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技术经济分析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长春市长春工程学院教学楼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5820m2,工程为二类建筑,框剪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一标段建筑面积为7639.27m2。
大楼主体十三层,两侧局部十二、十一层,十四层为电梯机房。
建筑高度为49.35m,一到六层层高为3.9m,七层以上层高为3.6m。
包括建筑、装饰、采暖、给排水、消防通风排烟、照明、动力、消防报警、自动喷淋、电话、网络、防雷接地等15个专业。
表1:装饰做法
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2:技术经济指标分析表
表3:土建部分构成比例
3 技术经济分析
经济指标包含整个工程项目的各种造价费用,而这些技术经济指标则提供给我们重要的理论分析基础。
完整的建筑工程项目的单位工程由分部工程组成,一般民用建筑主要包括建筑装饰工程和安装工程,而具体到本工程项目,安装工程又主要包括采暖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和消防工程等。
根据目前建筑业内信息,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单方造价在1100-1300元左右,而此工程为968.82元,明显比业内指标低,主要有以下原因:
(1)由表2我们可以看出本工程的总造价为11,015,192元,而建筑装饰工程总造价为
6,443,5985元,占总造价的82.65%;安装工程只占了17.35%,由此可得建筑装饰工程的比重最大,这对工程造价影响也最大,所以我们应该着重注意建筑装饰工程。
而我的计算的标段不是整个工程,只是分部的,很多量较小,所以计算出来的成果较低。
(2)工程单方造价费用比重分析。
一单方造价即指每平方米或每立方米的建筑工程造价,其计算规则是对应的工程总造价与总建筑面积之比,反映出建筑工程的费用率。
二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5000多平米,而我的标段只算了7900多平米,这样每平米的价格就自然偏高;再就是我的钢筋量也算得偏少,主要材料价格占得比重也很大。
综合这几方面不难看出单方造价偏低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许焕兴编著.土建工程造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2] 张继雄.浅谈工程量清单报价.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
[3] 沈静.工程投标报价的常用技巧.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4] 王群.对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投标工作的探讨.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
[5](美)斯比劳,M.著.工程管理原理计划进度与控制.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6] 刘强.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如何面对入世冲击.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7] 陈建国.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8] 刘新权.浅谈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与工程结算审核的区别.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9] 季雪编.工程造价与管理.北京.中国建材出版社,2006年
[10] 陈海燕.造价工程师服务范围探讨.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2005年
[11] 武艺.工程量清单及其与建筑工程合同价格关系的探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12] (日)佐用泰司著.工程管理计划和管理的新技术.电力工业出版社,2005年
[13] 黄文金著.钢筋混凝土梁受弯试验研究.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第1期.P25-26
[14] 姜宏.工程量清单计价计算中应着重考虑的几个问题.工程建设,2007,(4)
[15] 迟晓明著.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01
[16] 尹军著.建筑施工组织与进度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06
[17] 霍小军著.工程管理的核心竞争力[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1).P16-18
[18] 赵宏彦著.信息技术与建筑业跨越式发展[J].信息化建设,2005.(5).P37-38
[19] 任汉波著.浅析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中国学术期刊网,2006.08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 ASCE / AUGUST 2006
谢辞
本次毕业设计已经告罄,在顺利完成设计之际,我谨以最崇高的敬意献给可敬的韩英爱老师,您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您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伟老师,您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
从课题的选择到设计的最终完成,李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常有政老师,设计的每个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您的细心指导。
而您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令我很快的融入到本次的设计任务当中。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金景慧老师,在图形算量过程中,在软件应用方面您细心的指导,使我学到很多应用软件进行图形算量的知识,为期三周的图形算量我才能顺利完成。
感谢我的室友们,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兄弟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
四年了,仿佛就在昨天。
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我会记一辈子的。
设计即将完成,我的心情难以平静,从进入课题到设计的顺利完成,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众多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答辩人:刘永
2008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