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矛盾分析方法总结 (1)

矛盾分析方法总结 (1)

(2)任何生命有机体,都存在这同化与异化的矛盾。 生命过程中既有新生,又有死亡。这些就体现了生和死 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3)对于一个特定的有机体来说,新陈代谢的最终结 果,必然是有机体的日趋衰老以至死亡。但个别生命有 机体的死亡,并不是整个生命有机界的终结,而是它进 一步发展的条件。
1、人死不能复生,为什么说生和死可以互相转化?
坚持矛盾分析 的方法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失败是成功之母” “吃一堑,长一智”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盲人为什么会领路
英国首都伦敦是个“雾都”.一天早晨,国会议员史密 斯先生出门,他要在八点钟之前赶到国会参加一个重要 会议.可是大雾弥漫,咫尺之内,不见人影.史密斯先生没 走多远就迷路了,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碰到一个 人.那人说:“先生,您有什么事?”史密斯赶紧告诉他 自己要到国会开会.那人说:“先生,你先别着急,我带你 去.”说完就领着史密斯向前走去.他们走过一条街道, 拐了一个弯,穿过了一个广场,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国会 大楼.史密斯大为惊讶:“先生,这么大的雾,您是怎么找 得着路的?”那人说:“有雾没雾对我来说是一个样,我 是个盲人.”
普遍性
客观性
正确对待矛盾…, 坚持全面的观点
斗 争 一 性 性
具 正确地认识事物 矛盾 有 学会科学工作方法 两 (表现) 种 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属 两 性 主、次 抓重点 种 矛盾及 情 统筹兼顾 坚持两点 形 关系 同
普遍性和 特殊性的 关系
坚持共性和个性结合
矛 盾 分 析 法
矛盾主、 次方面及 关系
简单事物/一种矛盾的 两个对立面之间的关系。 矛盾两个方面的发展不 平衡
方法 善于抓住关键、重点、 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论不 中心;集中主要力量解 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和 同 决主要矛盾, 主流 联 1、都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是讲矛盾发展不平衡 系 的问题 2、都是重点论中所要把握的重点 3、主要矛盾中也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
3、联系、发展、矛盾的关系
内部联系
外部联系
内部矛盾
(内因)
联系
构成
运动
引起 推动
变化、发展
根本内容
矛盾
外部矛盾
(外因)
推动(动力、原因)
联系、发展、矛盾是统一的,联系的观点、发展 的观点、矛盾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观点。
4、澄清几种错误观点
(1)不能把哲学上讲的“斗争”与日常生活中特别是 政 治用语的中的“对立”、“斗争”混为一谈。 (2)不能把两点仅仅理解为优点和缺点、成绩和错误。 (3)不能认为事事有矛盾就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 矛盾。 (4)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错误认为矛盾是 永远不能解决的。 (5)不能认为矛盾越少越好。 (6)不能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7)不能认为矛盾就是事物内部既相互排斥,又相互斗 争的关系。
2、正确理解一分为二
(1)一分为二是世界观,即对事物自身包含矛盾的 一个科学判断。矛盾统一体总是有双方构成。
(2)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存在于“事物自身”。 ①矛盾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 是主观强加于客观事物的。 ②“事物自身”既指事物内部,又指事物之间。
(3)一分为二也是方法论。
(4)坚持一分为二要反对一点论、片面性、绝对化 的观点。
比较
比较 区 信息词 别
主要矛盾和次要 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 方面
做题时判断主要 做题时判断矛盾主要方 矛盾可注意以下 面可注意以下字眼,如 字眼,如“重点、 “主流、大局、性质、 关键、中心” 主体、” 1、“关系”的共同性 联 (1)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系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都是讲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的特殊性的两 种情形 3、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主要矛盾中也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复杂事物的性 质主要地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06全国文综Ⅰ,30)国泰民安是中国人 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卷思 维,因为“思所以危则安矣”。居安思危, 思所以危则为安是因为( C )
①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 ②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 ③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包含 ④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矛盾的含义: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对立 斗争性,矛盾双方互相排 斥、互相分离的属性、趋 势 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 对的,无条件的。 (2)统一 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 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 势
矛盾双方的“统一”是相 对的,有条件的。 哲学上的“对立”“斗争” “统一”的两种情形 与具体矛盾斗争是共性与 ① 个性的关系 ②
盲人为明人领路,乍听起来出乎意料,可细想一下又 在情理之中。 . 思考:上述材料体现什么哲学道理?
