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浅谈5G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发展趋势_刘湘明
浅谈5G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发展趋势_刘湘明
参考文献
[1] 卓业映, 陈建民, 王锐 .5G 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 [J]. 中国新通信,2015 (8). [2] 李章明 .5G 移动通信技术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探讨 [J]. 广东 通信技术,2015 (4).
参考文献
[1] 周兰 , 陈少艾 .FANUC 0i-D/0i Mate-D 数控系统连接调试与 PMC 编程 [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2] 杨中力 , 温丹丽 .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M]. 大连理工出 版社 ,2015.
2 优化结果
将图 1 所示的程序输入到数控系统中, 进行检测调试后开始 运行, 得到的结果是, 当系统自动触发润滑按钮, 润滑按钮指示灯 亮, 润滑系统开始工作, 对整个导轨进行自动润滑, 达到系统设定 的时间后, 系统自动停止润滑, 润滑按钮指示灯熄灭。 在润滑过程 (上接 81 页)
2 5G 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分析
从目前的角度看, 5G 的关键技术仍在发展阶段和研究阶段, 但学术界和产业认为,5G 的关键技术应包含下几个方面 : 一是 5G 关键技术与无线网络构架 ; 二是 5G 无线输送的关键技术 ; 三 是 5G 移动通信总体技术系统 ; 四是 5G 移动通信验证技术。 接下 来对业界十分关注的 5G 技术进行总的介绍。
Discussion on 5G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Liu Xiangming (Guangdong Haige iscreate Technology Co. company, Guangdong Guangzhou, 510627)
(1) 数据速率将不少于 1Gbps 是最基本要求。 目前 4G/LTE 的 传输速率达到 100Mbps, 而 5G 的速率将会达到每秒 1Gbps。 如果 用 4G 网络下载一个视频耗时 1 分钟, 则 5G 下载一部高清画质视 频只需 1 秒钟。 如果利用手机或平板上在线观看 4k 视频或将来 的 8k 视频,5G 下行速度为其提供了保障。 (2) 特大的通信容量在每平方公里的地理范围内, 无线移动 宽带系统的容量比目前 4G/LTE 增长 1000 倍, 平均每平方公里地 理范围内的连接数将不小于一百万个。 (3) 无线延迟时间要求小于一毫秒两部手机连接的时间在 3G 网络下为 500ms, 而 4G 网络则需要 50ms。 然而多数瞬时无线 应用的时间延迟不能多于一毫秒, 比如 5G 的应用于无人驾驶、 汽 车行驶中时, 当向无人驾驶发送紧急指令时, 延迟时间如果多一 毫秒, 可能就会有危险。 因此未来的网路延迟时间应小于一毫秒。 (4) 可支持的最大移动速度为 500km/h4G 支持的最大移动速 率为 350km/h, 当以每小时 500 公里速度移动时,5G 服务可保证 信号切换不中断。
3.2 高效化特点
5G 移动通信技术在无线传输的方向也做出了许多的研究与 应用, 这将促进未来的 5G 移动通信技术的传输速度与传统的移 动通信技术相比, 有着大幅度的提升。 这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对 于移动设备的上网速度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3.3 人性化特点
结合了传统移动通信技术存在的问题,5G 移动通信技术将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更加人性化。 这对于我们平时的使用提供了 更加便利与简洁的重要作用。
2.3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被称为高效的频谱效率技术, 该技术在 相同的物理信道上对两个方向信号的进行传输, 在通信双工节点 的接收机处通过对取消自身发射的信号干扰, 在发射信号时候, 同时接收另一节点的相同频信号。
3.1 网络化特点
5G 移动通信技术在网络核心技术上重点发展方向, 决定了 未来的 5G 移动通信技术将具备网络化的特点, 使其在未来的发 展过程中将会更好的与网络进行结合, 使其发展更全面化。
2.4 设备间直接通信技术
以往的移动通信系统连网方式, 以基站为中心点, 实现对市 区覆盖, 基站及中继站是不能随便移动的, 网络结构是有限制的, 在未来的 5G 网络里, 用户规模大, 数据流量大, 以传统的基站模 式为中心的组网方式, 是没办法满足业务需求。D2D 直接通信技 术在没有基站的情况下也能运转, 实现通信设备的直接通信, 开 拓了接入方式和网络连接。
1.2 主要性能指标
可以用以下几个主要的性能指标来描述 5G。
81
2017.01
用 sub77 延时功能模块使导轨润滑延迟 9.999 秒。 根据信号地址 和优化的要求编制如图 1 所示的 PMC 程序。 导轨润滑优化原理 : R60.1 信号常闭, 润滑系统自动启动控制面板上的润滑按 钮, 即 X7.5 导轨润滑信号接通, R60.0 线圈得电, 从而使 R60.2 线圈得电和输出 Y7.3 信号, 控制面板上的润滑指示灯亮,R60.0 和 R60.2 串联后并联实现自锁,R60.2 常开触点得电, 执行功 能模块 SUB77, 触发 Y2.6 信号, 使 Y2.6 导轨润滑信号持续延时 9.999 秒。 润滑过程中如若需要停止润滑, 可按下控制面板上的润滑按 钮, 即再次触发 X7.5 信号,R60.1 触发失电,R60.0 失电断开, 停止润滑。
2017.01
网络与信息工程
浅谈 5G 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刘湘明
(广东海格怡创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广州 ,510627)
