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场所消毒操作规程

公共场所消毒操作规程

公共场所消毒操作规程一、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二、公共场所清洗消毒操作规程三、杯具清洗消毒操作规程四、毛巾、面巾、床上用品等布草、棉制品清洗消毒操作规程五、美容、美发、修脚等工用具清洗消毒操作规程六、面盆、浴盆、坐便器、擦背凳足浴桶等公共用具清洗消毒操作规程七、拖鞋清洗消毒操作规程八、游泳场所清洗消毒操作规程九、沐浴场所清洗消毒操作规程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操作规程(一)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一、公共场所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重复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保洁,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

二、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有给排水设施,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三、公用饮具每日必须清洗消毒,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消毒后保洁。

清洁的茶具必须表面光洁、无水渍、无异味。

四、公共用品、用具必须经清洗、消毒后方能供顾客使用,并做好清洗消毒记录。

公共用品用具如外洗的,应与承洗单位签订送洗合同,并做好每批次送洗记录。

五、毛巾布草、浴盆、面盆、马桶、脚盆、拖鞋等公共用品用具每客用后必须严格按照清洗消毒的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六、干净布草与脏布草必须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布草柜要密闭,并保持清洁,布草分类存放,并有标识。

七、清洁公共用品、用具的抹布、工具必须严格分开,并有区分标识。

八、公共场所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用品用具,数量应满足消毒周转的要求。

(二)公共场所清洗消毒操作规程一、清洗(一)手工清洗1.去除用品用具表面的大部分污渍。

2.用含洗涤剂的溶液洗净用品用具表面。

3.用清水漂洗干净用品用具。

(二)机械清洗按洗涤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二、消毒(一)物理消毒。

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消毒方法。

1.蒸汽、煮沸消毒:煮沸 15 ~30 分钟,主要用于毛巾、面巾、床上用品等布、棉制品的消毒。

2.红外线消毒箱:温度﹥120 ℃,作用 30 分钟,主要用于剃刀推剪等金属制品。

3、紫外线消毒:将洗净后的用品用具放入紫外线消毒柜中,按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二)化学消毒。

包括使用卤素类、季胺盐类、醛类和乙醇等消毒药剂,消毒后,应当用净水冲去用品用具表面的消毒剂。

1.氯制剂消毒:使用有效氯含量500毫克/升的溶液,作用30 ~60分钟,主要用于面盆、毛巾、拖鞋等非金属类、不脱色的用品用具浸泡消毒和物体表面喷洒、涂擦消毒。

2.戊二醛消毒:使用浓度 2%戊二醛溶液,作用 60 分钟,主要用于剃刀、推剪等金属用品用具的浸泡消毒。

3.新洁尔灭消毒:使用浓度 0.1 %的新洁尔灭可用于美容操作人员手部消毒和工具、器械浸泡消毒。

4.乙醇消毒:使用浓度75 %的乙醇可用于美容操作人员手部和高频玻璃电极、导入(出)棒等美容器械涂擦消毒。

三、保洁(一)消毒后的用品用具要在洁净处自然晾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毛巾擦干,以免造成再次污染。

(二)清洗消毒后的用品用具应当及时放入专用密闭保洁柜内贮存,并有明显标志。

(三)杯具清洗消毒操作规程原则:茶具、饮具在客房的每天撤换,在公共区域的每客一换,撤换出来的茶具饮具要实行“一冲、二擦、三洗、四消毒、五保管” ,茶具、饮具的消毒做到“三专”:专室、专用设备、专人管理。

一、清洗:清洗杯具时,要遵循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的方法进行操作。

在洗涤池中用洗洁剂清洗,并注意洗刷杯口。

二、消毒:①高温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等。

煮沸、蒸汽100 ℃作用20 ~30 分钟以上。

红外线消毒(如红外线电子消毒柜)125 ℃作用 15 分钟以上,口朝红外线灯管放置。

冷却到 40 ℃取出放入保洁柜备用。

②药物消毒:消毒间内至少应设有 3 个饮具专用清洗消毒池,池子应加盖,并有相应的消毒剂配比容器量杯。

在药物消毒池内,将杯具完全浸没入消毒液中,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 250 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 30 分钟。

途中不得开启放入新的杯具。

三、冲洗:采用药物消毒的杯具必须在过水池中用清水漂洗,去除残留的消毒液。

四、保洁:消毒后的杯具应倒置放入专用密闭保洁柜内,并有明显标志。

保洁柜内如果采用毛巾作垫子的,所垫的毛巾必须定期更换、清洗和消毒。

(四)毛巾、面巾、床上用品等布草、棉制品清洗消毒操作规程一、清洗(一)手工清洗1.去除用品用具表面的大部分污渍。

2.用含洗涤剂的溶液洗净用品用具表面。

3.用清水漂洗干净用品用具。

(二)机械清洗按洗涤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二、消毒1 、蒸汽、煮沸消毒:①耐热耐湿的可用流通蒸汽100 ℃作用20 分钟~ 30 分钟,或煮沸消毒作用15 分钟~ 30 分钟。

100 ℃作用20 ~30 分钟以上。

②用大型消毒洗涤机清洗消毒。

2、化学消毒:不耐热耐湿的可用化学消毒法,配备加盖、外壁标有刻度的消毒桶和量杯,使用 0.2%~ 0.5 %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 250 毫克 / 升~ 500 毫克 / 升的消毒溶液浸泡 30 分钟。

③有条件的还可用环氧乙烷消毒。

三、冲洗:化学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应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消毒液。

四、保洁:消毒后的共公告用品用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及时放入专用密闭密闭保洁柜内贮存并有明显标志。