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 相互转化,在大雾的的条件下,明眼人 看得见的优势反而成为劣势—找不着路 了;盲人看不见的劣势却转化为优势— 任凭雾再大也能自由行走。
注意:
(1)我们说的生和死可以互相转化,并不是指某一生 命有机体的个体,而是说生和死作为一对矛盾,其本身 就存在于生命有机体的运动中,生命有机体每时每刻都 存在着生和死的矛盾运动。
分清主流 和支流
论和重点 论的统一
全面
(06 北京文综,38)材料一 改革开放前,平均 主义分配体制严重制约了效率的提高,党的十四 届三中全会针对这一状况提出了“效率优先,兼 顾公平”,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 针对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适时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材料二 效率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从 而为促进公平制造条件;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 定,从而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在不放松效率的前提下, 逐步缩小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 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牵牛要牵牛鼻子” “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好钢要使在刀刃上” “打蛇要打蛇七寸” “射人先射马,擒贼 先擒王”“关键……” “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荷花好看也要绿叶 扶持”“抓大放小”
含义
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 矛盾 地位、起主导作用的 的 矛盾方面。事物的性 主要 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 方面 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 面规定的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 方面 起作用 复杂事物中(众多矛 每一事物中 的范围 盾中1:多) (在一种矛盾中1:1) 所处的 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 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 位;其他次要矛盾处 配地位;矛盾的次要方 区 地位 于从属地位 面处于被支配地位 别 所起的 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 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 起决定作用;次要矛 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 作用 盾不起决定作用 不起主导作用 方法论 抓住关键、重点、中 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正 心,集中主要力量解决 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分 主要矛盾;统筹兼顾,清主流和支流,全面分 防止“单打一” 析矛盾
联系
方法论 信息词
二者的关 看问题 系是对立 要全面 统一的。 它们相互 分清矛 排斥,又 盾的主 相互依赖, 要方面 在一定条 和次要 件下可以 方面, 矛盾 处于被支配地位、 相互转化 分清主 的 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 流和支 次要 方面 流 方面
看全局 看大局
比较
主要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
含义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 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 不同 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 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 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方面 区 研究 复杂事物过程中同时存 别 的问 在的诸多矛盾之间的相 题不 互关系。许多矛盾的发 同 展不平衡
含义 主 要 矛 盾 在事物发展 过程中处于 支配地位、 对事物发展 起决定作用 的矛盾 其他处于从 属地位、对 事物发展不 起决定作用 的矛盾
联系
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论
信息词
次 要 矛 盾
主要矛 抓重点 盾、次 抓关键 要矛盾 抓中心 相互依 集中力 赖,相 量解决 互影响, 主要矛 在一定 盾, 条件下 统筹兼 可以相 顾,恰 互转化 当地处 理好次 要矛盾
(3)不能认为事事有矛盾就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 矛盾。
“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 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两个 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能构成现实的矛 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他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 能构成矛盾关系。
矛盾具有客观性。矛盾的多少是客观的。旧的矛盾 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因此,就事物发展来说, 不能以矛盾的多少为标准来判断是还是坏,只能以是否 有利于新事物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来 衡量好坏,不能一概认为矛盾越少越好。
客观性 正确对待矛盾..; 普遍性 坚持全面的观点 唯 具 物 核 矛盾 有 心 辩 两 证 种 法 属
性 两 种 情 形
普遍性和 特殊性的 关系 特殊性 主、次 矛盾 矛盾主、 次方面
坚持共性和个性结合 一般认识秩序 科学工作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抓重点
斗 争 性
同 一 性
统筹兼顾
分清主流 和支流 全面
答案: (1)效率与公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坚 持全面的观点。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的,过分重 视一方,另一方就受到影响。效率与公平又是 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一方的合理解决可以 为另一方的发展创造条件。不能离开效率谈公 平,也不能离开公平谈效率。 (2)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针对效率与公平在不同 时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3)要全面地看问题。既要重视效率,也要 注重公平,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两点 论和重点 论的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