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习题(带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 _____1、以下关于声音产生的现象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发声是靠敲打实现的B、一切声源都在振动C、物体振动停止后,声音立即消失D、只有固体才能发声2、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的说话声就会被吓跑,这说明〔〕A、只有水能传播声音B、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C、水和空气都不能传播声音D、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3、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在你旁边的人惑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C、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到听神经的D、饼干太干了4、如下图,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5、如下图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6、如下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7、在〝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声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小锤的敲击产生________而发声的,二胡是靠________振动发声的,军号是靠____________振动发声的,〝黄河在咆哮〞是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
8、在教室内学生听不到教师讲课的回声,其原因是〔〕。
A、学生太多,回声被吸收B、因为教师说话声音较小,声音大了才有回声C、墙壁太多,反射回的声音与原声相互抵消D、声音反射后与原声混在一起区分不开9、将音叉敲响后,放入口中,先不接触牙齿,听听声音,再咬住音叉,听听声音,如图5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音叉尾部接触牙齿时,声音响些,是由于固体传声比空气强B、音叉尾部接触牙齿时,声音弱些,因为那样会阻止音叉振动C、音叉尾部不接触牙齿时,声音响些,是因为空气传声强D、音叉尾部不接触牙齿时,不能听到声音,是由于空气不能传声10、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回声来测量距离。
一座高山,看上去很近,走了好久还走不到,〝望山跑死马〞。
距离有多远呢?不妨请〝应声阿哥〞来帮个忙:对着高山喊,听一下回声,记下两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就可以估计出距离了。
如果一人对着一座高山呼喊,经过10s后听到回声,那么我们可以断定〔〕。
A、高山距我们1 700mB、高山距我们3 400mC、高山距我们170 mD、高山距我们340m11、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阅读表格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以下问题: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12、在常温情况下,在长为884 m的金属管A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43 s。
请结合题意并根据下表中给出的数值,回答下面问题。
常温时声音在一些介质里的传播速度(m·s-1)(1)常温时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是m/s。
(2)常温时声音在金属管A中的传播速度是m/s。
(3)该金属管A可能是由制成的。
13、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山崖,汽车以43.2 km/h的速度行驶,汽车鸣笛2 s后司机听到回声,求此时汽车距山崖多远?〔设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14、〔2019衡阳〕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C. 在10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D. 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15、〔2019柳州〕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C、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2.1〔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A 错误,B正确。
物体振动停止后,发声停止,但所产生的声音仍会继续传播,声音不会立即消失。
一切物体均可发声,C、D 等误。
2、【答案】D3、【答案】C【解析】嚼饼干时,自己感知声音的途径是:头骨、颌骨→听神经→大脑。
别人听到声音的途径是:声波→空气振动→人耳〔鼓膜、听小骨振动〕→听神经→大脑。
两种不同的传播途径使声音的效果不一样,通过骨传导方式要比通过空气传导的声音要强。
4、【答案】B【解析】本探究实验为了证实〝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采用音叉为声源,但音叉发声振动不明显,让悬线系着的轻质小球与音又相接触,发现小球被反复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即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了。
5、【答案】振动【解析】此题考查声音的产生。
观察题中的三幅图,可见,当物体在发声的时候,都能使紧靠物体的轻小物体振动,这说明:物体在发声的时候,自身都在振动。
6、【答案】(1)铃声逐渐变小(2)铃声逐渐变大(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析】当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播声音的介质逐渐减少,所以声音逐渐变小;反之,声音逐渐变大。
此实验验证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同时也能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7、【答案】振动;琴弦;空气柱;河水【解析】〝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小锤的撞击产生振动而发出的,8、【答案】D【解析】教师说话声音遇到墙壁会发生反射形成回声,但由于教师和墙之间的距离很短〔没有大于17 m),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小于0.1 s,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区分不开。
9、【答案】A【解析】音叉尾部不接触牙齿时,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听到的声音弱;音叉尾部接触牙齿时,通过骨传导来传播声音,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听到的声音响。
10、【答案】A【解析】声音的速度一般取340m/s,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遇到障碍物再反射至发声处,声音通过的路程是发声者与障碍物之间距离的两倍。
所以高山与发声者的距离。
11、【答案】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中大,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气体中大【解析】根据数据寻找规律,可以从数据的变化趋势出发,寻找共性与差异。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从表中看出,温度升高时声速变大了,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另外,表中所给的声速,在空气(气体)中小,在水和煤油(液体)中较大,而在冰等(固体)中最大,这样可归纳出另一条规律: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液体中大,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又比气体中大。
12、【答案】(1)340(2)5 200(3)钢铁【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声速的掌握以及速度公式的应用。
(1)由表知:常温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2)由v=,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是t1===2.6 s;声音在金属管A内传播的时间:t2=t1-Δt=2.6 s-2.43 s=0.17 s;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速度:v2===5 200 m/s。
(3)查表知:金属管A是由钢铁制成的。
13、【答案】解:设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的路程为s,= 43.2 km/h= 12 m/s,2s+12 m/ s×2 s = 340 m/s×2 s,2s = 680 m-24 m,s = 328 m。
即: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328 m。
14、【答案】C【解析】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正确;B. 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正确;C. 在10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回声与原生混在了一起增强了原声,故C错误;D.因为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有空气所以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故答案为C。
15、【答案】C【解析】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故A错误;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C正确;振动的物体能够发声,但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不一定都能听到,如没有传声介质时,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