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内科学 (主治医师)题(8)

-中医内科学 (主治医师)题(8)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题(8)中医内科学专业知识(2)单选组合题共用题干( 1 ).自汗盗汗以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应首选我要纠错 A.六味地黄丸B.当归六黄汤C.麦味地黄丸D.黄连阿胶汤E.知柏地黄丸2 正确答案:C 解析: 麦味地黄丸功能补益肺肾,滋阴清热,治疗肺肾阴虚诸证,以阴虚为主。

( 2 ). 肺胀偏虚者的病位主要在我要纠错 A.肺、肾、脾、肝B.肝、肺、脾、心C.肺、心、肾、脾D.肺、脾、肝、胆E.脾、肾、胃、心2 正确答案:C 解析: 肺胀病位主要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

(3 ). 咳嗽肝火犯肺证,其治法是我要纠错A.清肝泻火,理气止咳B.清肺平肝,顺气降火C.清肝化痰,宣肺止咳D.清热泻肝,化痰止咳E.泻肝除热,宣肺止咳1 正确答案:B 解析:肝郁化火,上逆侮肺,肺失肃降,导致上气咳逆阵作;木火刑金,炼液成痰,导致痰少黏稠,或如絮条,咯之难出,应用清肝泻肺,化痰止咳之法去除诸证。

( 4 ).消渴血瘀的主要原因是我要纠错 A.气机郁结B.阴虚燥热C.肾阴不足D.阴阳两虚E.气血两虚1 正确答案:B 解析: 消渴病是一种病及多个脏腑的疾病,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且阴虚内热,耗伤津液,亦使血行不畅而致血脉瘀滞。

( 5 ).恐惧伤肾所致阳痿的治法是我要纠错 A.补肾养阴B.滋肾养心C.温肾养心D.理气补肾E.益肾宁神4 正确答案:E 解析: 惊恐伤肾证的病机为惊恐伤肾,肾精破散,心气逆乱,气血不达宗筋。

( 6 ). 颤震的证候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我要纠错 A.头部颤抖B.肢体不灵C.手足抽搐D.肢体摇动E.表情呆滞2 正确答案:C 解析:颤证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表现为头摇动或手足微颤,重者可见头部振摇,肢体颤动不止,甚则肢节拘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7 ). 内伤发热临床上多表现为我要纠错 A.高热B.低热C.寒热错杂D.自觉热E.虚热1 正确答案:B 解析: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

( 8 ). "痰饮"的病症名称首见于我要纠错 A.《内经》B.《金匮要略》C.《备急千金要方》D.《济生方》E.《仁斋直指方》1 正确答案:B 解析: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始有"痰饮"名称,并立专篇加以论述,有广义:狭义之分。

( 9 ). 下列哪项不属于阳黄与阴黄的鉴别要点我要纠错A.病程较长与较短B.黄色鲜明与晦暗C.小便黄与不黄D.热证与寒证E.虚证与实证2 正确答案:C 解析:临证应根据黄疸的色泽,并结合症状、病史予以鉴别。

阳黄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常伴身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急黄为阳黄之重症,病情急骤,疸色如金,兼见神昏、发斑、出血等危象。

阴黄黄色晦暗,病程长,病势缓,常伴纳少,乏力、舌淡、脉沉迟或细缓。

( 10 ). 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属消渴的常见变证我要纠错A.肺痨B.吐血C.中风D.痈疽E.水肿1 正确答案:B 解析:如肺失滋养,日久可并发肺痨;肾阴亏损,肝失濡养,肝肾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则可并发白内障.雀目,耳聋;燥热内结,营阴被灼,脉络瘀阻,蕴毒成脓,则发为疮疖痈;阴虚燥热,炼液成痰,以及血脉瘀滞,痰瘀阻络,脑脉闭阻或血溢脉外,发为中风;阴损及阳,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肌肤,则发为水肿。

( 11 ). 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为各种淋证的共同表现我要纠错 A.小便频急B.小便短涩C.淋沥涩痛D.尿血而痛E.小腹拘急3 正确答案:D 解析: 淋证是指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证。

