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辨识
五 行 学 说 ( 一 )
1、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世界 上一切事物都是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 运动变化而生成的。
2、五行各有特性。木指具有生长、升 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火 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土引申为具有 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金引申 为清治、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水 滋润而向下,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 向下运动的事物。
甜(脾胃-土):中医认为,甜入脾。食甜可补养气血,
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但糖尿病、肥胖病、 心血管等患者宜少食。
酸(肝胆-木):中医讲“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
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 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 效。以酸味为主的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维生素C, 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3、对于中医而言, 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 质和功能属阴; 人体具有推动、温熙、兴奋等作用物质 和功能的属阳;
4.阴阳二者互根互用,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5.阴阳二者且对立制约、消长平衡,在一定条件下相
互转化。 6.中医认为人体结构可划分为阴阳对立的两部分。
辨别阴阳
偏阳体质四个特点:一是偏热,二是 偏燥,三是偏动,四是偏于亢奋。
闻
听声音,有无中气,最为重要:
声音轻浅,没有中气是气虚 声音底气足,中气足,通常是痰湿或平和体 质
闻味道,异味较大,非湿即热:
经常汗味,体味特别大,是痰湿或湿热,经 常有口气,提示内热,有积滞,痰湿、湿热、 阴虚内热、上热下寒的人容易出现口气。
中医认为
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
五 行 学 说
( 五 )
五行五味之关系
咸: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中医认为“咸入肾”,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
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呕吐、腹泻、大汗之后宜喝适量淡盐水,以保 持正常代谢。
中医养生有道:“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
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因此,春补应围绕“补肝”为主。而 春季养肝首要一条是调理情志,即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生气。此外,春天的 药膳调养,要以平补为原则,不能一味使用温热补品,以免春季气温上升, 加重身体内热,损伤人体正气。
了。 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四、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
体内的气出不去就鼓胀。 五、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六、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
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
今日主讲内容
简易鉴别体质(了解自己!) √
九种体质与饮食(该吃什么?)
中医体质辨识
今日主讲内容
简易鉴别体质(了解自己!)
九种体质与饮食(该吃什么?)
何谓阴阳?
1、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
最初含义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为阴, 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内外, 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并认为阴阳的对 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阴阳的关系
2、阴阳代表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 的事物属性。一般地说凡是剧烈运动 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 亮的都属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 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阴。
体质类型决定健康状况
平和体质:机能协调,七情适度 阳虚体质:火力不足,畏寒怕冷 气虚体质:气力不足,容易外感 痰湿体质:怠惰沉重,容易发胖 湿热体质:又湿又热,排泄不畅 阴虚体质:五心烦热,口干咽燥 淤血体质:面色晦暗,易生肿瘤 气郁体质:气机不顺,情绪郁闷
饮食不当不可忽视
营养过剩:促进气虚或痰湿体质 营养不足:促生气虚或阳虚体质 长期吃辣:加重湿热和阴虚体质 常食寒凉:促生阳虚或淤血体质 常吃夜宵:促生痰湿体质 不吃早餐:促生气郁或痰湿体质 食速过快:加重气虚或痰湿体质 饮食过咸:促生阳虚间夹痰湿,
阳虚体质
易患疾病:①不孕②痛经③喘、咳④腹泻⑤关节炎——阴盛阳衰
五 行 学 说 ( 二 )3、 事物的五行属性是与五行特性相类比而得出的。
五行学说是说明人与自然环境统一的基础。 4、 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
相生:指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属正常现象。 相克:指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制约作用。
五 行 学 说
( 三 )
五行五味之关系
淤血体质
生活起居不当转化体质
身体过劳: 转化为气虚体质 劳神过度: 转化为气虚体质 房劳过度: 促生为阳虚体质 身体过逸: 转化为郁滞性体质 常用空调: 易生痰湿体质 常用电脑: 加重体质偏颇
望—体质总有其外在表象
看形体: 看神气: 看面色: 看舌象: 看眼睛:
胖多痰湿,瘦则多虚 静多偏虚,钝多痰湿 暗多淤血,晄白则虚 红则多热,苔厚则湿 无神则虚,浑浊多湿
五 行 学 说
( 四 )
五行五味之关系
苦(心、小肠、心包、三焦):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生心”,
“苦味入心”。苦味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如苦瓜,常吃能治疗水肿病。
辣:中医认为,辣入肺。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
胡椒,均是以辣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中所含的“辣素”既能保护血管、又可 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神经 衰弱者不宜食用。
辨别阴阳
阴阳平和质:身体强壮,胖瘦适度, 或虽胖而不臃滞,虽瘦而又精神,其面 色与肤色虽有五色之偏,但都明润含蓄, 目光有神,性格随和,开朗,食量适中, 二便调畅,夜寐安,对自身调节和对外 适应能力强,不易感受外邪等
运动加静坐是最好的补益方法
不要天天想着吃什么补阴,吃什 么壮阳。记住了,运动就可以生 阳;静坐就可以生阴。阴为阳之 母,阳为阴之用,阴阳互根互用。
多畏热喜冷,形体偏瘦,但较结实, 性格外向,喜动,易急躁,食量较大, 对风,暑,热邪易感。受邪发病多为热 症、实症,病化燥伤阴易长疮疖!内伤 多为火旺、阳亢或兼阴虚。
辨别阴阳
偏阴体质四个特点:一是偏寒,二是 偏湿,三是偏静,四是偏低沉。
多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面色偏 白而欠华、精力偏弱、动作迟缓,反应 较慢,多形体偏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