摘要 : 随着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更高速、 更便捷、 更便宜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因此全球对于第五代移 动通信技术 (5G) 的研发正逐步升温。 本文主要分析了 5G 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 关键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 仅供参考。 关键词 : 5G 移动通信 ; 特点 ; 关键技术 ; 发展趋势 DOI:10.16520/ki.1000-8519.2017.01.044
测试工具与解决方案
中 (润滑不到 9.999 秒) , 再次按下润滑按钮, 润滑立即停止。 延时 润滑后的导轨油墨覆盖更均匀, 导轨更干净。
3 结束语
在数控车床现有的润滑系统中增加延时功能, 其好处是可以 弥补系统规定时间内的润滑不充分。 润滑不充分会导致导轨油膜 覆盖不均匀, 细小部分杂志冲洗不干净, 进而导致导轨的精度受 到影响而影响到加工精度。 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可以根据数控机 床的使用情况来设置不同的延时时间, 比如加工任务多, 加工环 境比较恶劣的机床, 可以增加延时时间, 让其自动润滑系统到达 最优的润滑效果。
2.5 密集网络技术
5G 是一个智能化、 宽带化、 多元化、 综合化的网络, 数据流量 是 4G 的 1000 倍。 想要实现目标有两种技术 : 一是在宏基站处布 置大规模天线来取得室外空间增益, 二是布置密集网络来满足室 外和室内数据需求。 在未来里, 向高频段宽带, 将采用更加密集的 方案, 部署高达 200 个以上扇区。
0 引言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就是我们所说的 5G 移动通信技术, 它 是 4G 移动通信技术的延伸, 在 4G 的基础上实现更快速的网络传 输。 而 5G 时代的建设, 也是目前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奋 斗目标。 通过对于 5G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将实现更快速的网络 传输, 为未来的网络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使我国的网络技术发 展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2.2 多天线传输技术
多天线技术, 经历了从二维到三维, 从无源到有源, 从高阶多 输入多输出到大规模阵列的发展, 能把频谱利用率提高到数十五 倍甚至高, 是目前 5G 技术唯一重要研究方向。
智能组网, 在未来里, 智能化技术是实现 5G 网络的是关键技术。
3 5G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根据对于 5G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的 5G 移动 通信技术将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Abstract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mobile Internet is more high-speed, more convenient and cheaper to become the goal of people’s pursuit. Therefore, the global development of the 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5G) is gradually warming up.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5G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key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for reference only. Keywords :5G mobile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ke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
1 5G 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及性能指标
1.1 5G 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
(1) 频谱利用率高。 在 5G 移动通信技术中, 高频段的频谱资 源将被应用的更为广泛, 但是在目前科技水平条件下, 由于会受 到高频段无线电波的穿透能力影响, 高频段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 还是会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 但这不会影响光载无线组网、 有线 与无线宽带技术的融合等技术的普遍应用。 (2) 通信系统性能有很大提高。 传统的通信系统理念, 是将信 息编译码、 点点之间的物理层面传输等技术作为核心目标, 而 5G 移动通信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将更加广泛的多点、 多天线、 多 用户、 多小区的相互协作、 相互组网作为重点的研究突破点, 以大 幅度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3) 设计理念先进。 在通信业务中, 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室内通 信业务的应用,5G 移动通信系统的优先设计目标定位在室内无 线网络的覆盖性能及其业务支撑能力上, 这将改变传统移动通信 系统的设计理念。 (4) 能耗和运营成本降低。5G 无线网络的 “软” 配置设计, 将 是未来该技术的重要研究、 探索方向, 网络资源可以由运营商根 据动态的业务流量变化而实时调整, 这样, 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和 网络资源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