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纳税实务 课程整体设计

纳税实务 课程整体设计

《纳税实务》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名称纳税实务课程代码编制人冯寓奇授课专业班级 P11会计10-17(电会)总学分 6总学时90编制时间 2012年8月《纳税实务》课程整体设计一、管理信息[课程名称]:纳税实务[课程代码]:[编制系]:会计系二、基本信息[学期]: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学分]: 6[学时]:总学时:90 周学时:6[授课对象]: P11会计10-17(电会方向)[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前续课程]: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后续课程]:财务管理审计会计报表分析三、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总体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了解我国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要缴纳的具体税种,理解、掌握各税种的相关法律制度知识,掌握各种税种的计算方法,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等相关工作,能够运用税收知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初步的纳税筹划,具备办税员的工作能力。

(1)专业能力会完成中小企业与基层单位的税款的计算、申报、缴纳会开发票会熟练操作纳税申报系统会帮助企业进行纳税筹划(2)社会能力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能与工商、银行、中介服务、客户等单位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能进行自我批评的检查具有工作责任感(3)方法能力能自主学习会计信息化新知识、新技术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4)职业素养目标2、课程内容及教学设计(1) 学习情境划分与时间安排《纳税实务》采用以项目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八个学习情境(项目)组成,每个学习情境又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单元(工作任务)。

(2)学习情境教学设计学习情境的教学设计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a.学习情境的设计要符合基于会计职业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思路的要求。

学习情境是在学校内仿真会计职业环境中对真实会计过程的教学化加工,以完成某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目标。

b.学习情境的前后排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双证就业”的办学要求。

c.《纳税实务》学习情境的设计要兼顾后续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力求符合教育部提出的“注重基础、突出适用、增加弹性、精选内容”的要求。

具体设计见下表:56789103.教学方法设计本课程教学为适应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办税业务工作的特点和我校教学资源的实际,对教学方法做出了一些创新,灵活采用了项目小组工作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案例引导分析法以及网络自主学习法等各种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勤于实践积极完成学习项目工作任务。

(1)项目教学法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工作任务就是在两个学期的税法课程教学中,完成“走进税收”“增值税纳税实务”、“消费税纳税实务”等8个教学工作项目。

每个工作项目都要完成与实际工作中相同的从分散的经济业务原始凭证到最终的纳税申报表的数据的判断和归集处理过程,这种数据判断和归集处理过程涉及到税法条文和会计核算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情境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学习环境与氛围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情境教学方法仍以现行教材为基本研究内容,但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并为学生提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背景,为学生设置学习的情境,建立学习的氛围。

如在讲授增值税纳税项目时,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来讲解增值税的价外税特征、结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表》来讲解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结合金税工程及CTAIS工程讲解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等,使空洞而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而形象。

又如在讲授个人所得税法纳税实务项目时,可将听课的学生现场分组安排角色,来解释在同样的收人条件下,家庭赡养条件等客观因素对于不同家庭的税收负担的影响,说明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规定的不足之处,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研究税收法规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也使学生知道了如何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懂得了如何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问有所知,为终身学习和思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案例引导分析法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案例包括用于办税业务指引的实用案例、违法处理的警示案例和纳税筹划的提升案例。

其中的办税业务指引案例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案例。

案例的表现形式有:文字、图片、影像、Flash 演示、动漫等。

通过案例演示能够较好地引导课程内容的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分析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加深对税法的理解;通过违法案例的警示作用,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意识;通过比较简单直观的纳税筹划案例,能让学生看到学好税法给企业带来不花成本的经济效益,从而激发学生通过学好税法继而学好其他税收类课程的积极性。

4.教学队伍5.实践教学设计实训项目实施过程四、能力测试与考核方式设计根据学院《以考试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内涵建设的指导意见》及教学部会计专业考试模式改革方案指导意见,制定纳税实务课程的考试模式改革设计方案。

