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毒与传染病PPT课件

病毒与传染病PPT课件



融合(fusion)
有包膜病毒的包膜与宿主细胞膜直接融
合,病毒核衣壳进入细胞

直接穿入
穿入
非包膜病毒
entry directly across plasma membrane
非包膜病毒
entry directly across plasma membrane
直接穿透细胞膜
(三)脱衣壳
穿入宿主细胞时,在细胞溶酶体的作用下完成

(1)、慢性感染
体内持续存在病毒,并可不断排出体外的 慢性进行性感染,病程可达数月或数年, 有一定的临床症状

(2)、潜伏感染

某些病毒在急性感染后,病毒潜伏于机 体某些细胞内,以后在一定诱因下可引 起复发,呈急性过程


(3)、慢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后,潜伏期很长,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缓慢发病,一旦出现症状多为亚急性、进行性(如 麻疹→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常导致死亡。
线形或环状;双链或单链
衣 壳

核衣壳
二)衣壳
成分——包裹在核酸外的 蛋白质,组成壳微粒 作用: 保护病毒核酸; 与易感C上V受体结合, 辅助V对易感C的感染; 抗原性,诱导机体免疫 应答。

衣 壳
核衣壳
壳微粒的排列方式

20面体对称 复合对称
螺旋对称
三)有些病毒有特殊结构——包膜
衣壳蛋白发生结构的变化,衣壳破裂
脱衣壳
(五)装配、成熟和释放
装配与释放
病毒的异常增殖

顿挫感染 没有完整的病毒颗粒产生 缺陷病毒 基因组不完整或发生严重改变,不能复 制出完整的子代病毒,需辅助病毒的共 同感染才能增殖成为完整病毒

四、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性

感染方式: 水平传播——病毒主要通过皮肤、粘膜或 呼吸道、消化道或泌尿生殖道传播,但在 特定条件下可直接进入血循环(如输血、机 械损伤、昆虫叮咬等)而感染机体
潜伏期
细胞水平感染结果★★
1.溶细胞型感染:病毒在感染细胞内增殖, 引起细胞的溶解死亡—杀细胞作用,急性感 染 2.稳定状态感染:有包膜病毒以出芽方式释 放子代病毒,可出现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 细胞 3.细胞凋亡 4.细胞增生与细胞转化 5.细胞基因的整合

溶细胞型感染
多核巨细胞
A
呼吸道、消化道 皮肤、粘膜
B

垂直传播—— 指经胎盘或 产道将病毒由孕妇亲 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 (如HIV及乙肝病毒等)
感染类型
隐性感染:指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短暂病毒感染 显性感染:病毒感染后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 急性感染:一般病程较短,病毒常随疾病的痊 愈而被消灭或自体内排除 • 持续感染:病毒在体内较长时间存在,在一定 时期内无明显症状 (1)慢性感染(2)潜伏感染(3)慢病毒感染
病毒及病毒性传染病
病毒学概论
是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 主要特点 体积非常微小,需在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只含一种类型核 酸(DNA或RNA)和蛋白质 严格的细胞内寄生,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 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与人类关系
引起传染病:75%以上 可能是人类某些肿瘤的病因之一 鼻咽癌 EBV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 传染性强,流行广泛,很少有特效药
+ + + + + + -
+ + + + + -
立大小:以纳 米(nm)为计量 单位, 一般 30~200nm


The largest : (300nm, 痘病毒) The smallest: 10 nm 如口蹄疫病毒
微生物的大小比较
A、大肠杆菌噬菌体 ( 65 ×95nm ) 衣原体 390nm A 立克次体 450nm G F B、腺病毒 (70nm ) C、脊髓灰质炎病毒 (30nm ) D、乙脑病毒 ( 40nm ) E、蛋白分子 (10nm ) F、流感病毒 ( 100nm )
葡萄球菌 (1000nm) 牛痘病毒 300×250n m C D
B
E
G、烟草花叶病毒
病毒的形态
球形 蝌蚪状
子弹状病毒 杆 状
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衣 壳
病毒 基本结构
核心
衣壳
核衣壳
病毒体结构模式图
包膜子粒
包膜
包膜病毒
壳粒
衣壳
核衣壳
核心(核样物)
•核心:核酸 →基因组genome →决定病毒遗传、变异
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 病毒本身没有独立的蛋白合成酶系统,必须借助 宿主细胞的蛋白合成体系合成病毒蛋白


病毒的增殖(步骤)

1、吸附:


病毒吸附点+相应受体 吸附具有特异性
(一)吸附
(二)穿入

吞饮(pinocytotic vacuole)
无包膜病毒被宿主细胞吞噬,进入胞内
五、抗病毒免疫




干扰素的作用 NK细胞 体液免疫的作用 细胞免疫的作用
干扰素
包绕在核衣壳外的一 层膜样结构 由特殊蛋白、类脂、 多糖 高度抗原性、保护作 用、吸附

病毒的结构(小结)
病毒
核酸
衣壳
包膜

二、病毒的增殖—复制

以自身基因组为模板,借助宿主细胞的酶类, 复制出病毒的基因组,病毒的基因组经过编 码产生大量的病毒蛋白质,经过装配,形成 子代病毒
复制周期(replication cycle)
和复制
•壳粒capsomere → 衣壳capsid →保护、介导、抗原性
•包膜envelope,包膜子粒peplomere(刺突spike) →保 护、介导、抗原性
一)核心

主要——单一核酸构成 (DNA或RNA)
DNA/RNA、分节段RNA 作用——携带病毒全部的遗 传信息,决定病毒的形态、 增殖、遗传变异和感染性。 少量蛋白质:RNA聚合酶、反 转录酶等功能蛋白

病毒与其它微生物的区别
微生物 种类 细菌 支原体 衣原体 螺旋体 真菌 病毒
结构
在无活细 胞的培养 基中生长
二等分裂 繁殖 + + + + + 出芽、产生孢子 -
核酸类型
核糖体
敏感性 抗生素 干扰素 +
原核细胞型 原核细胞型 原核细胞型 原核细胞型 真核细胞型 非细胞型
+ + -(+) + -
DNA,RNA DNA,RNA DNA,RNA DNA,RNA DNA,RNA DNA,RNA DNA 或 RN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