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二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二


RB1=30KΩ —1个
RB2=15KΩ —1个
RE=1.5KΩ —1个
RC=1.5KΩ —1个
电解电容 100μF/25V—1 个
10μF/25V —2个
独石电容 1000PF —1个
仪器:
双踪示波器
直流稳压电源
交流毫伏表
万用表
低频信号发生器
三、实验原理
基本放大电路直流电压偏置为:b—e结正偏,b-c结反偏,才使电路处于放大状态,当没有信号输 入时,此时电路工作在直流状态,称之为静态, 晶体管各极的电压与电流均为常数。
号发生器从50 接口输出,信号连接线的黑夹子接
电路地,红夹子接输入耦合C1 的负极。
c. 用毫伏表测量vo ,然后计算Av= vo / vi。
4. 测出上限频率fH和下限频率fL。
电路条件: vi=5mV(有效值),f=1kHz, 正弦波,
RL=2k。
实验步骤:a. 调节信号发生器,使输出vi=5mV,f=
已知条件:β=50,Vcc=+12V,RL =2KΩ,输入信号 Vi=5mV(有效值),f=1KHz,正弦波。
技术指标:AV≥50,fL≤300Hz,fH≥100KHz。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信号放大器的基极VBQ一般在3V—5 V范围内取值, 在这里VBQ取4V,ICQ在0.5mA—2mA范围内取值,这里 ICQ取2mA。
2、静态工作点Q选择
为了使放大器正常放大,一定要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Q。 Q点应选择在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放大区的中间。
静态工作点Q主要由RB1、RB2、RE、RC以及电源+VCC所 决定。
只有当I1>>IBQ时,才能保证VBQ恒定。这是工作点稳定的 必要条件,一般取:I1=(5—10)IBQ (硅管) VBQ=(3--5)V (硅管)
fL
1
2RE'CE
3. 用低频信号发生器加输入信号,测vo,计算Av= vo / vi。
已知条件: vi=5mV(有效值),
f=1kHz,正弦波,RL=2k。
实验步骤:
a. 调节信号发生器,使vi=5mV(40dB
衰减), f=1kHz ,用毫伏表先校 准vi=5mV。
b. 将vi=5mV接入到放大器输入端。信
3.2 单级晶体管小信 号放大器
实验室开放时间:每周一中午 12:30~13:50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级放大器的一种设计方法。 2、掌握晶体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设
置与调整方法。
3、掌握放大器性能的测量和调整方法。
二. 实验仪器及主要器件
元器件:三极管 3DG8 —1个
电阻:RL=2KΩ —1个
VBQ- VEQ=0.7V (硅管)
对于小信号放大器,一般取 ICQ=0.5mA—2mA
设计晶体管放大电路,设计者首先要确定放大器的电源 电压Vcc、AV、输入信号Vi及三极管β值等参数。根据上述 条件选取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静态工作点的关键是VBQ、 ICQ的确定。
小信号放大器电路设计举例说明:
已知: VBQ=4V,ICQ=2mA
确定 发射 极电 阻值
VEQ= VBQ -0.7V=4V-0.7V=3.3V
IEQ= ICQ+ IBQ≈ICQ
R EV BIQ EV Q BE V IC EQ Q 2 3.m 3V A 1.6K 5
RE取标称值1.5KΩ,则
IEQ'
3.3V 2.2m 1.5K
A
I1>>IBQ,一般I1=(5--10)IBQ,在这里取I1=5IBQ
IBQ ICQ IE'Q2.2 5m 0 A0.04m 4A
确 定

I1 5 IB Q 5 0 .0m 44 A 0 .2m 2 A极
RB2V IB 1Q 0.24V m 2 A1.8 1K 8
偏 置 电
RB2在这里取标称值15 KΩ
1、电路工作原理
单级阻容耦合共射极放大器,是交流放大器中最 常用的一种基本单元电路。交流信号经耦合电容 C1加到晶体管基极,引起基极电流作相应的变化, 从而控制集电极电流作更大的变化。Ic将在Rc上 产生交流电压,通过输出耦合电容C2馈送到负载 电阻上。该输出电压U0比输入电压Ui放大了Av倍。
1kHz 的正弦波,加入到放大器输入端,
找出中频最大输出电压vom=_____V。
b. 调节信号源频率f,用毫伏表测vo ,
使vo =0.707Vom,增大
f,或减小f ,观察毫伏表读数,使之为vo
时,记下fH和 fL。
实验四 模拟运算电路预习要求
相位差的观察,请参照:《电路实验与实践》P172。
RCRL
5050RCRL rbe
RCRL(RCRL)850
计算 R C1 得 .47 K 8,这里取Rc=1.5KΩ
电容值的确定:
输入、输出耦合电容,C1、C2通常取 ( 5~20 )μF,在此取10 μ F;
射极旁路电容CE通常取(50~200)μ F,在 此取100 μ F。
C0取1000pF。
2.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静态工作点的电压值。
晶体管(3DG8 NPN管) A. 三极管的管脚图
幅频特性
中频放大倍数Avm,而频率高于或低于中频区域时 放大倍数都要下降。当Av下降到0.707Avm时所对应 的频率记为fH和fL,分别是放大器的上限频率和下限 频率。
fH
2(Rc
1 //RL)C0
四、实验内容
1. 在面包板上安装电路,加+12V电源。
2. 测量与调整静态工作点VEQ、VBQ 、VCQ , 并使Q点处于晶体管的放大区。
实验步骤:在不加输入信号vi ,用万用表测静态 工作点Q的各参数值。
VEQ= V、VBQ = V 、VCQ = V、 VBEQ = V。
注意:1.用数字万用表校准电源电压;

则实际的
I1'
4V 0.266m7A 15K
R B 1V cc I1 V BQ 0 1 .2 V 2 6m 4V 6 7 A 3K 0
RC RL

AV
RC RL rbe
2m 6 V
rberb'brb'e200
8 ICQ
5 0
定 集 电 极 电 阻
A V 5 , 0 5 , r b 0 e 8 , R 5 L 2 K 0 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