通过考试模式的改革,使“四个融为一体”和“两个深入”的人才培养理念融入课程教学过程。

通过闭卷考核、实操考核、专题习作等多种形式的考核,全面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学习,达到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核心目标。

五、教学条件与学习资源设计1.教学条件(1)实验实训用场所:学生进行网上纳税申报的计算机实训室;(2)实验实训用工具设备:会计工作所涉及到的各类办公用品,如打印机、装订机、点钞机、验钞机、税控机、扫描仪、文件柜、计算器、金融财会专用计算器、订书机、笔筒、剪刀、裁纸刀、复写纸、胶水、环形针、大头针、公章、印泥等;(3)实验实训用资料:与申报纳税相关的空白税务资料;与银行业务相关的空白银行票据等;(4)有一定数量的紧密型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训基地;(5)校内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良好职业修养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6)校外有一批既具有丰富的会计职业工作经验,又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会计行业专家参与学习领域课程标准的制定;(7)有较为丰富的课堂与学习指导教学资源,具体包括教学课件与软件、习题与案例、试题库、图书与文献资料、会计法律法规文件等。

2.学习资源(1)《纳税实务》课程教材,马克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2)音像、动画素材和网络教学资料;(3)电子书籍、电子期刊和数字图书馆;(4)Internet互联网和会计教育在线等信息资源。

3.综合能力考核资料(1)案例资料学习情境(项目)4 填写营业税的纳税申报表东明建筑公司(纳税人识别号:370301613581500)2004年12月发生业务如下:当年承包的某企业办公楼已完工并验收合格,施工中代垫原材料 500000元,其他物资10000元,动力20000元,收到结算工程收入130000元。

承建某学院宿舍楼 1座,按进度结算当月取得施工收入 40000元.当年承包1400000元的工程,并将其中 600000元转包给某建筑队,该工程已于上月完工,本月收到建设单位的银行汇票。

本年 6月完工的自建房屋本月售出,收入 900000元,收到银行汇票;房屋成本600000元,该省成本利润率为10%。

(2)要求:计算该公司当月应纳营业税税额并填制申报表。

营业税纳税申报表填表日期:年月日纳税人识别号: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六、第一节课设计1. 作一个自我介绍。

(3分钟)2.介绍授课目标和考核要求及学习方法,说明课程的安排。

(20分钟)以发生在同学身边的税法事件入手,美国著名政治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人生中只有两件事不可避免,那就是死亡和纳税。

”想想看,我们每个人一来到这个世界上,税收就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形影不离。

就拿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来说吧:衣:我们买的衣服中,所付的价款就包含着税。

即使是妈妈亲手缝制的衣服,那些所买的布和线也是纳过税的哟。

食:我们吃的米、面、油、盐、酱油、醋等,在购买时也含着税。

住:我们购买的住房,在房价中也包含着税款。

行:我们出行乘坐各种交通工具,买票时就包含着税款。

即使是咱们的私家车,加油时也同样缴纳了税款。

通过这些案例的讲授,让学生感到税收就在他们身边,进而与学生讨论税收税法的重要性以及作为纳税人应享有的权利,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这门课时必须的,是有用的。

说明课程的安排(包括周课时、具体上课时间及考试时间),解释对教材的处理意见(如增加或删除的某部分内容),介绍课程的考核要求。

3.讲授新课“税收概述”(55分钟)①介绍本次课的目标。

②讲授新课。

③学生讨论税收的作用。

4.课后书面作业:收集资料:我国税收的起源及发展(3分钟)5.介绍相关网站和专业杂志。

(2分钟)七、参考资料1.《税法》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社 2009.42.《税法》主编王金申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123.《企业纳税实务》主编梁伟样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084.《初级会计实务》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编审委员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25.《中级会计实务》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编审委员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26.《纳税实务》优质核心课程网站(/nssw/)7.国家税务总局网(/)8.中国税收筹划网(/)9.中华税收咨询网(/)10.中国税务信息网(/index/)11.山东纳税服务网(/)12.山东注册会计师协会()1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