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重点归纳

生理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生理功能的三种调节形式 :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负反馈与正反馈.P7
动脉血压是由心脏和血管的活动形成的,动脉血压的调节是典型的负反馈实例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被动转运分为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尿素以及一些小分子甾体类激素或药物都是单纯扩散。

主动转运分为原发主动转运和继发主动转运,了解原发主动转运的钠-钾泵原理。

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当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称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局部电位的概念及特征P48-49
动作电位通过缝隙连接的传导;动作电位通过神经突触或神经-肌接头的传导。

P50-51
传统生理学将细胞或组织对刺激发生的反应称为兴奋。

凡是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称为可兴奋细胞。

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细胞兴奋的四个时期: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P50
*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P50-51
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P56-68.共3点
第五章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两部分组成.P74
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第六章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心肌细胞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通的心肌细胞,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另一类是一些特殊分化了的心肌细胞,组成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

心室肌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两侧呈极化状态,膜内电位比膜外电位约负90mV。

动作电位的5个时期。

P103-104
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四种生理特性。

心肌的兴奋性:有效不应期与超常期P107
心肌的自动节律性: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是影响自律性最主要的因素。

房—室延搁的定义及意义P109
*心脏的泵血过程P112—113
心脏的输出量概念与正常值。

P114
后负荷的定义及后负荷对博出量的影响。

P116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共5点。

P119—120
中心静脉压与外周静脉压概念,中心静脉压的取决因素。

P121
*颈动脉和主动脉感受性反射,其中的反射效应和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强调划出。

P127—129
第七章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肺换气是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内呼吸或细胞呼吸:即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也称为组织换气。

肺内压概念及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的变化过程。

P145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

共3点。

P147
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概念和正常值。

每分肺泡通气量计算公式。

P150
通气/血流比值概念及正常值(0.84)。

P153
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与消化系统的神经调节:消化液的组成和主要功能;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在神经系统;条件反射;迷走—迷走长反射;局部反射或短反射。

P176-177
胃肠激素大多都是肽类,所以又称为胃肠肽,常见的有促胃液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和抑胃肽。

三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

唾液分泌的调节。

P179
胃液的外分泌腺:贲门腺、泌酸腺、幽门腺。

纯净的胃液是无色透明呈酸性的液体,pH为0.9—1.5.主要成分包括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内因子等。

盐酸由壁细胞分泌。

质子泵;盐酸的生理作用。

P181
胃蛋白酶原由泌酸腺的主细胞合成并分泌。

胃蛋白酶作用的最适pH是2.0—3.5.
黏液的化学成分为糖蛋白。

内因子是胃黏膜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其作用是保护维生素B12免受小肠内蛋白水解酶的破坏,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乙酰胆碱:大部分支配胃的迷走神经和部分肠壁内在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ACh)促胃液素由胃窦及小肠上段黏膜G细胞分泌。

组胺由肠嗜铬细胞分泌。

胃排空及其控制。

P184—185.
胰液是无色、无味的碱性液体,pH为7.8—8.4.
胆汁由肝细胞分泌。

消化期和消化间期经历的不同部位。

缩囊胆汁。

P187
第九章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肾脏尿的生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两个基本过程。

肾小球滤过率与滤过分数。

P221
有效滤过压 =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 + 肾小囊内压)
碳酸氢根离子的重吸收与H+的分泌。

P227.
葡萄糖的重吸收。

P229
肾糖阈的概念。

P230
尿生成的调节包括肾内自身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P234
渗透性利尿。

P235
血管升压素(VP)又称为抗利尿激素(ADH)
第十二章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生理完整性、双向传导、绝缘性、相对不疲劳性。

P283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P285—286
神经递质的受体。

重点了解胆碱能受体和肾上腺素受体。

P290
兴奋在反射中枢内传播的特征。

共6点。

P292—293
上行激活系统的概念。

P296
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骨骼肌中的肌梭,有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

P300—301
去大脑僵直的概念及机制。

P301—302.
基底神经节功能异常的两种类型:肌紧张过强综合征(帕金森病)和肌紧张降低综合征(舞蹈病)
大脑皮质运动区控制的特征。

共3点。

P305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特点。

共4点。

P307—308
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

P311
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长激素(GH)分泌异常三种情况: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

P3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