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项目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

_项目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


常用统计分析工具
rFequency
C1
直方图
15 10 5 0
123456789
C1
柏拉图
鱼骨图
控制图
0.10 0.09 0.08 0.07 0.06 0.05 0.04 0.03 0.02 0.01 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回归分析 Y=f(x)+ε
散点图
2 1 0 -1 -2 -3
混凝强度κ 平均值—R控制图
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
控制图有缺陷的状态
(1)
(2)点子在控制界限附近,即在2σ~3σ之 间。(称为警戒区间)
a
3点中有2点在警戒区内
(0.0053);
● ●





3σ 2σ
μ
b)连续7点中有3点在警戒区内; c)连续10点中有4点在警戒区内。 (3)点子在中心线一侧连续出现。 a)连续7点在中心线一侧; b)连续11点中有10点在中心线一侧; c)连续14点中有12点在中心线一侧; d)连续17点中有14点在中心线一侧; e)连续20点中有17点在中心线一侧。 (4)点子有连续上升或下降趋向,如点数≥7,则判断有系统性因素影 响。
是一种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方法。 简明易懂,形象具体。 排列图中有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若干个矩
形和一条曲线构成。 – 左侧纵坐标表示频数,也就是各种影响质量因
素发生或出现的次数; – 右侧的纵坐标表示频率,也就是各种影响质量
因素在整个诸因素中的百分比; – 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按其影响程
第二篇 质量管理的工具与方法
1. 质量管理的基本工具与方法 2. 6σ与实施步骤 3. DMAIC框架模型及其案例介绍
2.1 项目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
选定题目 现状调查 P 原因分析 制定对策 D 对策实施 C 效果检查 巩固措施 A 遗留问题
老七种工具
新七种工具
排 因 调 直 控 散 分 亲 关 系 矩网P 矩
产生质量偏差的原因

– 人的思想素质、责任心、质量观、业务能力、技术水平等均直接 影响项目质量。因此,要狠抓人的工作质量,充分调动人的积极 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避免因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不按操 作规程作业等原因,产生质量偏差。
机械设备
– 所采用的机械设备在生产上适用、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和 维修方便。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数理统计方法
常用的质量数据
– 子样平均值 – 中位数 – 极差 – 子样标准偏差
质量控制原理
根据项目目标和质量要求,对项目实施过 程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及时 仅反馈,采取纠正措施,使工作按既定目 标和计划进行。
可称为质量控制的三步曲:
– 确立标准; – 衡量成效; – 纠正偏差。
预防措施
– 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 措施。项目组织应建立并实施预防措施的程序文件,针对 潜在不合格原因采取适当措施,以防止不合格发生。
质量控制的工具
排列图 因果分析图 直方图 散布图 分层法 调查表 控制图
静态方法 动态方法
排列图--帕累特图
收集数据
绘制分析用控制图
查找异因 调整过程

过程是否受控

过程能力是 否符合要求
直方图图形分类
通过观察直方图的形状,可以判断生产过 程的质量状况,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预 防不合格品的产生。
质量管理方法PDCA中的应用
影响项目质量因素的控制
材料质量标准 材料质量的检(试)验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求
领导者的素质

团队的精神
个人的能力
意识、观念、行为
材料、 构配件
机械设备的选型 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 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要求
排列图的分析
排列图中矩形柱高度表示影响因素程度的大小。 观察排列图寻找主次因素时,主要看矩形柱高矮 这个因素。
一般确定主次因素可利用帕累特曲线,将累计百 分数分为三类:
– 累计百分数在0~80%左右的为A类,在此区域内的因 素为主要影响因素,应重点加以解决;
– 累计百分数在80~90%左右的为B类,在样本统计量均值为控制中心线
以中心线±3σ为控制图的上下控制限
以抽样的时间顺序为控制图横轴坐标
以质量特性值单位为控制图纵轴坐标
样本
单位
3 UCL
CL
3
LCL
控制图结构
样本

