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方开挖、排水方案改

土方开挖、排水方案改

目录
1.1编制依据 (2)
1.2概要 (2)
1.3概况 (2)
1.3.1建筑概况 (2)
1.3.2结构概况 (3)
2.施工部署 (3)
2.1施工段划分及施工顺序 (3)
3.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3)
3.1工程测量 (3)
3.2基坑边坡监测 (4)
3.3土方开挖 (4)
3.4基坑排水 (6)
1.1编制依据
建设单位提供的祥云苑二期经济适用房施工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

1、本工程采用的技术标准。

2、地基基础
(1)《建筑地基施工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120-99
(5)苏G03-2002图集
1.2概要
工程名称:祥云苑二期经济适用房土方开挖。

建设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工期:25天。

设计单位:南京长安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南京市中华门外双龙街60号(气象学院内)。

1.3概况
1.3.1建筑概况
该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为甲方分包,由于多方原因经与甲方商量
留600mm土方由我施工单位挖运。

土方量约9230m3。

1.3.2结构概况
本工程主楼部位采用筏板基础,地下车库采用人工挖孔桩抗浮,外墙板厚度为400,基础为筏形基础。

01栋底板厚度为600mm,02栋底板厚度为500mm,车库底板厚度为400mm,底板纵横设置后浇带,共分十一个区域。

2.施工部署
2.1施工段划分及施工顺序
由于本工程为长方形结构,地下单层面积大,为加快工程进度,科学地组织施工,以后浇带为界划分五段施工区域。

○S~○W为第一区域,○L~○R为第二区域,○F~○K为第三区域,○D~○E为第四区域,○A~○C为第五区域。

挖土从第一区域向第五区域按顺序进行。

3.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3.1工程测量
结合我公司在建筑测量工作中得出的丰富经验,同时考虑到外来因素对建筑物的测量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对该建筑物的测量工作将采取激光经纬仪、水准仪。

1.测量定位
以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物定位控制点为依据,确定坐标系。

本工程场地内建立一个可靠、长久的平面控制网至关重要,利用建设单提供的基准点为基础,根据稳定、可靠、通视的原则,沿建筑物外侧一侧建立工程平面控制线,控制点采取现浇混凝土埋点的方法加以长久保护,作为基坑开挖、上部结构施工的平面控制。

3.2基坑边坡监测
(1)基坑施工期间,指定有资质的专业测量单位进行基坑围护桩及支护梁的监测工作。

每次观测结束后,要及时检查记录,并进行分析,注明观测日期。

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应对策,确保安全施工、正常施工。

3.3土方开挖
1、本工程的基坑土方开挖施工顺序为由北向南(由第一区域向第五区域开挖)、开挖日期暂定为2010-7-10,挖土深度为:68cm。

本段挖方施工中尽量使挖方断面与场地标高一次成型,减少二次重复施工,挖至设计标高时应余留15CM待基底整形时开挖,以防止施工车辆扰动破坏原状土层。

2、土方开挖采取机械和人工相结合,土方为内倒,根据设计要求,机械挖土标高控制在设计标高向上15厘米,然后采用人工挖土,严禁超挖。

机械挖土过程中,配备足够人员,随时清槽修坡,将土送至挖土机开挖半径内。

第一区域基槽开挖后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验槽,验槽合格后集中浇筑150厚C15素垫层,直至开挖结束。

3、由项目部指派专职测量人员配合土方专业队伍做好标高、轴
线及边坡的控制工作。

4、现场施工机械多,配合工种多,工作面相对较窄,各类机械、各工种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持相互间的安全距离。

机械挖土与人工清槽要采用轮换工作面作业的办法。

5、基坑挖土方时,考虑相应的施工措施。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如遇有暗河、流砂时,及时向业主、监理、勘探、设计部门反应,研讨相应的方案措施进行处理。

6、为防地面雨水及其他外来水流淌灌入基坑,在基坑四周外沿边浇筑一道20CM挡水埂。

7、坑壁渗水、漏水应及时排除,采用喷浆加固堵漏措施,防止因长期渗漏而使土体破坏,造成挡土结构受损,确保施工安全。

8、基坑围护采用双排钢管栏杆,沿基坑四周设置,上刷红白相间的油漆,用钢管拱设上下通道四座。

另指派专人严格按规定做好现场基坑安全监测工作,并作好应急措施:
(1)施工现场成立临时抢险队,由多名年轻的技术工人组成,项目经理任队长,项目副经理任副队长,具体负责出现险情时组织抢险工作的实施。

(2)选派责任心强且具有一定临时处理突发事件经验的人员配合项目部的专业监测人员昼夜巡查基坑支护结构及周围环境在施工期间的前后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组织实施抢险工作。

(3)基坑土方开挖及地下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按制订的沉降、侧移观测方案,对支护结构体系及周围道路、建(构)筑物进行观测,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

(4)现场备足支护结构紧急抢险用物资:水泥(专用仓库不少于30吨)、玻璃水、工字钢、砂包、棉袋、麻绳、箩筐、抬杆、竹梯等,明确标明抢险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3.4基坑排水
基坑底部四周设置明排水沟250×150,相距30m左右设置强排水井500×500×500,在集水坑、电梯井内均设置一只强排水井400×400×500,在01幢楼基坑内三个单元各设置2只强排水井600×600×500, 在03幢楼基坑内三个单元各设置2只强排水井600×600×500,以及在后浇带内每隔30m设置一只强排水井且其两端均设置强排水井,利用水泵将基坑内的水排出,直至排入城市管网内,保持基坑施工中基层干燥。

明排水沟浇筑C15,100厚垫层,上做120宽用MU10水泥砖,M5水泥砂浆砌筑,内粉20厚1:2水泥砂浆。

强排水井做法,底部浇筑浇筑C15,100厚垫层,上做120宽用MU10水泥砖,M5水泥砂浆砌筑,内粉20厚1:2水泥砂浆。

基础底板砼浇注时在外墙后浇带内靠近垫层的高度预留止水钢管,因为后浇带是纵横交错,从后浇带将地下室雨水通过止水钢管排到外墙明沟内,再通过基坑外侧集水井抽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