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5-10 21:13:00 | By: 萍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案例与分析探索与发现师:你认为怎样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生: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量出来,再用加法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学生活动(小组形式):量角、求和交流:生一:我们组量的是锐角三角形,三个角分别是50度、60度、70度,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生二:我们组量的是直角三角形,三个角分别是90度、35度、55度,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生三:我们组量的是钝角三角形,三个角分别是120度、40度、20度,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从刚才的交流中,你发现了什么?生:不管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
生:不对,我们组量出的三个角是75度、43度和63度,内角和是181度。
生:是啊!我们组算出来的是178度,好象不对啊!生:肯定是你们量角量错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我可以用实验证明你是错误的。
师: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生:因为180度正好是一个平角的度数,我们可以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就可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了。
师:你想出的办法真不错,大家试试看。
学生分小组活动,师巡回指导,先完成的小组成员也指导没有完成的小组。
交流:生一:我们是把刚才画的三角形剪下来,然后标上∠1、∠2、∠3,再把三个角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角。
生二:我们也是拼的,只是来不及剪,是撕下来的,不过也组成了一个平角。
生三:我们不是拼的,也不是剪的,而是用折的方法.师:从刚才大家的交流中,我们发现都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你认为刚才大家交流的方法哪一种好?生:…………(各抒己见)师:请大家看看老师的方法。
师:把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折拼成了一个直角,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生一:∠1和∠2拼成了一个直角,正好把∠3给遮住了,也就是说,∠1和∠2拼成了一个90度的直角,90度+90度=180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生二:∠3是直角,∠1和∠2折成一个直角,也就是说,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
师:好,大家已经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规律,你能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吗?生:能。
案例分析:教学模式一般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五个环节,沿用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虽然不断有所变化,但仍离不开这一框框。
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答,当学生的答案不是教案中预想的,教师就会不厌其烦地提问其它学生,直到满意为止。
本课依托新课程理念,把课堂教学分成“激趣与导入”、“探索与发现”、“迁移和应用”、“拓展与延伸”四个基本环节,让学生在猜测、操作、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自主学习,探索新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教学的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走捷径的教学,因为它从源头上剥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
数学的结论来源于学生的探索,对现象的观察,对数据的度量、统计与分析,对各种情况的归纳总结。
我们要设计学生熟悉的教学情景,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积极地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这节课,在“探索与发现”中设计了两个层面的研究:1、学生量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并算出三个内角的和,发现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但同时学生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引起争论,进入第二层次的探索。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在学生的操作和交流中,提出的“我可以用实验证明你是错误的”,使我深深的感受到,只有把我们的课堂变成学生辩论场,只有把我们的课堂变成可以操作的课堂,用“做数学”的理念来实施教学,学生才能善于实验数学,才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思维。
)2、利用学生引发的争议,让学生动手操作,想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并进行交流。
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剪拼、撕拼、折拼等多种方式把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数学规律。
特别是“把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折成了一个直角,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带入了一种更高的境界,课堂上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探究兴趣,不再把学习数学看成负担,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享受着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动手操作,使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等都得到很好的锻炼,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给学生探索的机会,也是给课堂生成的机会。
利用学生创造的素材挖掘内在的知识,正是我们注重课堂生成和尊重学生的重要表现。
从学生的发现中,不难看出学生善于实验数学,完全能通过数学活动探索问题的本质教学片断:师:请同学们帮老师画一个三角形,能做到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生:能。
师:请听要求,画一个有两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开始。
(设置矛盾,使学生在矛盾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师:有谁画出来啦?生1:不能画。
生2:只能画两个直角。
生3:只能画长方形。
师(课件演示):是不是画成这个样子了?哦,只能画两个直角。
师:问题出现在哪儿呢?这一定有什么奥秘?想不想知道?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揭示矛盾,巧妙引入新知的探究)师:请看屏幕。
(播放课件)熟悉这副三角板吗?请拿出形状与这块一样的三角板,并同桌互相指一指各个角的度数。
(课件闪动其中的一块三角板)生:90°、60°、30°。
(课件演示:由三角板抽象出三角形)师:也就是这个三角形各角的度数。
它们的和怎样?生:是180°。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生:90°+60°+30°=180°。
师:对,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合起来就叫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课件演示另一块三角板的各角的度数。
)这个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生:90°+45°+45°=180°。
师:从刚才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发现什么?生1: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生2: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是特殊的三角形。
师: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1:180°。
生2:不一定。
……师: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使别人相信呢?生:可以先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加起来。
师:哦,也就是测量计算,是吗?那就请四人小组共同研究吧!师: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每种类型的三角形都需要验证,先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很快完成这个任务。
(课前每个小组都发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指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合理分工,提高效率。
)(2)小组反馈.师: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
这个办法不能使人很信服,怎么办?还有其它办法吗?生1:有。
生2:用拼合的办法,就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平角。
师:怎样才能把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呢?生:把它们剪下来放在一起。
师:很好,请用不同的三角形来验证。
师:小组内完成,仍然先分工怎样才能很快完成任务,开始吧。
2.汇报验证结果。
片断评析:此片断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学生学得轻松。
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条理清晰,层次清楚,学生思维活跃,从学生熟悉的三角板抽象出特殊的三角形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接下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探讨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也是180,过渡自然且有吸引力。
我想这片断教学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个探究的学习天地,让学生“启思质疑引探新知”。
纵观本课,猜想的提出、验证,方法、结论的得出,都是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结果。
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但是在本课的活动中,由于学生的人数较多,有一些胆怯的孩子还处在被动配合中很少主动发现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关注他们,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案例[ 2009-3-29 7:11:00 | By: 湾-晓丽 ]背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
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
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内角和及解决问题的基础,这一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学过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际操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从而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主题:这节课是针对我研究主题《在操作情境中探究与发现知识产生的过程》而设计的,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在学生亲自动手和归纳中,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片断教学:二、猜想验证,探究规律(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先按排好分工,按要求拿出准备的一大一小的两个三角形,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解决它们的内角和的问题。
注意分工:最好一人记录,其他人操作,看哪一小组完成的好?再进行活动。
小组探究活动中,师巡视过程中加入探究、指导(如生有困难,师可引导、有可能出现折不到一起的情况,可演示以帮助学生)三、汇报交流,总结规律1.量角求和法小组演示和讲解。
汇报度量和计算内角和的结果。
师:观察:从他们的结果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没有一个确定的数,结果是等于或接近180°。
师:思考与讨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是测量,所以就有误差。
)2、折角法小组演示。
生:同学们你们看,我们三角形把三个角折成了一个什么角?生:平角。
师:平角多少度?生:180°师:说说你们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师:那么对任意三角形都是这个结论?生:是的,我们组准备了五种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经过操作后,我们得出了这个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同时,我们还发现一个结论: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
师:很好,谁能用直角三角形再演示一次给我们大家看?生演示,大家观察。
师:观察演示后,你们有新的发现吗?生: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