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老板跑路事件【背景资料】2011年4月以来,温州众多民营企业老板因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而跑路,形成了影响深远的“跑路潮”和企业“倒闭潮”。
据统计,从4月至9月22日,温州当地已经有29数家企业的老板被卷入“失踪”漩涡,行业范围主要涉及机械、阀门等制造业,此外,当地政府有关负责人也透露,仅9月22日这一天,温州就有9个老板跑路,核心原因均为业务扩展过快导致资金周转不灵,加之巨额的融资成本导致的资不抵债而跑路。
据南方都市报消息,“这些‘跑路’的老板几乎都参与了民间借贷,他们放弃了主业,要么办起担保公司专放高利贷;要么借高利贷去搞多元扩张,投资房地产。
”★2011年4月,温州波特曼咖啡因经营不善,企业主向民间借入高息资金,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出走,相关门店停止经营。
★4月,乐清三旗集团董事长陈福财,因资金链出现困境、企业互保出现问题出走。
★6月中旬,乐清浙江天石电子公司老板叶某出走,据传叶某欠下7000万巨债无法偿还。
★9月9日,龙湾家电老板郑珠菊出走,据传郑共欠债权人现金借款、银行承兑汇票等高达2.8亿元,后在温州经济开发区滨海园区被警方抓获。
★9月13日,温州奥米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老板,送全体员工集体去雁荡山度假,偷运走总价值上千万的精密加工设备40多台。
★9月21日,温州最大的眼镜企业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出走。
此次跑路事件给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老板已跑路的,企业停产或是倒闭,员工工资被拖欠而围堵工厂或是政府机关,上下游企业因货款结算不清亦陷入困境;而尚未跑路的老板更是困难重重,银根紧缩、银行惜贷,民间借贷利率高而负担沉重,上下游企业纷纷要求缩短结算周期,员工也是惶惶不可终日。
整个经济秩序受到了严重影响,有专家学者更是惊呼这是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讨论题:1.此次温州老板跑路事件的原因有哪些?2.温州政府在面临此次危机过程中是如何处置的?对各级政府今后有何借鉴意义?【原因分析】没有谁愿意将自己的心血付之东流,之所以跑路,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民营中小型企业融资难,依靠国家渠道融资成本高,速度慢,只得偏向速度快,手续便捷的民间贷;二是受国内外经济低迷环境的影响,简单说来就是在“电荒、钱荒、人荒及用工成本高”影响下企业营利持续萎缩,加上企业经营不善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发展乏力;三是当前国家的宏观货币政策的影响下,投机类投资的收益远远高于实体经济投资收益,开个一两千工人的工厂一年的利润不如老婆在上海北京炒房的收益。
首先,中小企业融资难,为了企业发展而不得不举借“高利贷”。
分析此次温州跑路事件受影响的企业,会发现绝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型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一环。
中小企业要适应当前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格局,就必须要不断的提高企业生产水平与能力,技术升级与优化结构同步进行,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钱;同时,中小企业抵挡经济危机的能力普遍较低,受当前动荡的经济形势影响,汇率变化快,国外订单减少(温州中小型企业大部分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主,科技水平含量相对较低,以承接国外订单为主),受此次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严峻,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更大。
要突破这一困境,长远来看需要企业自身不断培育创新能力,创新管理水平,创新工艺水平,在此同时实现优化升级,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就是要有“救急”资金来应付此次企业发展危机,使之能渡过难关。
然而,由于中小企业经济规模有限,缺少相应的贷款还款保障机制,迫使银行不敢也不愿意为其提供贷款。
即使是因当地政府的政策规定,银行在提供贷款过程中也设置了纷繁复杂的借贷程序,导致贷款周期长、借贷金额有限,还款条件苛刻。
向银行融资不畅,向民间资本借贷成了无奈之举。
由于我国还没有为民间资本进入资本融资体系开辟合法的正规渠道,因此,民间资本借贷往往以“高利贷”形式出现。
民间借贷的特点是借贷程序简单便捷,只要有中间人担保,无需繁琐的程序就可以拿到现金。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利贷方便,但利率高,还款时间更短,可以短时救急,但不可长期使用。
由于浙江中小企业多,高利贷市场前景广阔,使得众多的民间资本涌入到高利贷当中,全民借贷成为浙江一大特色。
高利贷往往是分级借贷,以某位有实力的借款人为中心,周边群众将钱以较高的利率借给相对熟悉的中介,然后由中介再以更高的利率借给有需要的客户。
如果经济整体形势好,那么借贷方风险较小,而如果一旦经济出现问题,由于此类借贷利率严重高于银行利率,不受国家法律保护,往往导致贷款人跑路,借款人血本无归。
整个地下金融体系崩盘。
此次温州老板跑路,绝大多数都是因为银行银根紧缩、惜贷,导致中小企业主向“高利贷”举借外债以期渡过企业难关。
然而由于整个世界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银行催款,订单不足使得企业难以走出危机,只得借更多的“高利贷”,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而向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的债务使得老板不堪重负,还款无望,只得跑路。
另一部分规模稍大的老板,则是由于在民间借贷过程中充当了中间人或是担保人的角色,由于高利贷体系崩盘,也只得跑路。
二是受国内外经济危机冲击,企业经营不善等因素导致企业倒闭而跑路。
一方面,受国外经济危机的影响。
我国沿海中小企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主要依靠国外订单存活。
近两年以来,国外经济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以美国、欧洲为代表的经济发展低迷,外需不足,订单减少。
同时,受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产品利润越来越低,中小型企业发展环境恶化,导致众多企业倒闭。
