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C6010使用说明书解析

EC6010使用说明书解析

概述EC6010塔式起重机是我公司严格按照GB/T13752-92《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5031-2008《塔式起重机》、GB5144-2006《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在广泛吸收国内外各型塔机之长而设计开发的80t.m新型塔机。

该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既能满足高层建筑施工,也可用于多层、大跨度工业厂房和采用滑模施工的高大烟囱和筒仓、公路、铁路桥墩等建筑施工。

该塔机为水平臂架、小车变幅、上回转自升式塔式起重机,该机的特点是起重量大,工作幅盖面广,吊臂长度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组合为42m、48.5m、55m、60m四种臂长,平衡臂回转半径较小(12.65m),安装使用方便,起升高度高,起升速度合理;各种性能参数优异,达到或超过JG/T5037-93《塔式起重机分类》的规定,是一种性能优异、适应性强、施工效率高的新型塔式起重机。

该机具有下列特点:1.基本形式为独立式和附着式两种,可根据用户需要变更为压重式、行走式、内爬式塔式起重机。

独立式起升高度为42m,附着式是在独立式的基础上增加塔身标准节和附着装置而实现,起升高度可达160m。

2.吊臂采用双拉杆结构,吊臂最大幅度为60m,用户可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组合为60m、55m、48.5m、42m四种工作幅度。

3.起升机构采用双速绕线电机、涡流制动器调整起升机构的速度,满足使用时各种不同的起升速度及最低稳定速度。

4.回转机构采用行星减速双回转机构,绕线电机通过液力偶合器传动,可正反转起动,就位平稳无冲击。

内置24V直流电磁盘式制动器,结构简单,定位平稳可靠。

5.小车牵引机构采用行星齿轮减速器,双速电机驱动,具有二种牵引速度。

6.采用联动控制台操作,简单轻便,舒适可靠7.安全保护装置齐全。

设有起重量限制器、力矩限制器、高度限位器、幅度限位器和回转限位器以确保塔机安全正常工作。

一、塔机技术性能1.整机性能整机性能表2.起重特性表60米臂长(四倍率)起重特性表60米臂长(二倍率)起重特性表55米臂长(四倍率)起重特性表55米臂长(二倍率)起重特性表48.5米臂长(四倍率)起重特性表48.5米臂长(二倍率)起重特性表42米臂长(四倍率)起重特性表42米臂长(二倍率)起重特性表3.起重特性曲线图1-1 起重载荷曲线图4.主要部件及技术性能主要技术数据5.EC6010塔机使用尺寸二、塔机结构及特点2.1.总体布置2.1.1 独立式(起升高度42米)塔身由型钢及钢管组成整体结构。

塔身下部通过地锚与基础相连,上部通过下支座及回转支承与回转塔身及塔帽相连,司机室侧置于回转塔身上,前方是吊臂,后方是平衡臂。

起升机构设在平衡臂尾部。

回转机构置于回转塔身侧边。

起重小车由变幅机构牵引,沿臂架来回运动。

吊臂、平衡臂均用刚性拉杆与塔顶相连。

在下支座下端是爬升套架,围在塔身周围。

塔机视施工的需要,由顶升机构可顶起塔机上部结构,加进标准节,以升高塔机的高度。

(参看图2-1)1固定基础;2塔身;3爬升套架;4下支座;5回转机构;6 回转塔身;7司机室平台;8配重;9起升机构;10平衡臂;11平衡臂拉杆;12电控系统;13塔顶;14 司机室;15变幅机构;16;吊臂拉杆17吊臂;18起重小车;19吊钩图2-1 独立式塔机安装示意图2.1.2 附着式(最大起升高度160米)附着式的结构布置与独立式相同,此时为提高塔机的稳定性和刚度,在塔身全高内设置附着装置(参看图2-2)。

