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RRT的基本原理

CRRT的基本原理


随溶剂移动
从压力高的一侧向压力低的一侧
压力差
大分子
负压
压力高
压力低
压力差
大分子 正压
增加对流清除溶质能力的方法
增加UFR
– 提高跨膜压(TMP) • 超滤液一侧的负压
• 血液一侧的正压
– 增加膜超滤系数(Lp) – 增加滤器膜面积(A)
– 提高血流量(BFR)
适当加用前稀释方式
吸附作用的原理
溶质与膜的化学亲和力
膜的吸附面积Βιβλιοθήκη 膜的疏水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原理
机制 对流(convection) 弥散(diffusion) 清除物质 小分子物质, 中分子物质, 大分子物质 小分子物质
吸附(adsorption)
特殊分子
代表物质
小分子溶质 (MW<300)
中分子溶质 (MW500~5000)
尿素、肌酐、氯化钠、葡萄糖、尿酸 肿瘤坏死因子、蛋白酶、多肽 炎性介质
小分子蛋白 (MW 5000~50000)
大分子蛋白 (MW>50000)
免疫球蛋白G、转铁蛋白、白蛋白
浓度差
高浓度
低浓度
弥散是清除小分子的主要机制
影响弥散溶质清除的因素
质量转运系数(Ko)
中空纤维对溶质的弥散阻力 --溶质大小 --滤器通透性
膜面积(A)
血流量(Qb)
透析液流量(Qd)
弥散和分子量的关系
分子(molecular
其次,同样的膜,
因此,大分子 溶质在这种浓
weight,MT)越
大弥散作用越小, 大分子溶质不易
对小分子溶质阻
力很小,而对大 分子溶质阻力则
度梯度差的作
用下,不能很 好地通过半透
于扩散
较大
膜而被清除
浓度差
中、大分子如何清除?
对流作用的原理
TMP是指半透膜两侧的压力差 跨膜压 (TMP) 它反应治疗过程中作用在血滤器膜 上的压力,计算公式:
TMP=(滤器压+静脉压)/ 2 – 废液压
溶质 的移动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GICU 柯晓晖
CTRR的基本原理
CRRT = Continuous 连续性, Renal 肾功能, Replacement 替代, Therapy 治疗
动脉 静脉
静脉
滤出液 CRRT是模拟肾小球工作方式
在几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连续地清除机体多 余的水分和毒素,调节酸碱和电解质的平衡, 来有效地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更符合生理状态,较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 定;容量波动小;溶质清除率高;
血液滤过器 VS 肾单元
血液入口
透析 液和 滤出 液出 口
横截面
空心纤维膜
肾小球囊
肾小管
透 析 液 入 口
血液出口
Outside the Fiber – 透析液 Inside the Fiber – 血液
肾小球
基本原理
弥散作用的原理
半透膜两侧的溶
质浓度梯度
浓度梯度
溶质的移动 --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 度低的一侧 --浓度差消失时溶质 的移动停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