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一轮复习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精品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精品课件


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
流程
2、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和失水证据
洋葱鳞片叶 外表皮(紫色)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 细胞壁 液 泡
质壁分离
原生质层 间 隙 (充满外界溶液)
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3.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 (1)原因
观察质壁分离的三个指标
特别提醒 1、质壁分离后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 满的是浓度降低的外界溶液,因细胞壁 是全透性且有水分通过原生质层渗出来。
(3)吸水为 自由扩散 ,吸收离子为 主动运输 ,且无
机盐离子必须溶于水后才能被吸收,所以吸水和
吸收无机盐离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2)、微生物吸收无机盐离子的特点 不同微生物对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表现出较大 的差异: (1)不同微生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 选择性 。 (2)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无机盐离子的需要量 不同。
A.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B.图(一)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 到C的速度 C.图(二)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 到A的速度 D.图(一)中B浓度大于C的浓度
考点二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和失水证据 实验强化在平时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提醒 ①分生区细胞和干种子细胞因无大液泡, 不能发生渗透作用,无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②若有细胞壁的存在,不管失水还是吸水,细胞体 积变化不大。但动物细胞体积会发生明显变化。
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番茄和水稻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比较
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含有Ca2+、Mg2+ 和SiO44-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及分析如下:
水分进出细胞 处于平衡状态
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对比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与渗透吸水装置
细胞壁(全透性) 细胞膜 细胞质 原生质层 (选择透过性) 液泡膜 细胞液 水或一定浓 度的溶液
蔗糖液 半透膜
清水
结论:成熟的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能够组成 一个渗透装置,通过渗透作用的方式吸水和失水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渗透作用的条件: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水分渗透方向: 低浓度溶液 高浓度溶液
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动物细胞的 细胞膜 相当于半透膜,两侧具
有浓度差,构成渗透系统,故可发生 渗透作用。
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
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
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的原理
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一、渗透作用的原理
1、扩散:是两种不同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渗透吸水的原理
通过膜上孔径的 大小决定物质分 子是否通过
清水 蔗糖液
半透膜
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 3 渗透作用: 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①具有半透膜;
2、若用50%(或0.5g/ml)蔗糖溶液做实 验,能发生质壁分离但不能复原,因细 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3、若用尿素、乙二醇、KNO3、NaCl 做实验会出现自动复原现象,因外界 物质会转移到细胞内而引起细胞液浓度 升高。
对相近易混淆概念理解辨析模糊
1.扩散作用和渗透作用的关系
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运动称为扩 散作用。 渗透作用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扩散,它是指 水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或选择透过性膜)
(1)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Ca2+、Mg2+ 大 , 造成培养液中Ca2+、Mg2+浓度 上升;番茄吸收水
的相对速度比吸收SiO44-大 ,造成培养液中SiO44浓度 上升 。
(2)不同植物对 同一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 同一种植物对 不同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也有差异, 说明植物细胞膜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
1.渗透系统的组成(如图)及条件
1.渗透系统的组成(如图)及条件
注意: ①若溶质分子能通过半透膜,则先是浓 度高的一侧液面升高,随后另一侧液面上升,最后 达到渗透平衡。 ②上图中,在达到渗透平衡后,只要存在 液面差Δh,则S1溶液的浓度仍大于S2溶液的浓度。 ③水分子的移动方向:双向移动,但水分子数多 (低浓度)溶液流向水分子数少(高浓度)溶液。 达到平衡时,水分子出入两种溶液体系的量相等。
3.原生质层、原生质体 (1)原生质层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 膜的结构,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膜之间的细胞 质组成,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此结构
仅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
(2)原生质体是去除了植物细胞壁后所剩下的具有 生物活性的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 质、细胞核三部分,常作为植物细胞融合的材料。
实例点拨
1.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有少 量红墨水、含量为30%的蔗糖溶 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 到细胞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部
位①②的颜色分别是
A.①无色②绿色 C.①红色②无色 B.①红色②绿色 D.①红色②红色
实例点拨
2.(2008·上海卷,20)在保持
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 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 如右图。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 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 将 A.不变 C.减小 B.增大 D.先增后减
所有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构建知识网络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渗透系统与渗透作用
(1)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 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 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 纸。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 浓度差。浓度差的实质是单位 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数的差, 即物质的量浓度之差,即摩尔 浓度而不是质量浓度。
练一练 下列哪些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并总结发生质壁分 离的条件。 a.叶肉细胞 g.导管细胞 答案 (1)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a、b、d (2)有大液泡(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才能发 b.根毛成熟区细胞 e.干种子细胞 c.分生区细胞 f.动物细胞 d.洋葱表皮细胞
生质壁分离。动物细胞、无大液泡的或死的植物
解析

b浓度溶液中,萝卜条质量减小,说明萝
卜条在失水,重新放在浓度小于b的a浓度溶液 中,萝卜条会吸水,质量将增大。
实例点拨
3、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一),A代表清水,B、 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 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进行的扩散。
2.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
(1)区别 ①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也可 以是无生命的物理性膜,即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 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物质能否通过
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②选择透过性膜是具有生命的生物膜,载体的 存在决定了其对不同物质是否吸收的选择性。细胞 死亡或膜载体蛋白失活后,其选择透过性丧失。 (2)共性 都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而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