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期末复习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期末复习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期末总结【题型】一、单选有20道题,每题1分。

二、多选有10道,每题2分。

三、调查问卷中题目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并改正,有5道,每题3分,总共15分。

四、操作应用题有3道,每题10分,总共30分。

社会支持/社会阶层、系统抽样/分层抽样、量表(制作一份测量自信心的李克特量表/制作一份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来表达对一个人的爱。

)五、设计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自选1道题来做。

客观题:社会研究的四种基本方式分别是: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定性)和文献研究。

选择调查主题选题阶段调查课题明确化论证调查课题开始探索性调查设计调查方案准备阶段课题的操作化与指标设计问卷设计抽样设计社会调查的五个基本程序进入现场调查实施阶段采用调查方法收集调查资料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录入分析阶段进行统计分析开展理论分析撰写调查报告总结阶段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理论课题是以检验和发展某些理论或假设为目的而确立的课题。

如何选择调查课题: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从个人经历中寻找、从相关文献中寻找。

课题的创新性,即调查课题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地方。

调查方案应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实用性、时效性、经济性、一定的弹性原则。

探索性社会调查是对某一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进行初步的考察和了解的一种社会调查方式,目的是初步地考查和了解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

描述性社会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回答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是什么”的问题。

如:全国人口普查、市场调查。

解释性社会调查是以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探寻社会想象的产生原因、揭示社会现象发生或变化的规律、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或后果为目的的调查研究。

根据社会调查维度的不同,可以把社会调查划分为横剖调查和纵贯调查。

纵贯调查又包括趋势调查、同期群调查和同组调查。

其中同期群调查是指对同一时期的某一类型人群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进行的调查。

文化素质可以具体化为文化程度(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取值的变量。

性别和年龄也是变量来着。

常用的非概率抽样有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和雪球抽样。

社会测量的层次有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

定类测量(分类):如测量一个人的性别、职业(工人、农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商人、其他六类等等。

)、婚姻状况、宗教信仰、所属党派等,都是属于定类测量来的。

定序测量(按不同的强度、程度、等级排列的):如测量人们的文化程度(受教育年限)。

可以将他们依照由高到低的等级依次分为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大学及以上;再如测量城市的规模,按照城市等级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定距测量(相互间是可以进行加减运算的):如测量一个人的智商(学术水平)、测量自然界中的温度。

(注意:定距测量的值虽然可以为零,但不具备数学意义,如温度为零,并不代表没有温度,而是说温度达到了冰点温度。

)定比测量(测量所得的数据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如对人们的收入、年龄、性别比、出生率、离婚率、城市的人口密度等所进行的测量都是定比测量。

注意:判断是定距还是定比测量的依据是:看零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零没有实际意义的则为定距,有实际意义的则为定比。

)评价社会测量的两个标准是信度和效度。

信度的基本类型包括再测、复本、折半三个信度;效度包括表面、准则、结构三个效度。

★概念操作化:(有哪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的发展指标是什么?).问题设计:一、请对社会支持的概念具体操作化。

要求:内容不限,但必须逐步分解,起码达到三个层次10个具体指标。

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分别是情感支持、实际支持和交往支持。

情感支持的具体指标是(1)与配偶有矛盾时舒缓;(2)精神慰藉;(3)重大事项咨询。

实际支持的具体指标是(1)家务劳动;(2)患病时帮助;(3)借钱;(4)借生活日常用品;(5)帮助填表。

交往支持的具体指标是(1)一同外出;(2)拜访。

二、社会阶层的概念操作化:社会阶层的三个维度是收入方面、文化方面和职业方面。

收入方面可发展出来的指标是周薪、月薪、年薪文化方面的发展指标是文化程度职业方面的指标是职业。

抽样一、系统抽样的步骤:①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按一定顺序排号,编制出抽样框;②计算抽样间距。

K(抽样间距)=N(总体规模)/n(样本规模)③在最前面的K个个体中,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个体,设序号为A;④字A开始,每隔K个个体抽取一个个体,则陆续抽取的个体所在位置序号为A,A+K, A+2K,……A+(n-1)K;即随机抽取的第一个数+(抽取的样本规模-1)×抽样间距。

⑤将这n个个体集合起来,就构成了该总体的一个样本;例如:在某大学总共3 000名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大学生样本。

请设计具体的系统抽样的思路?①先将3000名学生的名单依次编上号。

②抽样间距为3000÷100=30。

③先在1-30的数码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数字,假如抽到的第一个数字是10,那么就以10为第一个号码。

