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十减9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方法以及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合作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其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来突破。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口算卡片、主题图、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9十9 9十2 9十5 9十8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9十( )=14 9十( )=159十( )=16 9十( )=17二、创设情境。

(1)出示主题图。

1)请同学们观察画面,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说说自己获取的信息(2)出示例1的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A、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叔叔有15个气球。

小朋友买走9个气球。

学生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可能提出:还剩多少个气球)(3)组织学生列式:教师板书:15-9=二、教学互动组织引导学生探究15-9的计算方法。

(一)组织学生试算。

请同学们先独立试算,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1学生独立试算后在小组内说自己的算法。

2学生交流时可能说出:(1)因为9+6=15,所以15-9=6.(2)用小棒的方法算出来的。

(3)用拨珠的方法算出来的。

(4)先算10-9=1,再算1+5=6,所以15-9=6.……(二)组织汇报交流。

(如果学生出现最后一种算法,教师要追问:5为什么要加1)(三)小结。

1)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2)说明:计算十几减9时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归纳“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A、组织学生举例。

你还能再说出几道十几减9的算式吗?B、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C、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D、组织学生归纳计算方法。

E、小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有很多,大部分同学都采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这是一很好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的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摆一摆、算一算。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2)“做一做”和第2题。

投影仪出示第2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游戏。

(练习二第2题)(1)请各组组长拿出“鸽子窝”图片,并把“小鸽子”(带鸽子的卡片题)分给本组的同学。

(2)组织学生游戏。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助这些“鸽子”找到自己的家。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种计算方法呢?教学板书: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十几减9的练习课教学目标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1)9+( )=15 (2)9+( )=1815-9=( ) 18-9=( )(3)9+( )=14 (4)9+( )=1714-9=( ) 17-9=( )二、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布置作业。

教学板书:课后反思:第三课时十几减8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十几减8的算理,能够正确地进行十几减8的口算。

(2)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探索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数学,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十几减8和算理,能正确地进行十几减8的口算。

教学难点:对十几减8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8+3= 9+5= 7+6= 8+5=7+4= 9+2= 9+8= 8+7=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9十( )=16 8十( )=139十( )=15 8十( )=17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

提问:(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

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3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第四课时十几减7、6: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十几减7、6的算理,能够正确地进行十几减7、6的口算。

(2)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探索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数学,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十几减7、6和算理,能正确地进行十几减7、6的口算。

教学难点:对十几减7、6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11-8 14-9 13-8 15-911-9 17-9 12-8 16-8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6十( )=12 8十( )=135十( )=11 7十( )=149十( )=16 6十( )=13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1.出示例3。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3—7=6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l3—6=7三、巩固练习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

4.布置作业。

教学板书:课后反思:第五课时十几减8、7、6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一、复习教科书Pl5第4题二.课堂练习1.完成P16页的第7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教师在巡视过程要加以提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提醒学生不要漏写。

2.完成P16页的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6页的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数学游戏教科书P16页的第6题。

教师准备好两套不同颜色的卡片,一套写上14—8、12—5、12—4、16—9、15—8、ll—3、14—9、14—8、13—6、13—8等算式卡片;一套写上5、6、7、8等数字卡片。

开始“找朋友”游戏。

游戏开始时,教师先指定一名手拿数字卡片的学生到讲台上来,比如:5。

这名学生手举卡片问全班学生:“5,5,你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14—9”、“13—8”卡片的学生接着说:“5的朋友在这里。

”边说,边跑上讲台,站在拿5卡片的学生的两旁,再齐问台下的学生:“我们算得对吗?”全班学生齐答:“对、对、对。

”紧接着热烈鼓掌。

其余各题也按上法进行。

四、布置作业课后反思:第六课时十几减5、4、3、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能正确进行十向减5、4、3、2的口算。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计算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探索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数学,让学生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11-8 14-6 13-8 15-611-7 17-9 12-7 16-8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3十( )=12 5十( )=132十( )=11 5十( )=144十( )=12 4十( )=133.12—6=6,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1.出示例4。

(1)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3)小结。

三、巩固练习1.完成P17页的“做一做”7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思考题。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4.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第七课时十几减几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