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关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64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是公共关系行为的( )A.发出者B.承受者C.基本要素D.客体社会组织与公众是构成公共关系(活动或状态)的基本要素。
其中组织是公共关系行为的发出者,即主体,公众是公共关系行为的承受着,即客体。
32.组织心理氛围具有相对稳定性和( )A.凝聚性B.弥散性C.归属性D.利益性组织心理氛围具有弥散性和相对稳定性,它对每个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63.下面哪个选项符合人对时间知觉的规律?( )A.活动内容贫乏枯燥,时间短估B.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时间短估C.活动内容贫乏枯燥,回忆时时间长估D.活动内容丰富有趣,回忆时时间短估4.“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人的______影响所致。
( )A.热情B.心境C.激情D.应激5.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原动力是( )A.情感B.动机C.兴趣D.需要需要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原动力,而动机则是推动人们行为的直接原因。
……动机是指推动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指引活动去满足一定需要的意图、愿望和信念等,是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
726.“勤奋与刻苦,公正与忠诚,自信与自尊”等是描述人的哪种性格特征( )A.态度特征B.意志特征C.情绪特征D.理智特征7.人们经常认为“北方人豪爽,南方人细腻”。
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00643# 公关心理学试题第1 页(共5 页)A.优先效应B.近因效应C.刻板效应D.投射效应8.遇到紧急情况目瞪口呆源于( )A.心境B.激情C.应激反应D.直觉9.希望得到他人赏识是需要5个层次中的( )A.安全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尊重需要10.通常情况下,下列不属于消费者公众的心理需要的是( )A.求和心理B.求实心理C.求便心理D.求名心理消费者的心理需要主要有以下六种:第一,求实心理需要。
第二,求美心理需要。
第三,情感心理需要。
第四,求名心理需要。
第五,求信心理需要。
追求商品信誉是消费者的普遍心理需要。
第六,求便心理需要。
许多消费者都有追求方便、快捷的求便心理需要。
66(多选题)11.足球队几场比赛获胜,群体凝聚力增强,属于群体发展的( )A.初创阶段B.磨合阶段C.稳定阶段D.操作阶段12.一些公司喜欢在报纸上登通栏标题、树高大的广告牌,是为了加强信息刺激的( )A.对比度B.强度C.重复率D.可信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公众心理有如下特点( )A.变化性B.相同性C.关联性D.利益性E.新颖性公众心理的特点:第一,公众心理的相同性。
这一特点来源于公众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或共同时间,这也是构成公众的前提。
第二,公众心理的关联性。
关联性是就组织与公众的关系而言的,前面提到公众是相对于特定组织的公众,离开了特定的组织,就无所谓公众。
那么,公众的心理活动也总是与特定组织相关的,并且是在与特定组织的具体互动过程中00643# 公关心理学试题第2 页(共5 页)产生和发展的。
第三,公众心理的利益性。
公共关系的基础,是组织与公众之间存在的利益互惠关系。
作为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与特定的组织之间之所以会建立起公共关系,关键就是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基础。
312.下列属于组织形象硬要素的是( )A.组织的方针政策B.组织的地理位置C.组织成员的数量D.组织的资金状况E.组织的无形资产一、组织形象的硬要素:组织形象的硬要素指组织中软要素以外的所有客观要素,具体包括:1、组织的地理位置;2、组织的建筑群落和环境布置;3、组织拥有的生产、技术设备;4、组织的生活娱乐设施;5、组织的资金状况;6、组织的产品;7、组织的无形资产。
1233.用以测定公众态度的自我评定法包括( )A.总加量表法B.社会距离尺度法C.问答法D.投射法E.语句完成法对公众态度的直接测定:一、自我评定法:二、自由反应法:三、行为观察法。
4.公共关系人员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包括A.精深的专业技术C.充分的自信心D.稳定乐观的情绪E.坚强的意志公共关系人员的心理素质:所谓心理素质,是人的先天和后天心理条件的总和。
1、良好的意志品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公共关系人员必须具备的首要的心理素质;2、充分的自信心;3、稳定乐观的情绪;4、坚强的意志。
192-1955.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包括( )A.观察法B.个案法C.谈话法D.试验法E.测验法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
(多选题)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动机:需要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原动力,而动机则是推动人们行为的直接原因。
……动机是指推动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指引活动去满足一定需要的意图、愿望和信念等,是人的行00643# 公关心理学试题第3 页(共5 页)为的直接原因。