④每隔30名抽一个,这样我们便可得到10,40,70,...2980,总共100个号码。

⑤根据这100个号码,从总体名单中找出对应的100名学生,这100名学生就构成了样本。

二、分层抽样的步骤:①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如性别、年龄、职业或地域等)划分为若干类型或层次。

②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一个子样本。

③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例如:某中学有180名教职员工,其中教学人员144人,管理人员12人,后勤服务人员24人,从中要选取15人去参观旅游。

请设计具体的分层抽样的方法/思路?(分类-按比例抽-随机数表或抽签法。

)按15/180=1/12的比例,从教学人员中抽12人;从管理人员中抽取1人;从总务后勤人员中抽取2人;从各类人员抽取人数时,均采用随机数表法或抽签法,可抽到15人。

从某高校6000名在校大学生所构成的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3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样本的过程就是抽样。

概率抽样不同与非概率抽样,是因为概率抽样必须要遵循等概率原则。

抽样误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总体的分布方差和样本规模,要减少抽样误差,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增加样本规模。

(2)缩小总体分布的方差。

统计学中通常以30为界,将含有30个以上个案的样本称为大样本,将含有30个以下个案的样本称为小样本,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样本规模不能少于100个个案。

常见的五种概率抽样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

非概率抽样有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和雪球抽样。

操作自填问卷法的方法有:个别发送法、邮寄填答法和集中填答法。

当面访谈法的优点:调查回答率较高、调查资料的质量较好、调查对象的适用范围较广。

调查报告的正文大概要做占到整个篇幅的70%—80%。

文献调查的四个特征:没有时空限制、无反应性问题、效率高、花费少、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根据问卷再社会调查中的使用方式,可以将问卷划分为自填式问卷和访问式问卷两种类型。

问卷的基本结构包括:题目、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及其他资料。

客观检验法(即将问卷初稿打印若干份,一般在30-100份左右)然后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一个小样本,用这些问卷初稿进行调查。

最后通过检查和分析试调查的结果,从中发现问题和缺陷并进行修改。

要重点检查和分析回收率、有无填答错误和填答不完全的情况。

根据调查研究者在观察中的位置或角色,可将观察分为局外观察(如:观察儿童的行为和公共场所中人们的行为。

)和参与观察(如:新闻工作者或作家深入基层的采访或采风;公安人员打入犯罪集团内部进行的观察。

)根据访谈内容的标准化程度,可以将访谈调查划分为结构式访谈和无结构访谈。

无结构式访谈又称深度访谈或自由访谈。

根据访谈的性质,又可将无结构访谈细分为正式访谈与非正式访谈。

根据被访对象的数量,无结构访问还可以分为个别访问与集体访问。

集体访谈的参加人数通常以5-7人为宜,最多不超过10人。

集体访谈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头脑风暴法”,二是反向头脑风暴法。

当感觉到被访者对问题含义不理解、不清楚,或对问题有误解而答非所问时,可通过使用对方易于理解的语言重复问题以帮助他们理解。

普遍调查遵循的三原则是:(1)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

(2)调查项目必须简明,项目和指标必须统一。

(3)应尽可能按一定的周期进行。

抽样设计应遵循的四原则:目的性原则(收集资料)、可行性原则(抽样设计要切实可行),是首要的。

可测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

自信心量表提示:以下是一组有关自我感觉的句子,请按您的情况作答。

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同意4=非常同意1.究我认为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至少基本上是与别人相等的。

1 2 3 42.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无是处。

1 2 3 43.我觉得我有很多的优点。

1 2 3 44.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1 2 3 45.总括来说,我觉得我是一个失败者。

1 2 3 46.我做事的能力和大部分人一样好。

1 2 3 47.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没用。

1 2 3 48.我对自己是抱着肯定的态度。

1 2 3 49.我希望我能够更多的尊重自己。

1 2 3 410.总括来说,我对自己感到满意。

1 2 3 4注:2、4 、5 、7、9 五个测试题要反过来计分。

用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表达对一个人的爱。

请根据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的特点,完善如下量表(后续语句不得少于三句),主题是:对一个人的爱。

□愿意□不愿意1.你愿意让她一个人难过吗?2.你愿意保护她吗?3.你愿意包容她的缺点吗?4.你愿意为她做你以前从来不愿做的事吗?5.你愿意不停的为她付出吗?6.你愿意和她在一起,与她结婚吗?设计访谈提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