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企业信用评估及信用风险分析PPT(共42页)
企业信用评估及信用风险分析PPT(共42页)
常见的企业信用风险
买方信用风险 客户拒绝付款 拖欠货款 无力还款 不能足额偿付货款
卖方信用风险
授信方不能按时保质交货 授信方拒绝提供货物等情
况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
企业信用管理技术就是从授信方的角度出发 ,帮助授信机构规避因客户违约带来的信用 风险,提高授信的成功率。客户到期不付款 是最主要的信用风险形式。
• 企业内部业务人员与客户勾结;
• 企业内部资金和项目审批不科学 ,领导主观盲目决策;
缺少准确判断客户的信用状况 的方法;
没有正确地选择结算方式和结 算条件;
对应收帐款监控不严;
对拖欠帐款缺少有效的追讨手 段;
对内缺少科学的信用 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
对客户缺少科学的信用政 策和规范的业务管理流程
11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意义
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受信企业
外部因素
客户履约能力
财务危机 经营不善 客户破产
客户履约意愿
国家风险
行业风险
法律法规不健 全
贸易纠纷
恶意占用对方资 金
蓄意欺诈
授信企业
自身信用风 险管理能力 低下
产生拖欠的内部管理原因
• 客户信息管理问题,档案不完整 ;
• 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缺少有效的 沟通;
企业信用评估
客户信用质量度量与违约判别 企业信用风险暴露分析
客户信用评级
客户信用评估与其他形式的财务 预测分析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注 重的不是企业盈利增长的潜力, 而是集中注意力在交易发生后, 债务方在未来期限内出现导致经 济状况恶化、财务实力削弱以至 破产而造成违约风险的可能性的 问题
交易信用风险分析
企业信用评估及信用风险分析
低 高
销售部门效用
高 低
呆
收益曲线
账
、
坏
账
损
A
失
低 低
收 益
商品销售额 财务部门风险规避
财 务 部 门 效 用 高 高
信用部门风险中性
销售部门风险偏好
风险
国外机构发布风险报告 担忧中国再现“三角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谈佳隆/上海报道
2009年4月8日,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
授信方的信用风险
现金周转风险 坏账风险
授信方的信用风险
现金周转风险
由于客户不能按时足额偿 付货款或拒绝付款,使企 业的资金不能按时回笼, 出现现在周转困难的风险 。
坏账风险
由于客户拒绝付款或已经 完全丧失付款能力,而导 致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企业信用风险的特点
综合性 双向性 传递性和扩散性 累积性 隐蔽性和突发性 不确定性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风险和机遇如影随形,企业实施信用管理的 战略目标不再是一味的追求风险最小化(风险控制),而是根据 企业的发展战略在信用发授和保持适度风险间取得平衡,谋求企 业的利益最大化。
信用பைடு நூலகம்策
战 略
交易方
联 盟
(债权方)
授 信
交易环境
谈判/协商
签 订 合 同 额 期 支 担 债权保 度 限 付 保 障合约
Character
Character
Character
Character
企业信用评估理论——信用评级
信用评级法在80年代以前是一种主流的信用评估法,通过对反映企业信 用质量的各种要素的分析,在一定的指标体系(标准)下,按照预设的信 用等级,由信用评估专家(机构)通过主观判断,给出待评估企业的信用 评分或信用等级归类。
信用评级的依据是,企业的信用质量和信用风险发生概率之间的相关性。 国际著名信用评估公司标准普尔对信用质量和信用风险发生的概率之间的 相关性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与验证,在其1981年7月1日起所评估的6700 家债务人的数据库中,通过采样分析,发现信用等级越高,违约的概率越 小。信用等级和风险发生概率二者之间存在着强负相关性。如图所示,相 似的结论在其他评估机构的研究中也可以得到确证。
信用作为一种可利用资源,作为企业营销战略的一项重要手段和 客户关系管理中的联系纽带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企业信用的合理使用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力和维系客户关系的重要途径; 而信用风险是企业当前面临的最大、最为严重的风险之一,是导致企业破产的
主要原因,
在信用扩张和风险激增的两难境地中,信用管理就成为现代企业 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信用质量
交易方
战 略
(债务方)
联 盟
受 信
企业信用评估
我们使用广义上的信用评估概念,即企业在实施信用管理 战略中,所进行的信用发授、信用风险控制、信用价值实 现等与企业一切信用活动相关的评估活动。
在企业信用管理战略中的信用评估主要涉及下列三方面: (1)客户的信用评级、违约判别; (2)信用交易的信用风险暴露评估; (3)企业信用管理绩效评估。
科法斯集团(Coface,下称“科法斯”)在上海等多 地针对中国内地“企业微观付款行为”发布了《2008 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状况调查报告》(下称《调查报告》 ),该报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国内企业付款行 为及其信用风险。据《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客户现金 流紧张及融资困难,已经让中小企业面对流动性不足的 风险,并可能带来“多米诺骨牌”式的破产及“三角债 ”威胁。
信用评级的本质通过对企业信用等级的划分来表征在未来信用期限受信方 偿还债务能力及发生违约的可能性。
信用评级VS.违约率
平均累积15年违约概率
45 40 35 30 违约率 25 (%) 20 15 10
5 0 AAA AA A BBB BB B CCC
企业信用评估理论——信用评级
专家信用评级法
传统的信用分析依赖于训练有 素的专家通过对债务人信用要 素的主观判断——专家方法
信用要素学说
基于模型的违约判别
为了弥补主观评级法的不足, 大量的信用评估系统和模型应 运而生:
如Altman(1968)Z计分模型 ZETA模型 神经网络 工智能 市场报酬模型及死亡率等。
企业信用评估理论——信用评级
企业信用风险的内涵
指信用交易的一方不能正常履约或不能全部 履约而给另一方带来的风险,
一种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发生与否、发生时间、发生原因、潜在
损失多少等的不确定性
企业信用风险
买方信用风险
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 务,造成信用销售合同违 约而给授信企业带来的风 险;
卖方信用风险
授信方拒绝提供所承诺的 货物或服务而给受信方带 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