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
1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
1) 链球菌胞浆或分泌蛋白的某些成分
(抗原)导致免疫反应后可通过免疫复合物 沉积于肾小球致病。
2) 种植于肾小球的抗原与循环中的特异 性抗体相结合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
肾小球内的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导 致肾小球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并可 吸引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导致肾 脏病变。
病理
肾脏体积可较正常增大,病变主要累及 肾小球, 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 小球肾炎。肾小管病变多不明显,肾间质可 有水肿及灶性炎症细胞浸润。 光镜: 弥漫性肾小球病变,以内皮细胞及系 膜细胞增生为主要表现。 电镜: 肾小球上皮细胞下有驼峰状大块电子
急性肾小球肾炎
特点: 以急性肾炎综合症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一组疾病。其特点为急性起病,患者 出现血尿 、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 可有一过性氮 质血症。
病因
1)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β 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常见为
A组12型等。
2)非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细菌性感染、败血症、病毒感染、寄生 虫感染。
.
发病机制
鉴别诊断
(一)以急性肾炎综合症起病的肾小球疾病
1.其他病原体感染后急性肾炎
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后3~5天,临 床表现较轻,C3可不降低,少有水肿和高血 压,临床自限。ຫໍສະໝຸດ 2.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常表现为肾病综合症,病重持续无自愈倾 向,50~70%患者呈持续低补体血症,8周内 不恢复。
3.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一)水肿
80%以上患者均有水肿,典型者表现晨起 眼睑及颜面水肿或伴有下肢轻度可凹性水 肿,少数严重者可全身浮肿或胸腹水。
(二) 尿异常
❖ 血尿:
几乎全部患者有肾小球源性血尿,约40% 可有肉眼血尿。
❖ 蛋白尿:
轻、中度蛋白尿,少于20%患者可呈肾病 综合症。
❖ 细胞成分:
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颗粒管型和 红细胞管型。
(三) 高血压
80%患者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少数患者 可出现严重高血压。
(四)肾功能异常
少数患者可少尿,多于1~2周后尿量渐增, 极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五)免疫学检查异常
C3、CH50下降,8周内渐恢复正常,ASO及 CIC可升高。
诊断
链球菌感染后1~3周发生血尿、蛋白尿、 水肿和高血压,甚至少尿及氮质血症等急性 肾炎综合症表现,血C3下降,病情于发病8周 内逐渐减轻至完全恢复正常。
(IgA肾病及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血C3正常,无自愈倾向,前驱期短(数小 时至数日内)。
(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早期出现少尿、无尿及肾功能急剧恶化为 特征。
(三)全身系统性疾病肾脏受累
SLE、过敏性紫癜肾炎
治疗
(一)急性期:
卧床休息2~3周,直至肉眼血尿消失,血 压恢复正常及水肿减退,然后逐渐进行室内 活动。
致密物沉积。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但以儿童及青年多
见,男性多于女性。
前驱感染后经1~3周无症状的间歇期而 发病,呼吸道感染引起者为6~12天,皮肤 感染引起者为14~28天,起病较急,病情 轻重悬殊,轻者仅有尿常规及血清C3异常, 典型者呈急性肾炎综合症,重者可发生急
性肾功能衰竭。
(二)饮食和入量
急性期:
低盐,3g/日以下。
氮质血症: 限制蛋白摄入,20g/日。
水肿、尿少: 限液体
(三)感染灶的治疗
抗炎治疗10~14天。
(四)对症治疗
利尿、消肿、降血压,预防心脑合并症的发生。
(五)透析治疗
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时,应 及时给予透析治疗。
(六)中医药治疗
预后
绝大多数患者于1~4周内出现利尿、 消肿、降压,尿化验也常随之好转,血C3 在4~8周内恢复正常,但少量镜下血尿及 微量尿蛋白可迁延半年至一年才消失, <1%的患者可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救治不当 而死亡。
成人患者的长期预后各家报告不一, 认为多数病例预后良好,可完全治愈,约 6%~18%病例可转为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