较为理想的形式是塔机中心线距建筑的距离为≤4m,各种不同塔身高度附着装置之间的距离尺寸参看章节3.7。

图2-2 附着式塔机安装示意图2.2.金属结构金属结构主要包括:地锚、塔身基础节、标准节、爬升套架、下支座、回转塔身、吊臂、平衡臂、塔顶及附着装置等。

2.2.1 地锚地锚由主弦杆与角钢、钢板等组焊而成,顶部焊有与基础节相对应的连接套,以便与基础节相连接。

2.2.2 基础节基础节是由主弦杆与方形钢管焊接而成的整体框架结构。

上下端用M33×375的10.9级高强度螺栓与标准节及地锚相连。

2.2.3 标准节标准节结构如下图所示,(参看图2-3)。

图2-3 标准节示意图2.2.4 爬升套架爬升套架是实现塔机升高及降低的重要构件。

爬升套架由套架、两层安装工作平台、顶升液压系统等组成。

套架套在塔身外部,上端与下支座相联,为方便顶升安装标准节,设有两层工作平台。

爬升套架内侧设有8个滚轮,支撑在塔身主弦杆外侧。

顶升油缸上部铰接在套架顶升横梁上,下部铰接在顶升横梁上。

在套架的中部设有两个自动翻转的支承板,供顶升油缸换踏步使用。

(参看图2-4)图2-4 爬升套架示意图2.2.5 下支座下支座为板壳结构,下支座通过8个连接套用10.9级M33×375的高强度螺栓与塔身标准节相连接。

回转支承外齿圈通过止口及高强度螺栓与下支座上平面连接。

(参看图2-5)。

图2-5 下支座示意图2.2.6回转塔身回转塔身上部为格构结构,下部为箱形结构。

上部端面的一侧焊有与吊臂相连的两组耳板,耳板间的中心距为1236mm,与其相对应的另一侧也焊有两组耳板,用于与平衡臂相连。

上支座上端与塔顶相连,下端与回转支承相连,通过回转支承与下支座连成一体,其两侧有两个圆孔,供安装回转机构之用。

2.2.7 回转机构回转塔身、下支座、回转支承、回转机构组合在一起称为回转机构总成,(参看图2-6)。

图2-6 回转机构示意图2.2.8吊臂吊臂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吊臂最大长度为60米,共分十节,在第三、第七节臂的上弦杆设有两个拉杆吊点。

各节吊臂之间以及臂根与回转塔身之间均用销轴连接,便于装拆运输。

吊臂端部和根部设有缓冲装置,并在变幅机构上设有最大、最小幅度限位器。

使起重小车(载重或空载时)到最大、最小幅度时均能自动停车。

变幅机构安装在吊臂第一节臂的支架上,由牵引钢丝绳连接于起重小车的前后两端,牵引起重小车沿着臂架前后往返运行。

吊臂组装时,必须严格按照吊臂的顺序号标记组装,不允许错位或随意组装,吊臂总长为60米,根据施工要求也可以组装成55米、48.5米、42米。

各种臂长的吊臂拉杆吊点位置不变。

各种臂长的组装顺序为:60米臂长,组装序号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55米臂长,组装序号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减少第⑨节臂)48.5米臂长,组装序号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⑩(减少第⑧、⑨节臂)42米臂长,组装序号为:①+②+③+④+⑤+⑦+⑩(减少第⑥、⑧、⑨节臂)吊臂上、下弦杆销轴均是专用特制零件,用户不得随意代换;如图2-7 吊臂销轴示意图2.2.9 塔顶塔顶为四棱锥形结构。

主要由塔顶钢结构、爬梯、平台、吊臂拉板、平衡臂拉板等组成。

顶部装有两个定滑轮,供安装吊臂拉杆时作为起升绳过轮用。

爬梯安装在塔顶架的后部。

塔顶通过四个销轴与回转塔身相连。

安装人员可以通过爬梯到塔顶顶部的平台,连接吊臂拉板与吊臂拉杆、平衡臂拉板与平衡臂拉杆。

(参看图2-8)图2-8 塔顶示意图2.2.10 平衡臂平衡臂由工字钢及角钢组焊而成的片状结构。

分两节,用销轴连接。

平衡臂上设有栏杆及过道,全长设有人行通道,三面围有栏杆。

平衡臂的一端用两根销轴与回转塔身相连,另一端则用两根组合刚性拉杆同塔顶相连。

尾部装有平衡重和起升机构。

起升机构的电阻箱、回转机构的电阻箱和电气控制箱是布置在靠近根部。

起升机构本身有其独立的底架,用四根销轴固定在平衡臂上。

(参看图2-9)图2-9 平衡臂示意图2.2.11 附着装置附着装置详见章节3.7,我公司备有多种不同型式的附着装置供用户选用,这里不作具体介绍,用户订货时可向公司咨询。