722.从众: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公众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进而采取与大多数人步调一致的行为。
883.社会组织形象:社会组织形象,简称组织形象,是组织的客观状态在公众心目中的综合印象,即公众对组织的客观状态所作的概括而又抽象的反映。
1184.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从交往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总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认知偏差或倾向5.组织凝聚力:组织凝聚力也叫组织内聚力,它既包括组织对成员的吸引力,也包括成员对组织的向心力以及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由于凝聚力主要表现为组织内部的团结,所以也有人将凝聚力称为组织团结力。
18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作为集体的群体意识的特点。
其次,作为集体的群体意识至少应该具备三个特点:一是集体成员对集体有认同感、归属感,能够服从组织决定,遵守组织章程,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有着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关系,领导者和一般员工关系平等,具有良好的凝聚力和较高的士气;二是集体成员对集体有责任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能够按质、按量、按时地完成和超额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能自觉地关心集体,参与组织的管理,必要时肯为集体作出牺牲;三是集体成员具有共同的集体荣誉感,先进能够帮助后进,后进能够虚心向先进看齐,很少有忌妒、固步自封等不良现象。
在集体取得成就时,成员为集体而自豪,在集体遇到挫折时,成员不气馁、不互相埋怨,能以积极的态度群策群力、共度难关。
222.简述兴趣差异性的主要表现。
人们兴趣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1、兴趣指向的差异性。
2、兴趣范围的差异性。
3、兴趣时间的差异性。
4、兴趣强度的差异性。
613.简述性格有哪些基本特征。
性格特征/性格的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
这方面的特征是指人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方面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
它是性格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性格的意志特征。
意志是人自觉调节自身行为,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3、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一个人的情绪活动对其他活动的影响以及个人对情绪的有意识控制的特点。
4、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记忆、注意、想象、思维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稳定的品质和特征。
864.简述个体加入群体的必要性。
个体加入群体的必要性:第一,加入群体有助于满足我们的一些重要的心理和社会的需要。
第二,加入群体可以帮助我们达到各种目标,而这些目标作为个人是不可能达到的。
第三,参加群体有助于我们获得某些知识和信息,这些知识和信息是我们在别处无法获得的。
第四,获得群体的成员资格有助于得到社会认同。
9900643# 公关心理学试题第4 页(共5 页)5.简述公共关系信息的传播过程。
人们由接触信息到作出反应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分四步进行:1、要想影响一个人,信息必须抵达他的感官,引起他的注意。
然后,他根据总印象(也就是自己的预存立场或认知结构)决定对信息的取舍。
2、信息抵达他的感官之后,如果与他的预存立场相吻合,便被他接纳为认知结构的一部分。
如果信息内容与他的认知结构相抵触,他便会(甲)排斥这个信息;(乙)歪曲信息以符合认知结构;(丙)改变认知结构。
3、如欲说服他采取某种行动,就要使他看到,这一行动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只有符合其认知结构,他才会把这个行为看作是达到目标的途径)。
如果认为这个行动无法达到希望中的目标,或与目标背道而驰,他就不会采取这个行动。
4、达到目标的途径规定得越具体,越简便,越容易引发他的行动。
由此可见,受传者从接触信息到接受信息,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信息引起注意,受传者认知信息包括理解信息,将信息内容同原有的认知结构相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作出抉择:或接受,或拒绝。
150五、论述题(本大题16分)试述公众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及应对策略。
常见的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有:1、感觉逆反。
公众的感觉器官持续受到某一信号的过度刺激,会引起感受力下降,形成感觉适应,造成逆反;适当的表现形式、诉求方式也会形成过度刺激,引起受众的逆反心理;还有两种在公众中经常出现的逆反心理,即自我价值保护逆反和过度禁止性逆反。
过度禁止性逆反也叫作禁果逆反,禁果逆反现象也被称作“潘多拉效应”1、根据相关公众的感受限度,2、及时采取引导和调节措施,力求在萌生阶段使逆反心理得到扭转。
3、有意设置刺激诱因,促成预期的逆反行为。
189-19000643# 公关心理学试题第5 页(共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