六种淋证均有小便频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

( 12 ).治疗消渴中消证,应首选我要纠错 A.六味地黄丸B.玉女煎C.左归丸D.沙参麦冬汤E.麦门冬汤1 正确答案:B 解析: 中消是因胃火内炽,胃热消谷,耗伤津液所引起。

玉女煎清胃滋阴,适用于消渴胃热阴虚,多食易饥,口渴等症。

( 13 ).胁痛与哪些脏腑关系最密切我要纠错 A.肝脾B.肝胃C.肝胆D.肝肾E.以上都不是2 正确答案:C 解析: ( 14 ). 将胃痛与心痛、腹痛分开,始于我要纠错 A.汉代B.隋唐C.宋代以后D.清代以后E.明代以后4 正确答案:E 解析: ( 15 ). 下列对真心痛和胸痹的鉴别中,哪一项是错误的我要纠错 A.胸痹乃真心痛的进一步发展B.真心痛的心痛特别剧烈,甚则持续不解C.真心痛的病机属于瘀血痹阻心脉D.真心痛属于危重证候E.真心痛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0 正确答案:A 解析: 真心痛为胸痹的进一步发展,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紫,脉微或结代等危重证候。

( 16 ).治疗郁证日久,阴虚火旺者,应首选我要纠错 A.丹栀逍遥散B.知柏地黄丸C.天王补心丹D.六味地黄丸E.滋水清肝饮4 正确答案:E 解析: 郁证日久,阴虚火旺者,应以滋水清肝饮养阴清火。

( 17 ). 治疗虚劳心阳虚者,应首选我要纠错A.桂枝甘草汤B.苓桂术甘汤C.人参养荣丸D.炙甘草汤E.保元汤4 正确答案:E 解析: 保元汤益气温阳,为治疗虚劳心阳虚的代表方。

( 18 ). 下列哪一项不是癫证的病因我要纠错 A.郁愤不解B.有所大喜C.思虑太过D.醇酒厚味E.所愿不遂1 正确答案:B 解析: ( 19 ). 下列哪项不是温燥伤肺的症状我要纠错 A.恶寒发热B.唇鼻干燥C.无痰或痰少而黏D.干咳E.咽喉干痛0 正确答案:A 解析:温燥伤肺的症状有: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宜咳出,痰中带血丝,鼻塞、头痛、微寒、身热,舌质红于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 20 ). 喘证到严重阶段,可影响我要纠错 A.肾B.心C.脑D.肝E.肺1 正确答案:B 解析: 喘证到严重阶段,肺肾俱虚导致心气心阳衰竭,不能鼓动血脉运行,血行瘀滞:面色、指甲、唇甲青紫;甚则喘汗致脱最终导致亡阴、亡阳。

( 21). 确立杀虫与补虚两大治疗原则的是我要纠错 A.《内经》B.《丹溪心法》C.《医学正传》D.《医学入门》E.《十药神书》2 正确答案:C 解析: ( 22 ). 肺痨之病理属性以何为主我要纠错 A.阴虚B.阳虚C.气虚D.血虚E.阴虚火旺0 正确答案:A 解析: ( 23 ).某患者肺痨迁延年余,咳嗽痰白质稀,声低气怯,午后潮红,面颧红赤,神疲,纳少,大便溏薄,自汗,盗汗,偶有痰中带血,面色少华,舌光,边有齿印,脉细弱。

方选我要纠错A.百合固金汤B.参苓白术散C.月华丸D.补天大造丸E.秦艽鳖甲散1 正确答案:B 解析: ( 24 ).某女,病起半年,晚间呛咳,痰少质粘,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心烦失眠,盗汗,大便干结,舌质干红,苔薄黄,脉细数。

