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硝基苯胺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局部排气装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12
4、实验室监测方法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p-Nitroaniline; 4-Nitroaniline; fast red GG base; 3-Amino-6-Nitro Trifluorobenzene; Para Nitro Anil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
分子式:
C6H6N2O2
分子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38.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6.1Ⅱ(毒性物质)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吸入或食入有害,会使唇及皮肤变黑或变蓝,引起头痛、反胃、肌肉无力、抽筋、呼吸急促,甚至产生变性血红素血症,使组织缺氧,造成意识丧失或死亡。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遇湿气会使有机物硝化,引发自燃。遇热可能产生具刺激性的有毒氮氧化物。
蒸汽压:
165℃
溶解性:
不溶于水,微溶于苯,溶于乙醇、乙醚、丙酮,易溶于醇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状:
黄色结晶或粉末
危险标记:
14(毒害品)
用途:
用作染料及抗氧剂的中间体,腐蚀抑制剂,分析试剂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化学品英文名称:
4-Nitroaniline
中文名称2:
对硝基苯胺
英文名称2: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1.立即用水冲洗受污染皮肤。2.如果渗透衣服,立即脱掉衣服,并用水冲洗皮肤。3.如果对硝基苯胺固体沾染皮立即使用肥皂或中性洗剂和水冲洗皮肤。4.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
1.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眼睛,并不时地撑开上下眼皮。2.立即就医。
吸入:
1.立即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处。2.如果呼吸停止,施予人工呼吸。3.保持患者温暖和休息。4.立即就医。
食入:
1.立即就医。2.若无法立即就医,则用手指伸入喉咙催吐,或依包装指示服用吐根糖浆。3.如果意识不清,不要催吐。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
适用灭火剂:化学干粉、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个人应注意事项:1.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接近该区。2.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3.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61777
CAS:
100-01-6
中文名称:
4-硝基苯胺
英文名称:
p-Nitroaniline;4-Nitroaniline
别名:
对硝基苯胺;1-氨基-4-硝基苯
分子式:
C6H6N2O2;O2NC6H4NH2
分子量:
138.13
熔点:
148.5℃沸点:331.7?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42?
环境注意事项:1.对该区域进行通风换气。2.扑灭或除去所有发火源。3.通知政府安全卫生与环保相关单位。
清理方法:1.小量外泄,用纸巾或其它适当物质盛起,放在适当容器,并在安全地方(通风柜)燃烧。2.小心处理以避免粉尘飞扬。3.清除后以水和肥皂清洗泄漏区。4.不要将废水排至下水道。5.大量外泄则可回收,若回收不切实际,则将其溶解在易燃溶剂内(例如醇类)然后,将其喷入有适当排气气体净化设备的燃烧炉内燃烧。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1.保护容器勿受撞击损坏。
2.远离湿气及强氧化剂贮存。
储存注意事项:
1.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处,并远离热源及引火源。
2.避免产生粉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八小时日时量平均容许浓度TWA:3 mg/m3 (皮)
短时间时量平均容许浓度STEL:6 mg/m3 (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