2.3.工作机构起重机的工作机构包括:起升机构、回转机构、变幅机构及液压顶升机构,分别简介如下:2.3.1 起升机构图2-10 QTJ起升机构传动原理图起升机构用于起吊重物,它由电动机、涡流制动器、变速箱、液力推杆制动器及卷筒组成。

起升电机为YZRDW(F)225M-4/8(24/24KW)型绕线电机,配用VZ4-50型涡流制动器。

通过变速箱减速后,借助涡流制动器的调速作用获得各种不同的起升速度及最低稳定速度,使吊运的物品准确平稳就位。

在卷筒端部配有多功能行程限位器,通过控制起升钢丝绳放出和绕入长度达到控制起升高度的目的。

2.3.2 回转机构1 电机2 液力偶合器3 制动器4 行星减速器5 回转小齿轮6 回转支承7 回转限位器8小齿轮图2-11 回转机构传动系统图回转机构为塔机上旋转的动力装置,对称布置两套,安装在上支座下部,电动机通过液力偶合器传动,可正反转起动,就位平稳无冲击;在液力偶合器与行星减速器之间装有常开式电磁盘式制动器,结构简单,定位平稳可靠。

该制动器在正常工作时处于常开状态,仅当塔机停止回转后,为保证吊臂不出现滑转时才通电闭合制动,严禁使用制动器减速和制动。

注意:回转制动器只能用于塔机工作时的抗风就位,严禁作正常回转停车使用。

严禁正常回转打反车就位停车。

2.3.3 变幅机构图2-12 行星减速机变幅机构传动原理图变幅机构为起重小车的的动力装置,用于牵引起重小车往返运动,实现带载变幅。

变幅机构采用大直径卷筒内置减速器的直线式布置方式,外形紧凑。

电机采用YDEJ132S-4/8型双速制动电机,工作平稳,就位准确。

卷筒上的钢丝绳带动小车行走。

在卷筒的一端装有变幅行程限位器,以确保小车运行到最大幅度和最小幅度时能自动停车,停止变幅运动。

变幅钢丝绳的缠绕必须保证变幅小车在吊臂两极端位置时,在卷筒上的安全圈数不少于三圈。

2.3.4 顶升机构(图2-13)2.3.4.1 顶升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液压系统原理图参见图2-14)额定压力(MPa)额定流量(L/min)额定顶升力(t)顶升速度(m/min)行程(mm)油箱容量(L)电机功率(KW)用油25 14.5 50 ~0.5 1600 90 7.5L-HM46 抗磨液压油1 轴向柱塞泵2 压力表3 手动换向阀4 平衡阀5 溢流阀图2-13顶升液压系统接管示意图 6 电动机7 空气滤请器8 油标9 精滤油器10 滤油器图2-14 顶升系统液压原理图2.3.4.2 液压系统的安装及使用1)油液的清洁处理首先旋开空气滤清器7,加入过滤精度为10μ的手提滤油机过滤的液压油至油箱上油标上限为止,方可启动油泵电机(查看电动机风叶旋向是否与泵座上所标方向一致)。

注意:泵的旋向有左右之分,如接错,该系统不能工作。

2)系统管路的连接首先检查高压胶管口清洁与否,然后将液压站的A、B口与油缸两腔油口通过高压胶管连接并拧紧接头。

3)系统的排气启动电机,拧松油缸上A口(或B口)高压胶管接头,移动手动换向阀3的手柄(以下简称操作手柄)于上升(或下降)位置,使液压油进入管内,将空气从A口(或B口)溢出,直至油液从接头处流出且无气泡时为止,然后拧紧高压胶管接头。

相关主题