其治法宜用我要纠错 A.滋阴润肺B.益气养阴C.滋阴降火D.健脾生血E.润燥化痰2 正确答案:C 解析: ( 25 ). 二阴煎用于我要纠错 A.癫病痰气郁结证B.癫病心脾两虚证C.狂病痰火扰神证D.狂病火盛阴伤证E.狂病痰热瘀结证3 正确答案:D 解析: ( 26 ). 病人昨晚突然出现胃脘疼痛,畏寒喜暖,不思饮食,嗳气频频,形寒,身热,舌淡苔白,脉弦紧。

治宜选用我要纠错 A.良附丸B.生姜汤C.香苏散D.良附丸合生姜汤E.良附丸合香苏散4 正确答案:E 解析: ( 27 ). 男,午休后突然出现呕吐,呕吐多为清水痰涎,胸闷脘胀不思饮食,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此时最佳治疗方剂为我要纠错A.香砂六君子汤B.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C.小半夏加茯苓汤D.砂半理中汤E.温胆汤1 正确答案:B 解析: ( 28 ). 女,48岁。

近日吞咽梗阻,胸膈痞闷,情志舒畅时可稍减轻,口干咽燥,舌质偏红,苔薄腻,脉弦。

诊断为我要纠错 A.梅核气B.噎嗝C.郁证D.反胃E.呃逆1 正确答案:B 解析: ( 29 ). 患者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脉滑数。

其治法是我要纠错 A.清胃化痰止呃B.清热化湿降逆C.清热化瘀止呃D.清胃平肝降逆E.清降泻热止呃4 正确答案:E 解析: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呃逆。

口臭烦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脉滑数实热证表现,无痰、无湿、无淤、无肝胁证候即可排除A、B、C、D。

呃逆胃火上逆证的证治。

( 30 ). 痢疾初起,治疗当忌我要纠错 A.疏散表邪B.收敛止泻C.清化湿热D.调气行血E.以上均不是1 正确答案:B 解析: ( 31 ). 胁痛的病理特点是我要纠错 A.肝胃不和,胃气郁滞B.肝气部结,胃失和降C.肝胆湿热,络脉不和D.饮停胁下,肝肺失司E.肝失疏泄,络脉不和4 正确答案:E 解析: ( 32 ). 患者,男,60岁。

久患胁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头晕目眩,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弦细。

治疗应首选我要纠错A.柴胡疏肝散B.逍遥散C.杞菊地黄丸D.一贯煎E.二阴煎3 正确答案:D 解析: 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弦细-阴虚,胁痛基本病机为肝络失和,故诊断为胁痛肝络失养证,当养阴柔肝,方予一贯煎加减。

( 33 ).《金匮要略》对黄疸的预后提示,黄疸之病,当以多少日为期我要纠错 A.七日B.十八日C.十日D.八日E.十五日1 正确答案:B 解析: ( 34 ).男,18岁。

4天前突然出现日黄身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烦躁,恶心欲吐,小便短少而黄,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

属于何种病型我要纠错 A.湿热并重型黄疸B.寒湿阻遏型黄疸C.湿热蕴蒸,湿重于热型的黄疸D.湿热蕴蒸,热重于湿型的黄疸E.脾型黄疸3 正确答案:D 解析: ( 35 ). 首先提出积聚的病名的医著是我要纠错 A.《杂病广要》B.《金匮要略》C.《内经》D.《难经》E.《诸病源候论》2 正确答案:C 解析: ( 36 ). 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大便不畅,溲赤便秘,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宜选用我要纠错A.川芎茶调散B.通窍活血汤C.半夏白术汤D.通窍活血汤E.芎芷石膏汤4 正确答案:E 解析: ( 37 ). 疟疾之名,首见于我要纠错 A.《内经》B.《金匮要略》C.《伤寒论》D.《诸病源候论》E.《肘后备急方》0 正确答案:A 解析: ( 38 ). 气淋实证,其选方最宜用我要纠错 A.二神散B.沉香散C.六磨汤D.五磨饮子E.柴胡疏肝散1 正确答案:B 解析: ( 39 ).患者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温畏冷,背寒,呕吐清水痰涎,水入易吐,口渴不欲饮,心悸,气短,头昏目眩,食少,形体逐渐消瘦,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