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出错现象成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现象,错误的形式也多种多样,这时常困扰着教师和学生。
这些错误往往归结为粗心,不认真,仔细推敲这仅仅出现错误的部分原因。
那么,学生计算失误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追其根源大致来自二个方面:
一、知识方面的原因
每一类计算总是和相对应的知识点紧密联系,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口算不准,方法不当将直接导致学生的计算失误,表现出计算基本功不扎实这个现状。
1、概念不清,算理不明。
数学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基础之上的。
概念和算理是学生实行数学学习的重要依据。
只有准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算理才能准确地实行计算。
否则,无法依据法则、定律、性质、公式等实行准确的计算。
例如:计算除法时,学生如果对“占位”理解不够,就会出现545÷5=19,420÷2=21等这个类错误。
在学习分数乘法后,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学生如果对分数加减法法则理解不准,就会出现1/2+1/3=2/5,分子相加得分子,分母相加得分母的怪异现象。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使用是学生出错率较高的一个地方,对出现的错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基本上是对乘法分配律的使用不够清楚,就会出现25×(40+8) =25×40+8这样分配不到位的错误。
此外,学生对“退位”,“进位”,“商不变性质”,“分数性质”,图形周长公式、面积公式、体积公式等理解不够,也会出现相对应的计算失误。
2、口算不准,方法不当。
计算的精准首先取决于口算的熟练度和准确性。
20以内的加减,乘法口诀,以及100以内的乘除法口算是实行多位数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也是分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任何一道乘除法笔算以及整数、分数、小数混合运算都能分解成一系列基本的口算。
例如:327×43,大致能够分解为三步32 7×40=13080,327×3=981,13080+981=14061,还能够进一步细分为每一个相对独立的一位数乘法和加法,如果其中一个细小的口算不熟或不准都会导致整道题的计算结果出现错误。
学生计算准确除了口算精准之外,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例如在计算除数是两
位数的除法中,首先是利用估算的方法试商,如果学生试商的方法掌握不当,就会反复涂改多次调商,这样的结果除了造成书写凌乱之外,最重要的是往往导致余数过大、移位出错、誊写失误等一系列错误。
二、心理方面的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较差,面对单调乏味的计算内容极易产生疲劳,导致注意力分散。
经常看到有些学生做计算题时急于求成,人在计算,心里想着其它的事情,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
分析原因,一是当数据少、算式简单时,易生“轻敌”思想,出现进位加法忘了进位,退位减法忘退位等现象;二是当数目大、计算复杂时,又产生厌烦情绪。
因而,他们常常有题目未看清,要求没看准,就匆匆动笔,草草做完等现象。
2、思维定势。
因为受多次重复练习某一类型习题的影响,使得学生先入为主,计算中学生常常用习惯的方法去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从而出错。
例如:学习简便运算后,会出现234-189+11=234-(189+11)=34和1/2×1/2÷1/2×1/2=1/4÷1/4= 1这样的错误。
再如,口算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一组题,前面都是加法,最后一题为减法,就会有一些学生将这道减法题当作加法计算,这些都是思维定势在作祟。
无论哪种原因造成学生计算错误,都应该引起教师的充足重视,那么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现象如何引导他们克服,有效提升计算准确率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培养学生准确的计算习惯。
即培养“一看、二想、三算、四验”的习惯。
第一,先看清题目要求,看准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第二,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或有无简便方法,以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等;第三步实行认真地书写,细心地计算;第四步利用估算、验算等方法对计算结果实行验证,发现问题,即时纠正。
二、增强口算
口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水平是计算水平
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地组织口算训练,有助于提升笔算的速度和计算准确率,所以,口算练习要做到天天练,逐步达到熟能生巧。
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及相对应的除法等基本口算是所有计算的基础,要求学生做到准确熟练、脱口而出。
要提升学生的口算水平,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每天坚持3—5分钟形式多样的口算训练,增强“听算”。
计算中的常用数据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
如(1)乘法中特殊积5×2,25×4,125×8等;(2)1-20的平方数;(3)π—10π的积;(4)常用的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值,如1/2=0.5=50%,1/4=0.25=25%,1/8=0.125=12.5%,1/20=0.05=5%等,这样能够大大提升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通过坚持不懈口算训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准确、迅速、灵活的口算目的。
总来说之,在教学中,教师掌握了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因材施教,层层推动,只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就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使学生建立更强的数学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