(五)美容、美发、修脚等工用具清洗消毒操作规程一、清洗:1.去除用品用具表面的大部分污渍。

2、用清水漂洗干净用品用具。

二、消毒:1、物理消毒:①紫外线消毒:将洗净后的用品用具放入紫外线消毒柜中,按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②红外线消毒箱:温度﹥120 ℃,作用 30 分钟,主要用于剃刀推剪等金属制品的消毒。

2 、化学消毒:①酒精消毒:用浓度 75 %的酒精对高频玻璃电极、导入(出)棒等美容器械涂擦消毒。

②戊二醛消毒:使用浓度 2 %戊二醛溶液,作用 60 分钟,主要用于剃刀、推剪等金属用品用具的浸泡消毒。

三、冲洗:采用药物消毒的公共用具应用清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

四、保洁:消毒后的公共用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及时放入专用密闭保洁柜内贮存,并有明显标志。

(六)面盆、浴盆、坐便器、擦背凳足浴桶等公共用具清洗消毒操作规程一、清洗:清洗时,要遵循由上而下、由外到里的方法进行操作。

二、消毒:浴盆可采用含0.05 %~ 0.1%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 毫克 / 升~ 500 毫克 / 升的消毒溶液浸泡30 分钟。

洗脸盆、擦背凳可采用含量为0.05 %~ 0.1 %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 毫克 / 升~ 500 毫克 / 升的消毒液揩擦,擦背凳宜使用一次性塑料薄膜。

擦背工具可采用含0.05 %~ 0.1 %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 毫克 / 升~ 500 毫克 / 升的消毒溶液浸泡 30 分钟或揩擦。

足浴桶可使用有效氯含量250 毫克 /升~ 500 毫克 / 升的溶液喷洒消毒,作用30 分钟。

(七)拖鞋清洗消毒操作规程1.设施:设置两个洗消池或洗消桶,备有橡胶手套、消毒药物、水源、量杯等。

2.清洗:先用清水或洗洁液清洗拖鞋。

3.冲洗:在清水池或清水桶中用清水冲洗拖鞋。

4.消毒:①用量杯量取消毒液放入加盖、外壁标有刻度的消毒桶中,将拖鞋完全浸泡在消毒池或消毒桶中,消毒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应当按使用说明严格操作。

用含氯消毒液时,浸泡液有效氯含量应达250 -500 毫克 / 升,浸泡时间不少于30 分钟。

②耐热拖鞋可经流通蒸汽 100 ℃作用 20 分钟~ 30 分钟,或经煮沸消毒作用15 分钟~ 30分钟。

5.保洁:从消毒液中取出拖鞋,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消毒液,凉置 10 至 15 分钟,待拖鞋干后放置保洁柜或保管箱。

(八)游泳场所清洗消毒操作规程一、游泳池水消毒:1、(包括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 0.3 ~0.5 毫克 / 升计算确定,浸脚消毒池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 5~10 毫克 / 升计算确定,加药时间最好在开放前 1 ~2小时进行。

游泳场所开放时,要定期测定游泳池水余氯,并做好记录。

有条件的,室内游泳场所开放时,每2 小时测一次余氯;室外游泳场所开放时,每小时测一次余氯。

2、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长藻类,池水中应加入除藻剂。

若使用硫酸铜,其最大加药量不应超过 1.0 毫克 / 升。

二、游泳场所消毒:(一)每班开场前和散场后均应对游泳池外沿、池边走道及卫生设施进行清扫、擦洗或冲洗一次。

发现有污染时,可用浓度为 250 ~500毫克 / 升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洗。

急救室应定期清洁消毒。

(二)淋浴室应经常刷洗,地面可使用浓度为 500 毫克 / 升的含氯消毒液定期消毒。

(三)更衣柜应于每日开放结束后做好清洁消毒,可用浓度为250-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洗。

(四)公共卫生间(厕所)和垃圾箱(桶)应每天及时清洗,定期使用浓度为 500 毫克 / 升的含氯消毒液消毒。

(九)沐浴场所清洗消毒操作规程一、浴池消毒:每天营业结束后或必要时及时清洗消毒。

对浴池消毒使用含 0.1% 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500 毫克/升的消毒溶液喷洒浴池四周和底部,作用 20 分钟后,用清水冲洗。

或者用自动消毒设施(氯、二氧化氯、臭氧)产生高浓度的消毒药水浸泡30 分钟。

二、浴池水消毒:每日必须经循环净化消毒装置处理。

人工加药消毒的,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 0.3~0.5 毫克 / 升计算确定,加药时间最好在开放前1~2 小时进行。

桑拿、脉冲等各类池浴浴池开放时,要定期测定池水余氯,并做好记录。

(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操作规程一、范围和时间1、开放式冷却塔每年清洗一次。

2、空气过滤网、过滤器和净化器等每六个月检查或更换一次。

3、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每年清洗次。

二、消毒方法消毒对象消毒剂消毒方消毒时法间过滤网含氯消毒剂浸泡15—30 (有效氯 250-500mg/L)分钟冷却水、冷含氯消毒剂30 分钟凝水(余氯≥6.5mg/L)投放含氯消毒剂冷凝器、冷(有效氯 1000 —擦拭或30 分钟凝盘喷雾2000mg/L)过氧乙酸 (1g/m 3)风管内壁或臭氧 (20 一 30g /熏蒸l 小时m 3)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工作记录时间清洗、消毒工作内容记录人生活饮用水部分二次供水单位卫生管理档案目录1、单位基本情况表;2、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副本;3、卫生管理组织;4、卫生安全管理制度;5、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及培训证明;6、卫生监督部门文书;7、水池(箱)清洗消毒记录;8、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水质检验报告单和卫生学评价报告;9、余氯检测、消毒药物投加记录;10、所用的管材、滤材、涂材、净水剂、净水消毒设备等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卫生许可批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