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猪生产试卷

2014年猪生产试卷

猪生产
一、名词解释(20分)
1.屠宰率:胴体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比。

即:胴体重/宰前活重×100% 杂种优势利用:又叫经济杂交,指的是杂交亲本的选优提纯和杂交组合的有效选择。

2.初生个体重:是指仔猪在出生后吃初乳前称重所得的个体重量。

3.集约化养猪:指以“集中、密集、约制、节约”为前提,按照养猪生产的客观规律,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而采取的对猪群、劳动力、设备的合理配置和适度组合的经营形式。

4.教槽料:
5.DFD猪肉:宰后肌肉外观呈现暗红色、质地硬、肌肉表面干燥的特征,即DFD肉。

这类肉由于肌肉表面干燥、结构致密、嫩度差,同样既不适合鲜食用也不适合加工用。

6.发情周期(性周期):母猪上一次发情排卵到下一次发情排卵的这段时间称之为发情周期,也叫性周期。

7.全进全出:全进全出制是指同一批猪群同时转入、同时转出,按节律转群进行生产,全年不分季节均衡生产。

8.妊娠从受精—分娩前的整个时期,就妊娠的全过程
9.早期隔离断奶:其实质内容是,母猪在分娩前按常规程序进行有关疾病的免疫注射,仔猪出生后保证吃到初乳,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预防接种后,在10~21日龄断奶,然后把仔猪在隔离条件下保育饲养。

保育仔猪舍要与母猪舍及生产猪舍分离开,隔离距离约在250m
到10km,根据隔离条件不同而不同。

这种方法称之。

10.杂种优势:又叫经济杂交,指的是杂交亲本的选优提纯和杂交组
合的有效选择。

二、填空题(20分)
1、规模化猪场采用的仔猪断奶方式一般是采用(一次性断奶)法进行断奶。

3、现代养猪业中商品肉猪出栏时间一般为( 5-6)月,体重一般为(90-110 )㎏比较适宜。

4、促进母猪发情排卵的方法有(诱情)(并窝)(激素催情)(按摩乳房)(合圈)等。

8、现代化养猪生产工艺一般实行(四段式饲养工艺)最好。

9、某现代化养猪场有1800头种母猪群,平均每头母猪年产2、3窝,其繁殖周期是(172 )天。

10、现代化养猪场若每周有30头母猪参加配种,实行母猪单栏饲养,一般配种舍应设置(165 )个栏位。

11、母猪年产仔窝数=( 365(天)/(空怀期十妊娠期十哺乳期))
12、在仔猪补饲中,可以在饲料中加入盐酸(柠檬酸)(乳酸)等。

13、衡量母猪的繁殖性能的指标主要包括(产子数)、初生重和初生窝重、(泌乳力)、断奶个体重和断奶窝重、(断奶仔猪数)等。

14.集约化饲养,公猪与母猪的比例最好控制在(1:20-30)的范围内。

三.判断题(10分)
1.防猪瘟首先应接种猪瘟疫苗。


2.重复配种是指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用两头公猪先后间隔5-10分钟各配一次。


3.利用猪的嗅觉敏感的生物学特性,在生产中可以指导进行猪的三定位调教。


4.某猪场哺乳仔猪实行28天断奶,则该场的种猪生产周期为156天。


5.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这是因为免疫抗体是一种大分子球蛋白,胚胎期由于母体血管与胎儿脐带血管之间被6—7层组织隔开,限制了母体抗体通过血液向胎儿转移。

因而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自身也不能产生抗体。

必须靠吃初乳加强免疫力。


6.哺乳仔猪最常见的四种病分别是仔猪黄痢、仔猪红痢、仔猪白痢和传染性胃肠炎。


7.某两窝猪产仔时间分别产后是7天和10天,互相可以进行寄养。


8.仔猪去势时间一般在生后30—35天,体重5—7kg。


9.一般妊娠母猪在产前7—10天可以迁入产房,以便对新环境的熟悉。


四.简答题(20分)
1.我国引入国外猪品种常见的有哪几种?
答:(1)长白猪、(2)大约克夏猪、(3)巴克夏猪、(4)汉普夏猪、(5)杜洛克猪(6)皮特兰猪
2.如何对怀妊母猪进行饲养管理?
答:怀妊母猪营养需要的总要求是前期供给数量相对较少,但饲料品质要好;后期供给数量要大,品质也要好。

饲养方式采用:(1)“两头精、中间粗”的饲养方式。

适用于体况较差的经产母猪。

(2)“步步升高”的饲养方式。

适用于初产母猪。

(3)“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

适用于体况较好的经产母猪
3.简述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

答:抓三食,过三关是仔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措施:
(1)抓乳食,过好初生关。

一是固定乳头,吃好初乳;二是加强保温,防冻防压。

(2)抓开食,过好补料关。

出生头一周随仔猪的生长依次补充矿物质、水和饲料。

(3)抓旺食,过好断奶关。

仔猪30天以后,应尽量加大采食量,补充多样化、营养丰富的饲料。

4.何为初生仔猪?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试述初生仔猪护理的主要环节?
答:(1)初生仔猪是指生后一周龄以内的仔猪,是仔猪死亡率最高的阶段。

(2)初生仔猪具备仔猪的所有生理特点:调解能力差,行动不灵活、反应不灵敏;缺乏自动免疫能力,易患病;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生长发育速度快,物质代谢旺盛;容易患先天性贫血。

此期护理不当,极易导致被冻死、压死、踩死、饿死,或患病死亡。

因此,要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就必须加强初生仔猪的护理。

(3)初生仔猪护理主要环节如下:做好保温工作;固定奶头,早吃初乳;加强看护,防止踩压死亡;实行寄养、并窝及人工哺育;补充微量元素
包括补充铁、硒、铜等;对弱仔及受冻仔猪进行及时抢救,以提高其成活率。

5.绘制四个阶段肥育法工艺流程图?
五.计算题(10分)
1.某猪场要达到年产商品猪10000头的生产量,假定受胎率为100%,均产10头/胎,断奶成活率80%,之后为95%,哺乳期为28天,断奶后10天发情配种,问猪场饲养种猪的规模为多大?
答:商品猪10000头
(1)确定母猪年产胎次A=365/(114+B+C)
B 哺乳天数(28天)
C 断奶后发情天数7-10天
A=365/(114+28+10)=2、4胎/年,假定受胎率为100%
(2)确定母猪的头数M:均产10头/胎,断奶成活率80%,之后为95%,10000
M= ————————— = 548头
2、4×10×0、8×0、95
(3)确定公猪数公母比例为 1:20G = 548/20 = 28头
因此该猪场应该饲养母猪548头,公猪28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