2 3y1 +^2 -y4 -壮 =1 =2 =3 —¥6 = 4 y1、72、y3、y4、yg、y》0 y1=1.2>0,而¥1与Xg中至少有一个为零,故x5 =00 同理,¥2=0.2>0,所以 x6=0 0 对偶问题的第一个约束条件在取最优值时 y1+2y2=1.2+2X 0.2=1.6>1 这就表示该约束条件的松弛变量: ¥3=1.6— 1=0.6>0 ¥3与冷中至少有一个为零,故x1=0o (4)同理,对于第2个约束条件在取得最优值时 2y1+y2= 2X 1.2+0.2=2.6>2 ¥4=2.6— 2=0.6>0 y4与X2中至少有一个为零,故x2=0o (1) (5) 同理,对于第3个约束条件在取得最优值时 2yi+3y2= 2X 1.2+ 3 X 0.2=3 y5=3 — 3=0 y5与X3中至少有一个为零,故X3>0或者X3=0。 (6) 对于第4个约束条件的分析也可得到 X4>0或者X4=0。 对于(5)和(6)的分析,对于确定原问题的最优解没有 任何帮助。但从(1)至U( 4)的分析中得知,原问题取得 最优解时: X5= 0,X6= 0,Xi= 0,X2= 0 代入原问题的约束方程组得: 2X3+3X4= 2 0 3X3+2X4= 2 0 解此方程组,可求得原问题的最优解为: Xi=0,X2= 0 ,X3= 4 ,X4 = 4 ,X5= 0,X6= 0 弱对偶性的推论: (1) 原问题任一可行解的目标函数值是其对偶问题目标函数值的下界; 反之对偶问 题任一可行解的目标函数值是其原问题目标函数值的上界 (2) 如原问题有可行解且目标函数值无界(具有无界解),则其对偶问题无可行解; 反之对偶问题有可行解且目标函数值无界,则其原问题无可行解。 注意:本点性质的逆不成立,当对偶问题无可行解时,其原问题或具有无界解或无 可行解,反之亦然。 (3) 若原问题有可行解而其对偶问题无可行解,则原问题目标函数值无界;反之对 偶问题有可行解而其原问题无可行解,贝w偶问题的目标函数值无界。 强对偶性(或称对偶定理) 若原问题及其对偶问题均具有可行解,则两者均具有最优解,且它们最优解的 目标函数值相等。 互补松弛性 在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中,如果对应某一约束条件的对偶变量值为非零,则 该约束条件取严格等式;反之如果约束条件取严格不等式,则其对应的对偶变量一 定为零。 影子价格 资源的市场价格是其价值的客观体现,相对比较稳定,而它的影子价格则有赖于资 源的利用情况,是未知数。因企业生产任务、产品结构等情况发生变化,资源的影 子价格也随之改变。 影子价格是一种边际价格。 资源的影子价格实际上又是一种机会成本。随着资源的买进卖出,其影子价格也将 随之发生变化,一直到影子价格与市场价格保持同等水平时,才处于平衡状态。 生产过程中如果某种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时,该种资源的影子价格为零;又当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