UCL


CL

LCL
象 1 2 3 4 5 6 7 89 样本序号
控制图的基本形状
控制图的种类
环境
工艺 时间不足
直方图
将收集到的质量数据,按一定要求加以整理和分层, 然后再进行频数统计,并绘制成由若干直方 图形组 成的质量分布图。
直方图是一个坐标图,
– 横坐标表示质量特性(如尺寸、强度), – 纵坐标表示频数或频率, – 还有若干直方块组成的图形,
每个直方块底边长度即产品质量特性的取值范围, 直方块的高度即落在这个质量特性值范围内的产品有多少 直方图可描述质量频数分布范围和特征。
简便性--采集数据的方法; 真实性--采集的数据必须真实可靠; 准确性--详细记录采集数据;并记录背景情况,
如采集数据的时间、地点、目的、使用的仪器设 备、采集的方法、采集人等。
数理统计的几个概念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数理统计方法 母体。
– 又称总体、检查批或批,指研究对象的全体。
材料
机器

水泥 重量不足
砂石含泥量大 未清洗
搅拌机 分工不当 常坏 有情绪
新人多
福利差
水泥过期
砂石 级配不当
振捣器 常坏无备用
图省事 责任心差 不按交底办事
基本知识差
混 工长水平低 凝

场地太窄

时间短
砂率不准

拌合不均
配合比不准,

水灰比控制不严

模板不严
计算有误
振捣不实
未覆盖
气温低 和易性差
养护差
子样。
– 子样又称试样或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出来的一部分 – 子样所含的数目,叫子样大小。
随机抽样。
–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子样的活动叫抽样。 – 抽样分为有意抽样和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就是不带任何主观倾向,不挑不拣随意地从总体中抽样,使 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被抽取的同等机会。
随机抽样的优点是省(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快,准,细。
度的大小从左向右依次排列,; – 每个影响因素都用一个矩形表示,矩形高度表
示影响质量因素的大小。
排列图的作图步骤
收集一定时间内的质量数据。 按影响质量因素确定排列图的分类,一般可按不
合格品的项目、产品种类、作业班组、质量事故 造成的经济损失来分 统计各项目的数据,即频数;计算频率、累计频 率。 划出左右两条纵坐标,确定两条纵坐标的适当刻 度和比例。
工艺、方法
– 工艺流程、技术方案、检测手段、操作方法均应符合 标准、规范、规程要求是有利于质量控制的。
环境
– 影响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有技术环境、劳动环 境和自然环境等
纠正和预防措施
纠正措施
– 针对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或内审、外审中发现的不合格 项或其他监测活动所发现的不合格的产生原因,采取消除 该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的措施。
Fishbone Diagrams Histograms Pareto Analysis Control Charts Check List Kawakita Jiko Charts (Affinity Charts) Tree Diagram Matrix Charts Matrix Data Analysis Method Network Diagrams PDPC (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
– 累计百分数在90%左右~100%的为C类,在此区域内 的因素为一般因素。
因果分析图--鱼剌图
一种逐步深入研究和讨论质量问题的图示方法。 应用此方法时可召开会议,由组织者、管理者和
操作者共同参加,根据质量问题存在的主要因素 去一步一步地寻找产生的原因,然后再制定相应 对策予以改进。 因果图由若干枝干组成,枝干分为大枝、中枝、 小枝和细枝,它们分别代表大大小小不同的原因。
随机抽样方法的基本方法
– 单纯随机抽样。
适用于对母体缺乏基本了解的情况下,利用随机数表 和骰子作为工具进行查表抽样。
– 注意不要将随机抽样理解为“随意抽样”和“胡乱抽样”。
– 系统抽样法。
每间隔一定时间或空间,从总体抽取样品作为样本。
– 分层随机抽样。
将总体按其属性特征分为若干类型或层,然后在类型 或层中随机抽取样本简单随机抽样
① 按用途分类 1) 分析用控制图: 用来调查分析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 2) 管理用控制图: 用来控制生产过程,使之经常保持在稳定状态下。
② 按质量数据特点分类 1)计量值控制图;主要适用于质量特征值属于计量值的控制。 a.单值控制图。 b.平均值—极差控制图。 c.中位数—极差控制图。 2) 计数值控制图。 a.不合格品数 控制图。 b.不合格品率 控制图。 c.样本缺陷数 控制图。 d.单位产品缺陷数 控制图。
直方图的作图步骤
收集数据,一般数据的数量用N表示。 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计算极差,即全部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之差:R=Xmax—Xmin 确定组数K。 计算组距h: h=R/K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