另一方面,国内“电荒、钱荒、人荒及用工成本高”等众多因素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电荒”之苦,相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中小型企业在发展环境与政策支持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由于浙江等沿海地区企业众多,而供电能力不足,不得不对电力进行优化配置,采取“拉闸限电”措施,电力优先保障居民用电和大中型企业,而相对弱小的中小型企业则倍受“电荒”之苦,这使得企业开工不足,有订单也无法及时完成,影响巨大。
“人荒”危机。
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广大务工人员思想觉悟的提高及内地日异崛起的当地民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内地工人工资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不愿意背井离乡远赴广东浙江等沿海城市打工,使得工人人数总量呈现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前往广东浙江的农民工,受知识水平与技能水平的限制,往往也只能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力密集型工种,这与浙江沿海企业正在不断探索的技术转型存在冲突,普通型劳动力资源丰富,而技术型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成本”走高。
由于物价不断上扬,房价不断上涨,尤其是受内地工人工资提高的影响,浙江沿海地区企业成本不断走高。
一是原材料不断上涨,受整体物价上涨的影响,生产原材料成本也快速上涨,使得企业发展成本上升;二是工人工资等用工成本普遍提高。
传统的农民工对任劳任怨,工资水平低,造就了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厂”,然而新生代农民工不断觉醒,他们对工资、就业环境、社会保障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的要求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日益严重的“人荒”,更真正使得企业用工成本不断提高。
而受国外经济冲击,企业自身的利润在不断下降,内外交困的企业如果一个处理不好就容易走向破产边缘。
此外,转型失败、经营不善的现象日益突显。
沿海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的影响,已经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转型之路,即将企业由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向高技术加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企业。
然而转型之路何其艰险,要转型,需要升级生产线,要有相应的技术型人才支撑,要有相应的先进管理理念指引,一环扣一环,人、才、物三者之间只要一环没有到位都将使的脆弱的中小企业转型失败。
正由前文所述,由于“钱荒、人荒及用工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的中小企业转型之路都不顺畅,优胜劣汰必将一次又一次的上演。
另外,当前大部分民营企业实施的家族式管理,传统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合现代企业的发展,而作为老板的企业主还是习惯于运用传统的这一套来管理现代的企业,造成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决策失误时有发生。
此外,“商二代”也已经成为当前众多民营企业的掌舵人,相对于其开创基业的父母而言,他们没有经历刻骨铭心的创业历程,相应的也就缺少了开创企业时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享乐主义现象大行其事。
而这对于弱小的中小企业而言并非幸事,面对日益严重的竞争压力,一个处理不好整个企业也就面临困境。
三是趋向于收益较高的投机类投资而放弃低廉的实体经济投资。
温州人是既“有钱”也“没钱”。
说他们有钱是指整个浙江温州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温州群体的经济状况普遍较好,属于“有钱”一族;说“没钱”则是指中小型企业通过各种手段融资后,往往并不把钱用于扩大再生产或是更新换代优化升级方面,更是投放到了炒股、炒房等来钱快的虚拟经济当中。
正如温州一个老板曾说的那样,经营一个一两千人的工厂一年的利润,还不如自己老婆在上海北京炒十套房获利多,与其把精力花费在收益低廉的实体经济中,不如投放到获益丰厚的热“炒”经济里。
中小企业老板不愿投资实体经济而转向虚拟经济,是有着深厚的经济人文背景原因的。
分析而言,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受国内外经济政策的影响冲击,投资实体经济获利较低,不愿意投资;二是受海洋型人文性格的影响,在冒险主义指引下偏爱投机。
投资实体企业不如投机虚拟经济。
正如前文所述,民间资本进行实体经济投资由于受制于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使得实体投资的成本高昂,而且获利低,相对的成本收益比不高。
而当前火热的虚拟经济则为民间资本投资提供了一条便捷的大道。
炒股、炒房、炒艺术品等炒作行为使提投机资本获得了丰富的回报。
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会对获利状况进行比较,不言而意,投资虚拟经济不但获利多而且见效快,而投资实体经济周期长利润低。
相信每个理性的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
偏爱投机类投资与沿海海洋型人文性格有着密切关系。
有学者依据人所处的区域位置与其人文性格进行对比研究,大体将我国分为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
大陆文化是指以大陆为背景的文化,本质是一种农业文化,农业文化是依赖土地进行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所形成的一种文化观念和形态,具有大陆性、稳定性、封闭性等特点。
海洋文化是指以海洋为生成背景的文化。
其本质是一种商业文化,海洋文化是指依赖海洋进行商品生产所形成的文化观念和形态,具有海洋性、开放性、流动性、多样性等特点。
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迥然不同。
形象地说大陆文化保守海洋文化开放;大陆文化信奉故土难离海洋文化崇尚流动;大陆文化劝人忍耐海洋文化同情反抗;大陆文化崇尚勤劳海洋文化崇尚机遇与挑战;大陆文化相信“一分汗水一分收获”海洋文化信奉“能拼才会赢”。
总之大陆文化一切要循规蹈矩海洋文化处处想不守规矩。
并不是说靠海的地区一定就是海洋文化,不靠海的地区就是大陆文化,实际上,任何一个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传承与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