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医疗案例剖析-分级诊疗推进新医改

智慧医疗案例剖析-分级诊疗推进新医改

智慧医疗案例剖析-
分级诊疗推进新医改
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覆 盖城乡居民 的基本医疗 卫生制度, 为群众提供 安全、有效、 方便、价廉 的医疗卫生 服务。
• ——基层首诊。坚持群众自愿、政策引导, 鼓励并逐步规范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 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对于超出基层 医 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 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
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1.加快开展分级诊疗试点。按照“基
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的要求,以综合医改试点省和公立医院改 革试点城市为重点,加快推进分级诊疗, 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试点。试点地区高 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达 到30%以上。
13
2.扩大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总结推广 地方推进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 成熟经验,研究制订关于健全签约服务和
4.完善配套政策。探索建立包括医疗 联合体、对口支援在内的多种分工协作模 式,完善推进和规范城市及县域内医疗联 合体建设的政策措施。完善不同级别医疗 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适当拉开不 同级别医疗机构的起付线和支付比例差距, 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患者按人头 打包付费,对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患 者合理悬着就医机构形成有效的激励引导。

• ——双向转诊。坚持科学就医、方便群众、 提高效率,完善双向转诊程序,建立健全 转诊指导目录,重点畅通慢性期、恢复期 患者向下转诊渠道,逐步实现不同级别、 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
——急慢分治。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 机构急慢病诊疗服务功能,完善治疗—康 复—长期护理服务链,为患者提供科学、适 宜、连续性的诊疗服务。急危重症患者可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 意见(产业、应用以 及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已具 备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的坚实基础,但 也存在传统企业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 不足、互联网企业对传统产业理解不够深 入、新业态发展面临体制机制障碍、跨界 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亟待加以解 决。
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 障机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 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 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 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 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 级诊疗制度。
• 扎实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我国 深化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管理的政策文件,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家 庭医生制度。开展100个城市签约服务试 点。到2016年底,城市全科医生/家庭医 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15%以上,重点人 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规范签 约服务收费,完善签约服务激励约束机制。
签约服务费用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分担。
• 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 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 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 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跨医院的医 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积极利用移动互 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 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
• 引导医疗机构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基 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鼓励互联 网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医疗网络信息平台, 加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互 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积极探索互联网延伸医 嘱、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应用。鼓励 有资质的医学检验机构、医疗服务机构联合互 联网企业,发展基因检测、疾病预防等健康服 务模式。
• 从某种意义上讲,分级诊疗实施之日,乃 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成功之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质资源匮乏,亟须通过 对口支援、建立医联体、远程医疗等手段, 促使城市三级医院优质资源下沉。
长期来看,则需要通过全面提升基层诊疗服 务能力、培养全科医生队伍、推动家庭医 生签约制度等方式,逐步增强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的“造血”功能,让百姓自觉自愿 到基层就诊。
3.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的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 化建设达标率进一步提高。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和 中心卫生院能力建设和临床专科建设,围绕县外 转出率较高的病种,加强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提 升县级医院疾病诊疗能力。鼓励城市二级以上医 院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进一步完 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可按照财务 制度规定在核定的收支结余中提取职工福利基金 和奖励基金。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收支两条线” 管理地区的财务管理办法,加强绩效考核,采取 有效措施,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以直接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
——上下联动。引导不同级别、不同类别 医疗机构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 协作机制,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重 点,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
,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 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以全科医生为 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 强,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 量比例明显提升,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